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友之 《上海工商》2003,(12):15-15
《上海工商》杂志自创刊以来,历时14年多,一共出了170多期,虽不能说完美无缺,但确可以说已成了上海工商企业界颇有影响的一份杂志,用上海工业企业的一位老总的话说:不说她是良师,但确是我们的“益友”。  相似文献   

2.
《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和上海天娱传媒公司合作创立的电视娱乐节目品牌,天娱传媒对《超级女声》有品牌拥有权,湖南卫视具有整个播出权,这种节目运营模式比较鲜见,机制创新,权责分明,调动了参与者创作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媒体界当前的大锅饭局面,从而让内地娱乐节目有了一个全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詹波 《北京工商》2003,(6):26-28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正考验着全国各行各业,作为抗灾防损的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人们在经历了初期的慌乱无措之后,纷纷想到了保险理赔这把非常时期的“保护伞”。自从“非典”发生以来,国内保险公司陆续接到了客户的理赔请求,根据广州市保监办的统计,截至“五一”,广州已经发生“非典”保险赔付案54宗,北京等地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也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2006,(10):11-13
春风夏雨,培育了中国的报刊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刊业生机勃发,出现了少有的兴旺景象。目前.仅杂志全国就有9000多种,上海600多种,倘以云锦五色,一树新花描述,当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经贸世界》2004,(5):43-44
一采砂场包工头李某为其雇工杨某投保某保险公司“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中注明被保险人是杨某,但未指定受益人,后杨某在装卸砂料时不幸身故。李某即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以李某无仅请求保险赔偿金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李某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查后认为原告没有诉讼主体资格,裁定驳回了李某的起诉。  相似文献   

6.
一座城市有如此多的展览馆,会否导致"同城大战",从而影响上海走向国际会展之都?在上海各大展览馆中,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堪称业界翘楚。它的规模、办展数量、展览质量都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好的。然而,今年新国际博览中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国家会展中心来了。一个令业界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30集清装电视剧《一帘幽梦》在中央8套播出后,在北京、上海、沈阳、武汉等电视市场都有不俗表现。由于该剧与琼瑶大姐一部爱情小说同名,这部戏在拍摄过程中没怎么折腾,就引来了好奇心强的媒体的跟踪报道,自然也就为该剧播出后积聚了不少人气。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中旬,正值上海严冬之际,室外寒风阵阵,但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上海展览中心内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首届上海理财博览会正在这里召开。这个由《理财周刊》主办的博览会在3天时间里吸引了7万多人次参与,这让诸多业内人士惊叹不已。而这,仅仅只是《理财周刊》品牌经营之路的一个小小驿站。  相似文献   

9.
上海曾经诞生的“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已经演变。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而经过一个甲子的轮回,亚太经社会回到了“原点”上海举行第60届年会。4月22日至28日,800多名来自亚太经社会的成员或准成员,有关国际组织和工商界代表围绕“加强发展合作,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各方评价很高,堪称APEC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一 上海APEC峰会为重振地区和全球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APEC在新世纪获得更大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东道主中国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上海APEC会议各项议程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坚定了国际社会对世界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信心,也为APEC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议有五大“亮点”: (一)与会各成员国重…  相似文献   

11.
钱新林 《上海工商》2003,(12):11-11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和主管的杂志有两本,一本是《上海工商》,面向全社会的外刊,一本是《上海工商行政管理》,面向系统干部的内刊。由于工作关系,我与这两本杂志都有着颇深的渊源,就前而言,我是  相似文献   

12.
李婧  宋号盛 《广告导报》2006,(4):136-136
2006正1月4日起,上海《新闻晨报》、《新闻晚报》全新推出上海生活服务门户网站:嗨嗨网(www.highai.com)。“嗨嗨”网定位于上海的跨媒体互动生活服务圈,充分本地化的视角和服务化的经营思路为报纸的网站模式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顾伟忠 《上海工商》2003,(12):17-17
1993年进工商部门的时候就知道《上海工商》,并与《上海工商》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上海工商》印刷虽然并不算精美,内容也并不一定生动,但她是我了解全市工商战线情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张振亚 《销售与管理》2007,(10):I0002-I0003
我叫张振亚,年过花甲的我已经满头白发,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从事了一生的研究,我把人生看得很透,很开,不愿将过去的陈年旧事讲给大家听。但是今天,当《今日财富》杂志的编辑将数十封信和留言拿给我看时,面对全国这么多关注戒香烟的朋友,面对他们的疑问,我在激动之余深感责任重大,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把我和戒香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5.
张振亚 《销售与管理》2007,(9):I0008-I0009
我叫张振亚,年过花甲的我已经满头白发,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从事了一生的研究。我把人生看得很透,很开,不愿将过去的陈年旧事讲给大家听。但是今天,当《今日财富》杂志的编辑将数十封信和留言拿给我看时,面对全国这么多关注戒烟香的朋友,面对他们的疑问,我在激动之余深感责任重大,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我和戒烟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6.
梅杰 《上海工商》2003,(12):12-13
创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停刊于本世纪初;为改革开放而创刊,为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而停刊。《上海工商》的诞生、成长、发展,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局,紧贴上海的形势,紧随了上海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声色钟楼     
李键祥 《中国海关》2008,(1):122-123
我出生在上海,十几岁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足到黄埔江边玩耍。江中木船穿梭往来,偶尔也见得到汽艇、岸边时常有人撒网、垂钓,收获的多是鳗鱼。  相似文献   

18.
朱磊  李欣 《广告导报》2007,(9):132-133
Ellen Su是来自上海一家知名钟表珠宝公司的一位公关经理,前往广州的途中她还在想.如果想要在《广州日报》上做一些异形广告,到底有多少种方法可供选择?最后的投放是否能够到位?《广州日报》和她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有多亲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月讯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6,(5):103-103
《深呼吸》上海热播;央视上演年度大戏《玉碎》;湖南经视《悠悠寸草心》开拍;《家有爹娘》北京开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安成蓉 《商场现代化》2007,(4X):105-106
《新闻报》自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创刊,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被接管,共办了56年之久。《新闻报》是旧中国影响仅次于《申报》的第二家大报,其报纸开办虽比《申报》晚21年,但《新闻报》后来居上,报纸销数在1928年突破15万份大关,创下当时中国大型日报发行的最高记录。《新闻报》的资金积累也成倍增长,每年获利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甚至更高,1922年广告收入近百万元,形成了申、新两报并驾齐驱的局面。《新闻报》的不断发展壮大,与该报瞄准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准确定位,及其“在商言商”的经营之道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