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伦敦都市区新城发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市规模巨大、城市问题突出,许多国家力图通过发展新城来缓解城市问题、塑造合理有序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国家之一,田园城市和新城的概念都起源于该国,至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英国城市发展理念先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在考察英国新城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伦敦都市区8个新城的功能和特点、新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引起的争议。希望通过总结伦敦新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我国大城市的新城发展和城市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邹晖  罗小龙  唐蜜  殷洁 《经济地理》2019,39(9):65-70
文章通过采集网络开放数据研究住房建设的空间拓展过程,以北京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及特征,总结住房建设对我国巨型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巨型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巨型城市空间在改革开放后加速扩张,随着住房的建设人口向郊区集中,新的商业中心和就业中心在郊区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经历城市单中心加密、城市中心扩展和卫星城镇萌芽、城市中心功能重构与新城发展、新城转型与多中心发展四个阶段。郊区次中心的形成是城市职能逐渐完备的渐进式发展的产物,郊区居住中心的产业培育和产业功能区的生活空间植入是我国巨型城市次中心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进行中,中国城市经济大概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型。以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标志,又已经进入新一轮产业转型期,包括发展模式、产业体系、产业组织、发展动力等都将产生变化。该文在总结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和一般路径基础上,注重总结国际城市、尤其是高科技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进而从转型路径、制度创新、战略规划、创新政策以及人才战略5个方面,就中国高科技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经济社会常见的问题,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很多,本文旨在综述现有主流通货膨胀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主要的通货膨胀类型和原因,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政策性、长期性、全面性,既有典型的货币超发原因,也有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原因,这和中国的财政政策紧密相关。凯恩斯在上个世纪中前期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即是这种政策模式。本文论述了哈耶克对凯恩斯的通货膨胀观的批判,以及对凯恩斯式通货膨胀的现实合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罗红松 《经济师》2022,(9):15-16
临平新城位于G60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城东大走廊的核心交汇点,处于长三角经济发展重要位置,拥地铁、城铁、高铁“三铁”优势,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近些年临平新城始终注重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聚集,加速导入人口,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成为新的中心,迎来了快速发展。文章就临平新城现阶段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临平新城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促进日本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日本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改革的背景、运营的经验以及伴随的问题,归纳出日本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演进过程对于中国城镇化的若干启示:在产业政策方面,需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持;在财政政策方面,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在金融政策方面,需要创新城镇金融服务,健全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人口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之间缺少有效地协调机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滞后,造成郊区新城人户分离、产城分离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社会、经济、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分析,鉴于郊区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导入功能将进一步增强,郊区人口还将持续增加,从人口郊区化与产业郊区化协同发展的角度对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介绍、研究西方经济学,是抛弃“一概否定”和“照抄照搬”呢?还是科学地认识、批判和借鉴呢?这是摆在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剖析,以探求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外来学说的方法。一、危机:凯恩斯经济政策背景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凯恩斯政策也毫不例外。因此,了解凯恩斯政策产生的历史环境成为科学地认识其政策的出发点。凯恩斯政策及理论见之于1936  相似文献   

9.
贾康  吴昺兵 《经济纵横》2019,(12):25-32
在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而发展增速放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背景下,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的产业新城综合开发式建设有助于推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双重目标的实现。但政府难以独立完成产业发展与城市管理,需要考虑对接可发挥市场优势的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业新城在规划、规模、成本、激励等方面的高效运作,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产业新城PPP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经营性子项目与公益性子项目边界不清晰、回报机制存在合规性风险、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明晰项目定位和产出目标,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完善政府支付模式、强化运营管理、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以期实现产业新城PPP模式实践与政策的"良性共振",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拉动内需的各项经济政策与活动,比如休闲产业、房地产业对我国的城市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反,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各种拉动内需的手段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这种政府政策与城市经济发展联动关系产生的现象和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香港除了建设现有城市外,还在市区北部的新界地区新建了三个大城镇。这些城镇的人口都在50万人以上,其发展过程仅花15年时间,比英国新发展的城镇要大而且建设时间短(英国的密尔顿、凯恩斯新城镇经历了25年才达到25万人口)。尽管新界到1997年时将要归还给中国,但香港的人口不断增长,迫使新界地区必须新建城镇以适应居民的要求,这是香港为什么仍然需要在新界一带开发城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新区向创新型科技新城的研究经历了空间的"形聚"、产业的"神聚"、根植性创新网络和创新型科技新城几个阶段,其中创新型科技新城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的源动力、实现载体、政策扶助条件、创新网络裁判员、更新途径、链接点、黏合剂和创新型人才的凝聚条件。通过对青岛蓝色产业发展现状和蓝色产业创新网络要素进行分析,提出青岛国家高新区如何围绕蓝色产业创新网络实现与科技新城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城是在高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生态化、创新网络化、功能社会化和环境生态化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立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评价高新区发展情况,也可以有效引导高新区向科技新城这一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从上述“四化”入手,建立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模型综合评价,并选择可获得数据对模型进行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凯恩斯陷阱内因来解析凯恩斯主义政策在中国部分失效的原因。文中描述了 1997年以来预期扰动的过程 ,论证了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一步步失效的原因。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 ,兼顾事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英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洋风电国家,不仅资源丰富,技术也具有领先优势。英国政府为支持海洋风电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出台了系列激励政策,并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基于英国政府联合产业制定并出台的海洋风电产业战略,对英国近期实施的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凝练了英国促进海洋风电产业发展的5个"着力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系统支持研发和技术创新,带动和鼓励金融资本注入,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通过对英国政府在上述5个方面实施或即将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行动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制定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城区人口和产业的不断膨胀,导致了大都市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新城的发展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选择的出路之一。该文详细论述了我国新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并指出我国新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纪之交凯恩斯主义扩展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重新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到启用。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新的变化,21世纪初全球宏观经济调节的前景将是需求财政金融政策与供给经济政策的有效结合。通过对当今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的研究,以及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重新出台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有力地证实了凯恩斯主义正在重新受到决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本文分析了碳排放量与人类城市文明的进程,总结了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低碳城市群建设的基本经验,结合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集群式转移的时代背景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长株潭建设低碳城市群应该遵循承接低碳产业转移、构建低碳产业结构、完善低碳基础设施、培育低碳消费方式及制定低碳发展政策的基本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生态产业新城是一种可持续的产业新城建设模式,是生态工业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它很好地解决了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问题,因而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视,也成为近年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样本。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道路,为全国各地生态产业新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十八大后,我国县域生态产业新城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随着建设的开展,诸如技术障碍、规则障碍、组织障碍、资金障碍等问题伴随而来,其中资金障碍的问题在县域财政困难的现实面前尤其凸显。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作为2015年的政府工作的目标之一。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县域生态新城的投融资模式,对于取得这个"新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