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IT的广泛应用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将IT外包而使企业集中于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实践表明,IT外包的运作相当复杂,许多IT外包以失败而告终,如何确保IT外包取得良好绩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阐述IT外包绩效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国外和国内IT外包及其绩效管理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提出了IT外包绩效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IT外包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全部或部分外包IT的策略,以便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好的技术,以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核心能力。IT外包业务的实施与否,取决于在何种程度上、花多大成本来监督IT供应商。供应商的产出不确定性、风险厌恶程度、行为的可预见性、产出的测量度、合作双方的目标差异性、合作关系的持续期等因素都会对整个IT外包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比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务外包规模,中国的物流业务外包市场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前景、现状与当前大多数企业对物流业务外包所持的态度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肯定了物流业务外包的积极影响,比指出了物流业务外包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中国物流业务外包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金融企业后台业务外移区位选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等加速了金融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业务外移甚至外包成为可能。本文结合部分中外金融企业后台业务外移及外包的实践,初步探讨了金融企业后台业务外移的类型,并从企业选址的角度重点对政府支持、充沛合格的人力资源、便捷的交通、低运营成本、适度集聚和风险防范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小型企业培训外包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形式及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的塑造与竞争优势的保持。本文阐述了培训外包意义及概念,建立了培训外包决策模型,同时提出了培训外包的风险规避措施,为中小型企业开展培训外包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企业服务外包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产业转型的大潮中,中国企业服务外包迅猛发展。我国的各企业通过各种形势与手段将本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对外承包,充分利用承包企业的专业性优势发展外包业务,使得企业专注发展核心业务,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近些年,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中国企业服务外包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逐渐暴露出其实际操作中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业务外包内容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外包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外包兴起的成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好处和风险,探讨了外包内容与外包模式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提出了不可外包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代理商的积极作用,重庆市垫江县劳务外包迅速兴起。垫江县的劳务外包通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外包业务,开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县域工业经济的新路。垫江县的劳务外包还处于业务外包的低级阶段,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劳务外包,另一方面应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升级,积极发展生产外包和物流外包。垫江县要对业务外包进行长期的科学规划;建立完善业务外包信息网络平台;制定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乡、镇、村级建立比较集中的、有固定场所的劳务加工点,并鼓励农民购买机器设备、建立微型家庭工厂,促进劳务外包的升级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励、扶持代理商,并加强对代理商、村长及农民的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虚拟企业有必要采取业务外包这一形式。企业在由实体企业向虚拟企业转变过程中,就企业内部而言,主要是核心化过程。业务外包作为虚拟企业经营采取的主要形式,就是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体现出强化核心业务,发展外包业务的明显特征.笔者从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着手,具体分析了服务外包中的风险,从而提出具体实施外包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