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利率连续下调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从1996年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七次降低利率,力度之大,频率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以一年期存款为例,利率从10.98%降至2.25%,降幅近80%。有关资料显示,居民储蓄的增长势头在每次降息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但储蓄总额  相似文献   

2.
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问题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率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已经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73%降至2005年的37%,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率长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以来,我国的物价水平持续走低,且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央银行连续七次降息,储蓄存款余额却逐年增长,由1995年底的29662.2亿元增长到1998年底的53407.5亿元,年均增长7915.1亿元,年增长率为21.66%。显然利率降低对储蓄的分流作用不明显,为什么居民捂着钱袋不松手呢?巨额储蓄存款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市区居民500户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居民的人均总收入为9917.45元支出为7306.44元,储蓄为2611.01元。其增长格局为储蓄增长>收入增长>支出增长。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支出中,消费的支出增长15.3%,非消费支出(税金、赠送、捐赠、赡养等等)下降31.6%.这样,消费支出的增长便跃为第一,成为消费增长>储蓄增长>收入增长,改变了近10年以来消费的增长始终滞后于收入与储蓄增长的格局(见下表)。 1996年上海居民储蓄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居民储蓄提款为负增长,  相似文献   

5.
张梦 《西部大开发》2004,(12):60-62
一年之前,央行还在为持续7年的居民储蓄加速增长而担忧,8次降息均未能为"超储蓄"消肿;一年之后,居民储蓄存款却奇迹般地连续6个月增速减缓。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连续下降,上半年同比少增522亿元,7月份同比少增456亿元,增幅由今年1月份的20.5%下降到了7月份的14.5%。换而言之,即前7个月全国储蓄存款同比少增近1000亿元。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次降息是我国自1996年5月1日以来的第7次降息,较之以往的几次降息,本次降息幅度最大,相对数高达40%,此次降息刺激消费的政策导向比较明显。如何看待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持续近两年的消费疲软,一直是全党全社会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生产到流通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治软的政策措施。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大再加大基础建设投资,银行储蓄降息再降息和消费信贷、住房按揭、汽车按揭等一系列拉动、鼓励和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消费疲软的大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物价连续下降的趋势继续发展。按名义值计划1985—1997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7%,1998年仅仅增长6.9%,1999年上半年只增长6.4%,商品零…  相似文献   

8.
<正> 一、本次降息的背景从1996年5月1日到1999年11月1日,中央银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先后八次降息,时间间隔之短,下调幅度之大,在中国金融史上是第一次。然而,由于去年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以后,为遏制经济的进一步下滑,美联储已连续十多次降息,从而使得目前的人民币利率(1年期为2.25%)扣除利息税后比同期美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呈明显加速攀升趋势:2001年8月末突破7万亿元;到2002年5月末突破8万亿元,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到2003年2月末则突破10万亿元,即平均每5个月就增长1万亿;到2003年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一举突破11万亿;仅仅再过2个月即2004年2月末,已达接近12亿万元。正常情况下,消费应与收入密切相关,即收入越多,应该消费越多才  相似文献   

10.
低息时代,更要锻炼自己的储蓄理财能力。七次降息、开征利息税已使1年期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实际收益率从10.98%降至1.8%。低息的时代更要锻炼自己的储蓄理财能力。本文以如何享受储蓄免税政策、避免储蓄利息损失为出发点,结合笔者在银行业务部门工作的经验,对常见的几种储蓄品种进行分析,供广大储户参考。活期储蓄适合有零星开支或小额代用款的储户使用。开征利息税后,实际年收益率仅为0.792%。个体私营业主应到银行开设自己的对公存款账户,把流动资  相似文献   

11.
金言  周守文 《江苏经济》2003,(12):58-59
据人民银行统计,今年以来居民储蓄快速增长。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为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事实上,近5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但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988年底为3801.5亿元,1995年29662.3亿元,2000年底达到64332.4亿元。从1996年到2000年的5年时间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1.2倍,平均每年递增16.7%。而同一时期,GDP 平均增长8.3%。可见,储蓄存教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今年城乡居民储蓄仍呈较强增势。据银行统计,6月末居民储蓄存款月末余额为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988年底为3801.5亿元,1995年29662.3亿元,2000年底达到64332.4亿元.从1996年到2000年的5年时间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1.2倍,平均每年递增16.7%.而同一时期,GDP平均增长8.3%.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喜欢攒钱。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中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7.6%提高到2011年的51.8%,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更高于发达国家。而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却一路下滑,其在GDP占比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了2011年的49.1%。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8个百分点。为什么我国消费增长总比储蓄跑得慢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高速增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率杠杆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鼓励投资、分流储蓄、刺激消费等已连续几次降息。然而,实证资料表明,降息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刺激居民消费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利率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本来就是一个缺乏确定结论的问题:第二,我国制度变迁、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存在又进一步削弱了利率杠杆的调控力度。因而,深化改革,减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利率杠杆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储蓄率既是支撑我国高投资和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储蓄偏高导致消费相对不足,也成为影响内需增长的突出问题。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仅仅从高储蓄的总量层面出发很难制定针对性政策。需要着眼于居民储蓄的细分结构特征,搞清具体是什么部门、哪些群体、哪些年龄阶段的人在增加储蓄以及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储蓄虽经过7次降息,仍持续较快增长.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最后为抑制储蓄过快增长找到对策:净化股市环境,加快储蓄分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保等复盖面;放宽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审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一般意义上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扩大内需也就是要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计资料表明, 1978- 1997年的 20年间,消费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占到 60%以上,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把启动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本文就利率调整与刺激消费需求问题作一些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与讨论。 对储蓄利率弹性的争论 储蓄是经济行为主体为未来创造收入而留出部分产出的过程。一般而言,居民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有可能成为储蓄行为主…  相似文献   

20.
高储蓄率既是支撑中国高投资和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储蓄偏高导致消费相对不足,也成为影响中国内需增长的突出问题。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仅仅从高储蓄的总量层面出发很难制定针对性政策。需要着眼于居民储蓄的细分结构特征,搞清楚具体是什么部门,那些群体,那些年龄阶段的人在增加储蓄,及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