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莉 《特区经济》2011,(11):244-245
2011年3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粤东地区属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其实不用探讨"融入"发展的问题,但是由于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概念的差异,以及经济区建设主体与非主体地位的不同,粤东地区必须预见融入海西发展的障碍,针对现状,发挥优势,采取积极主动、错位发展等策略,实现广东省提出的粤东地区"五年大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浩  邓琳 《改革与战略》2011,27(7):125-127
文章对淮海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现状、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选择适合于淮海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模式,为淮海经济区提供合作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合作发展的内容,希望能为淮海经济区旅游合作的发展作出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寇蕾  黄斌  戴林琳 《特区经济》2012,(7):158-161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尽管速度较快,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缺乏统一规划、资源特色不明显、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突出。区域旅游合作对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丰富区域旅游类型、满足都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提升其综合发展水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基于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包括空间发展、运营模式、产品开发、策划营销及支持系统在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在龙岩市以及永定县、长汀县通过多种形式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经济、文化、传统、语言等多方面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生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平 《特区经济》2010,(1):171-173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了国家致力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意图。本文基于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组织形式,构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并就经济区的旅游共生进化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对应分析——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在构建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各设区市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同类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不同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为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任鸣 《浙江经济》2010,(18):46-47
边界问题的存在使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统一的咨询服务体系。关注和有效解决区域旅游发展的诸多边界问题,是区域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区域旅游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是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交叉研究课题,也是一个特殊的课题.一方面,海峡两岸的科技合作在性质上属于一个国家内两个区域的科技合作,是主权尚未统一、治权长期分离背景下的特殊合作,在运行方式下还需要比照国际惯例进行,并受到两岸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处于战略建设期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产业发展梯度低而多种要素充裕,但面临大陆其他区域经济板块的挤压和"边缘化"的压力;而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的台湾地区,其科技产业发展梯度高但多种要素缺乏,同时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逼近和产业"空洞化"的双重忧虑.  相似文献   

9.
刘毅 《宁波经济》2009,(5):29-29,46
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面对新老区域板块的强势出击,福建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怎样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已经紧迫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的层面论述了共容利益与利益共容与合作的稳定性,提出在地区旅游合作的利益博弈中,具有共容利益的地区之间并不必然实现有效旅游合作,要真正实现地区旅游合作,需要地区之间能够利益共容。在张家界和湘西州的旅游合作上,双方的利益诉求应从寻求共容利益转到如何实现利益共容上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会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并首次将区域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分析论证,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峡经济区的合作机制与战略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经济区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战略构想。它以福建和台湾作为整个经济区的核心主体,主要特点是将台湾纳入了海峡地区协调发展的范畴。在战略模式选择上,台湾地区的台北、高雄,可以与福建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构成一个“大都市带”,形成经济区的核心,通过其辐射力逐级向周边城市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西涵江西省东部大片腹地,包括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市、江西省东南部的抚州市、江西省东北部的鹰潭市和上饶市,北部毗邻浙江省南部的温州市、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和衢州市,南至广东省东部的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揭阳市等区域,整体呈半圆  相似文献   

14.
港航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海峡西岸区域国际海运的发展一直受两岸关系的影响。新阶段,发展海峡西岸港航产业,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分析了两岸直航、ECFA签定等诸多利好政策出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航产业发展提供了主要战略机遇,并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实际,提出了港航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力峰  钟扬  赵耀 《特区经济》2007,221(6):179-180
本文以桂林市平乐县为例,分析了旅游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强势地区中旅游业不能很好发展的原因,并从资源、客源、交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TFT-LCD产业为例,对以闽台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光电子产业对接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光电产业对接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光电产业对接的总体思路,阐明了对接的目标与重点、区域与布局、方式与途径、对接的运行机制、对接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17.
厦门与台湾一直有地缘、人文的紧密联系,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逐渐推进,厦门的经济、科技实力都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厦门与台湾科技交流与合作也取得新进展,成为海峡两岸科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物流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全面集聚 1.海西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海西战略要求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拓展跨省区域合作,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共同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创造条件,加快对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推进与周边省份各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发展合作。同时,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北部湾经济区推进中国与东盟深化旅游合作的迫切性,探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化国际旅游合作的途径:建立并完善多层次旅游合作机制;努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完善各项旅游硬件设施;构筑中国一东盟多语言旅游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0.
陈明森  林红 《开放潮》2005,(8):7-10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