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20年10月13日,广受中外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揭开我国个人信息立法进程的新篇章,也是全球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发展的大事件。就《草案》出台的时代背景而言,有着丰富的国际国内蕴涵: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个人信息的诸多战略性价值,纷纷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信息以其自身的强大优势和主宰力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新能源。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了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期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为顺应这一趋势,我国也在加速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早在2003年,我国就开始组织专家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2019年3月正式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立法规划。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公开征集意见,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与此同时,《民法典》坚持人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定位,专门对个人信息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予以规定,并在人格权编中对个人信息的范围和使用限制规则作出具体要求,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新时代,我国正式开启了全面保护个人信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赵正洋  赵红 《邮政研究》2011,27(3):42-44
个人信息数据库是数据库营销的关键和根本,数据库营销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信息法律的规范。文章以个人信息数据的采集、储存与维护以及使用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了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库营销之间的关系,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将推动数据库营销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4.
《草案》清晰界定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内涵 个人信息保护作为一项公民享有的利益与权益,随着《民法典》的通过已经基本不存在争议.然而,就个人信息权利而言,其权利属性与权利内涵仍然存在争议,而这个争议并没有因为《民法典》的颁行而止息,反而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2020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为了进一步完善《草案》,近日,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建立健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组、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国数字经济安全与发展50人论坛、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联合举办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为出台一部高质量的《草案》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李莉 《中国邮政》2013,(1):54-55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只要能产生价值的信息,都会被加以商业开发与利用。信息正在成为一种创价的商品。个人信息商品化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人格权商品化的问题。个人信息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其价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此产生了个人信息的财产化。目前,世界各国都采取对个人信息财产化进行法律规制,并没有禁止个人信息的财产化。邮政企业在名址数据库建立、邮寄包裹、订阅报刊、制作商函账单等业务方面,都要涉及个人信息的获取与使用。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个人信息,需要站在法律风险控制的高度,既要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也要保护用户通信秘密和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7.
2020年12月,欧盟接连公布了《数据治理法案》《数字服务法案》《数字市场法案》三部重要立法,与之前生效实施的GDPR和《非个人数据自由流动条例》共同构成了欧盟最新的数字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出欧盟以个人数据基本人权保护为基础,对内促进数据自由流通、对外抑制大型在线平台过度扩张的制度目标,为实现欧盟数据主权、构建单一数字市场奠定制度基础。我国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在加快推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基础上,下一步转向关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以及强化对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程志刚 《邮政研究》2021,37(1):56-59
从个人信息的定义、法律属性、域外立法模式等法理基础人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立法规制以及与邮政企业有关的个人信息保护行业立法规制,提出了邮政企业防控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法律风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信用户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问题日益严重。用户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的事件也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这样描述道。显然,大数据不在大,而在于其价值含量,大数据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鉴于大数据的强大潜力及其潜在的巨大风险,在充分发挥大数据价值的同时,如何有效进行个人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管理和数据交易规则建立是各国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曹轶 《中国电信业》2023,(11):59-62
<正>2023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满两周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与《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共同构建起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该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层面的重大里程碑。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两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深刻内涵与通用规则,在有效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信息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如一个人的职业、年龄、病史、家庭状况、银行账户、住址及联系方式等.诸如此类的信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身份特征,蕴涵着一个人的人格及精神,表现出一个人的社会经济价值.基于这些个人信息的加工整合,可以展现出其个人的价值偏好、生活习惯、过往经历等,从而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张毅 《中国邮政》2014,(3):52-53
数据库商函是指利用名址信息,有选择性地向特定主体发送商业函件进行广告营销的业务。名址信息是数据库商函业务的基础资源,但法律对其中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制。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安全保护作出了规定,当然也适用于个人名址信息。同时,新《消法》还对发送商业性信息进行了规范,同样也适用于数据库商函业务。由此,新《消法》也成为数据库商函业务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律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个人信息的使用行为也越来越广泛.个人信息成为整个网络空间中最为重要的数据类型,对个人信息的利用,可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新的驱动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和窃取的危险.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为了谋取私利,随意搜集甚至违法获取、非...  相似文献   

15.
《邮电经济》2009,(1):24-25
上海社科院刘长秋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伴随着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问题日趋严重。导致公民信息被滥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立法的缺位。我国迄今没有制定任何一部专门针对公民隐私权保护或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的法律,在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应遵循哪些原则,信息主体应享有哪些权利,对滥用个人信息者如何制裁以及由什么机构给予制裁等方面,均无法可依。其次是,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匮乏,主要是那些依法有权采集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如工商局、医院、通信公司等)长期来忽视职业伦理建设,以致擅自泄露他人信息的情况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隐私泄露成为互联网服务用户体验的关注重点 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被蓄意搜集、恶意获取和非法买卖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类违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频发。同时,互联网服务普及促使网络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泛滥,也出现了网络黑客恶意窃取用户网络个人信息的事件,社会危害严重,用户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7.
<正>确立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在数字和网络时代,特别是疫情激发的非接触式经济,使得个人信息的跨境流动日益频繁,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信息法律制度存在差异,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则也有所不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立足我国实际,并借鉴了国际立法经验,确立了一套完善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5G作为信息通信技术迭代的新一代产物,对实现万物互联和推动数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5G也面临着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安全挑战.数据是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为应对其中的安全问题,我国立法持续跟进.《网络安全法》《数...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事件突发时,政府掌握着最主要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价值,完善数据资源的共享工作是政府迫切的任务。但由于部门间条块分割造成信息壁垒、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共享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障碍,我国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面临困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数据在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追踪以及企业复工复产形成联防联控局面等方面发挥出关键作用。数据共享在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测和跟踪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主要依赖于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敏感度高、预警期早以及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后疫情期间,更应该发挥数据共享优势,帮助政府部门高效防控和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大国。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如何加强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互联网发展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