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月的莲城,风和日丽,春光融融。4月29日上午8时58分,在湘潭高新区火炬园创新大厦前坪,一场盛大的湘潭国家高新区授牌仪式和湘潭国家高新区启动暨发展动员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亲临现场参加这一盛典。当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副部长杜占元将国务院颁发的“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牌匾交给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爱国和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硕科时,现场欢呼声、掌声雷动,五彩缤纷的气球腾空而起,数百只和平鸽展翅高翔。  相似文献   

2.
国家高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之一,有助于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基于2003—2015年中国城市数据,以国家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知识生产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系统评价了国家高新区影响城市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以及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创新投入要素的情况下,国家高新区对知识生产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则非常明显;园区竞争和通勤距离是高新区影响城市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家高新区能够促进创新要素集聚,间接地促进城市知识生产;国家高新区有助于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老牌"国家高新区需要由"科技园区"向"创新型生态园区"转型升级,亟需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从"老牌"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互动机制入手,通过产业规模、城市建设和人力发展三个指标论证选择产城融合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利用53家"老牌"国家高新区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高新区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用熵值法赋权重,最终取得"老牌"国家高新区综合得分和排名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老牌"国家高新区适合产城融合发展,但在发展中要注意城市功能滞后、创新服务缺乏以及园区同质化等问题,应通过对"产、城、人"三个指标的提升和协同发展,使"老牌"国家高新区走好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刘业定 《中国-东盟博览》2006,(10):I0021-I0023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多年来,经一代又一代高新区人的不懈努力,艰苦创业,基本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环保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科技创新对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现有规划面积437平方公里。1988年至2008年,时光隧道穿越两个世纪,二十度春秋之犁开垦出这一片瘠土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南宁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南宁高新区牢牢抓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目标,开拓思路,扎实工作,进一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使园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8.
南宁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周围汇集了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等著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南宁科技文化的汇萃之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投资》2007,(5):18-23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的提出对国家高新区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国家高新技带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高新区的发展确立了发展原则与目标。2007年4月,本刊编辑部组织了第三期中国斜技投资沙龙,从管理、实践以及研究等多角度探讨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天地》2004,(10):6-7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直的省级高新区,位于湘潭市河东腹地,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行政辖区面积38.1平方公里,辖一个街道(九个行政村、八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5万。辖湘潭(德国)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湘潭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务院于2013年1月印发了《"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等。《规划》中特别强调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  相似文献   

12.
以地方政府产业用地供给为切入口,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设立如何影响地方政府供地行为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地区经济增长、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加剧了地方政府无差别供地的行为倾向,出现明显的"体制回归"现象,且其会因国家高新区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行政等级等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全面贯彻《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二次创业”的时候,南宁国家高新区迎来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多重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博览》2007,(11):53-53
南宁高新区组建于1988年,位于大学与科研院所密集的南宁市西部,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行政管辖面积43.5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25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南宁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992--2007年,当时光隧道穿越两个世纪,十五度春秋之犁开垦出这一片瘠土的变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日,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回顾了国家高新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果,提出到2015年,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实现"四个提升"。《纲要》部署了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九大重点任务,具体要求,国家高新区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竞争制高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巩固人才高地优势,努力打造人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新区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高新区既是创新的载体和国家的政策工具,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创新经济体,现在有4万多亿元的营业总收入、540万的从业人员、约900亿元的R&D投入,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3.2万多家.总体上,国家高新区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一个区域.2006年科技大会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及中长期规划这些重大战略和具体措施的出台,为高新区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南宁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放创新为总抓手,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以大开放、大创新带动园区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据包络分析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情形下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多有应用,并可进行规模效应分析。以部分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为样本,采用其2008年度财务数据,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石家庄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吸引高难度科技人才,加强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促进产品的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20.
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区是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聚集地,高新产业应在区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研、发链,并与区内、区际环境相依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状况对区内高新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应从政策层面、区域层面、高新区层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促进高新产业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