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随着长三角地区低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演变,制造业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受虚拟经济膨胀、制造业成本提升、对外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开始显现。文章选取区域制造业比例、虚实经济比例、出口净值比例三个产业空心化评价一级指标,基于上海、南京、杭州三个代表城市2007年至2017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趋势。针对此现状,文章对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条应对产业空心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日本“产业空心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产业空心化,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所谓产业空心化,就是指国民经济的服务化或超工业化,因为“随着一个国家整个经济的服务化的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进而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地下降。”持这种观点的人有的甚至干脆指出:“产业空心化就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空心化”特指制造业的空心化,即“由于海外直接投资而使国内生产减少或消失,这样才出现产业空心化。”第三种观点则带有折衷色彩,认为产业“空化”包含两层涵义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层涵义或第  相似文献   

3.
马智利  钟俊彬 《特区经济》2007,225(10):206-207
自三峡工程十几年来,经过多年的移民开发,重庆三峡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库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特别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库区仍然属于西部落后地区。城镇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促进重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本文从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区域分工现状、世界制造业转移以及产业空心化几方面探讨了上海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对比与实证的方法得出上海在目前形势下不应重新工业化,而应该走区城内综合服务型的中心城市之路。  相似文献   

5.
吴秋 《特区经济》2007,219(4):212-213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却走向“空心化”的方向,产业“空心化”将严重影响一国经济安全。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空心化”现象进行说明,并提出了改善我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曹洁琼  刘晓宁 《北方经济》2013,(8):70-71,73
产业空心化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下以及制造业的外包.美国重视房地产、金融、消费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将大量的制造业外包于其他国家,以致于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次贷危机的到来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应该考虑是否需要重返制造业.同时,这种产业空心化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周丹  王玉帅 《特区经济》2012,(9):254-256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经济现象。本文主要从出口下降、成本上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国际游资涌入、实体信心缺失等方面分析了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空心化出现的原因,指出了次贷危机加速了我国产业空心,同时,提出通过兼顾金融与实体领域监管与改革,传播正确价值观等应对策略,减缓甚至阻断我国产业空心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戈娟芳 《浙江经济》2010,(22):40-41
人们对产业空心化担忧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它很容易导致地区产业在某种要素或产品方面依赖外部市场,使区域产业萎缩乃至失去竞争力 今年9月,一份由浙江省工商联起草的关于"浙江经济颓势"的书面报告,引起了包括浙江省委书记、省长在内的多位高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对于产业空心化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就目前所出现的有这样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11.
秦琴 《特区经济》2009,242(3):208-210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渝东北地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新的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个区域,具有三峡库区的特殊性,是重庆市产业发展最为薄弱、就业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以该区域展开研究,在对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渝东北地区产业、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从而培育促进重庆市产业整体协调发展的东北翼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魏博通 《特区经济》2012,(3):197-199
利用构建的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就业转移指数对2004~2009年江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状况作了分析。结果发现,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但是江西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却很显著,这和江西自身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和产业承接条件较为优越有关。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较为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7,18(2):122-138
Our model is a multi-sectoral version of Romer's variety expansion model that reveals the presense of industrial hollowing-out. The basic idea of the model is similar to that of Lucas [Lucas, Robert E., Jr. 1993, “Making a Miracle.” Econometrica 61, p. 273–302.]. An increase in (external) social experience capital through learning by doing raises labor productivity. It also increases the social capacity to adopt more technology-intensive goods. The model provides the following implications: First, even though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raises the exports of low-level technology goods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 China in the short run, this can lower their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by lowering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experience capital. Second, without increasing social capacity to adopt more technology-intensive goods, those countries can experience industrial hollowing-out, lower equilibrium wage rates, and a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 Third, as with conclusions garnered by standard geography models, both a huge market size and very low-level wages in China imply a continuation of discontinuous and lumpy loss of jobs and sectors. In this context, various policies to raise social capacity, besides retraining programs and unemployment safety nets, should b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to avoid industrial hollowing-out and to allocate labor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光伏产业陷入高端产业价值链低端化的背景下,从支撑能力、效益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光伏产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21个省域进行成长能力综合评价。结论表明我国光伏产业成长能力与区域布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关联性。四大区域板块中,东部光伏产业成长能力最强,产业集聚的中部成长能力高于西部,东北最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版块提升光伏产业成长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所特有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能够反映目前各省市汽车行业现实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对规模因素和经济效益因素两方面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和论证,以及我国汽车行业建立先做大再做强的发展理念,提出建立和健全我国汽车产业区域集群,来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低碳主导产业的内涵,结合广州工业产业发展特点,提出了产业效率、产业关联、产业潜力、比较优势、低碳5项选择低碳工业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基准,构造了一套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广州低碳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运用熵值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广州市低碳工业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自"十三五"以来,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该产业发展状况,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在云南省的后续发展尤为重要.首先运用正态分布模型对产业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区域划分.然后通过多层指标选取以及模糊层次分析进行赋权,将产业所处阶段量化到指定区域.最后对产业整体发展和部分指标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市场、投资、技术竞争力构建我国区域性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三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区域:京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中挑选出6个典型省市,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北京市集成电路发展环境、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城市和行政大区两个角度出发,使用熵权法建立评估城市创新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二者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城市创新指数方面,深圳、北京、广州最高,华东地区最高;在产业发展指数方面,上海、北京、深圳最高,东部地区最高;在两者协调性方面,太原、宁波最好,东部地区最好。以上三个指标按照4∶4∶2的比例加总得出的城市创新与产业协同指数,前三甲的城市为深圳、北京、上海。城市创新与产业协同指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创新与产业协调水平总体较高,但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未来提升空间仍较大,并可以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区域创新发展新模式、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达到。  相似文献   

20.
吴敏娜  付中元 《特区经济》2011,(12):284-286
通过衍生基尼系数内涵,以资源配置公平性为角度,构建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经济-环境基尼系数准则。且以四川省为例,计算并评价四川省21个行政区产业结构现状。结果表明川东和川南的经济-环境基尼系数普遍低于其它地区,而经济欠发达的攀西和川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性相对较差;同时提出绿色GDP贡献度分析引起产业结构失衡的不公平因子,其主要集中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煤炭开采和洗选以及化工相关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