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的管理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滋生土地违法使用甚至于"土地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对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要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行管理制度的缺失,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仁友 《农村经济》2002,(12):45-47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项基本制度 ,目前大多数集体土地按照人口或劳力承包给农户经营 ,承包土地的农户则相应地缴纳农业税、村提留和乡统筹等费用。与此同时 ,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非农产业发达的城市郊区 ,近年来 ,农地租赁发展较快。我国农地租赁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集体成员有偿承包集体土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土地转包行为 ,这是一种非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租赁关系 ,即成员租赁关系。二是非集体成员租赁 (习惯亦通常称作有偿承包 )集体土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土地转租行为 ,这是一种较为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租赁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从无偿、无期限使用转向有偿、有期限使用;土地有偿使用的主要形式是出让,即"批租制";出让这种有偿使用形式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土地有偿使用应建立并推行"土地租赁制".  相似文献   

4.
为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变土地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浙江省诸暨市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农村集体土地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农户宅基地,“两户一体”即种植养殖专业户、个体工商户、经济联合体用地,乡镇、村集体企事业生产经营性用地等)作出缴纳土地使用费的规定。诸暨市人民政府还批转了市土地管理局《诸暨市非农业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暂行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下发后,使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与核算,逐步实现规范化。现结合有关规定,介绍会计核  相似文献   

5.
重构收益分配关系--谈怎样推进集体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问题是任何矛盾和冲突存在的根源。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关系,确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财产属性,重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其中,明确集体土地流转收益如何在各有关利益主体(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进行分配,以形成一种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是推进集体土地制度创新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构建新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具体到集体土地收益的分配,为提高集体土地资源配置的效…  相似文献   

6.
国土局加强土地流转管理首先,加强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即在坚持上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集体所有的各种荒地使用权拍卖,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和使用方向,进行权属登记,确定权利、义务,有利于土地合理利用。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依...  相似文献   

7.
正"三权分置"产权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伟大创新,是对中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产权理论的新发展。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是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种具体土地产权,产权必须在经济上得以实现才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产权,地租则是土地产权的天然经济实现形式。"三权分置"的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在中国社会经济实践过程中的理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有偿承包积累。我国农村土地方面最成功的改革,就是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明确了村集体是土地所有权的发包方,农户是承包方。据此,农户对承包土地应承担向发包方交付一定“地租”性质费用的义务。因此,改土地无偿承包为有  相似文献   

9.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首先是明晰土地产权,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土地信访的产生绝大部分是由于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而造成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就是要改变现行整个土地管理法为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初,岳池县罗渡镇陈家堂村从加强承包耕地管理,提高耕地经营效益入手,探索出耕地有偿使用、目标管理、奖惩承包办法,其具体作法是"种前定目标,种后常检查,收前细测算,奖惩抓兑现".一是实行耕地承包有偿使用制.为了强化社员集体观念,增加集体积累,搞好生产设施建设和耕地开发,凡农户承包集体耕地,每年每亩向集体交纳使用费2~3元作积累.二是定耕地经营目标.在制定开发农业规划时,结合各社的土质、肥力、地势、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如何适应WTO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产将走向规模化、企业化和国际化道路,这就要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适应性的改革,即农村土地产权应是可转移的。而我国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所拥有的土地不明确、所有权主体的组织机构和能力难以满足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要求、土地所有权主体过多容易引起无序竞争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农用土地市场,将引起新的混乱。因此应将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关系上升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和控制”关系,即国家拥有对集体土地的管理和控制权,而将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可控制的财产权,实行国家管理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样既体现了土地由国家管理和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又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主体地位和土地市场交易方式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土地由农户经营,形成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农村集体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创造了条件。土地使用费是土地有偿使用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农村土地使用费的构成及其计入农产品成本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土地使用费的构成农业用地主要是直接、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它包括耕地、果园、牧地、林地、池塘、沟渠、田间道路及其他生产性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农村土地使用费是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各种费用。  相似文献   

13.
完善土地经营制度,关键是要找到农户与集体二者利益的聚合点,使双方在对立中求得统一.(1)"承包制"为农户经营的短期化行为与集体土地的永续利用原则之间找到了聚合点.在现有承包关系基础上,将承包期无限延长,变为永久性承包,使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彻底分离,农民可以继承和经管理部门批准转让自己的永久使用权.(2)"联系投入承包"为农户的掠夺性经营与集体土地的培肥地力之间找到了聚合点.发包时,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科学测定,或通过评估对土地定等,在承包几年后或合同期满时,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调节土地收益的手段,制止承包地进一步分割细化的趋势;二是强化土地所有权,恢复合作经济的资产积累功能;三是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提高种植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从重庆的现状看,实现这些目标的模式有铜梁县推行的“两田制”,江北区实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和近郊的土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土地国有 租赁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得土地名为集体所有,实为国家、农户两极拥有。国家的法律所有权未从经济上表达,使土地的使用是无偿的。这便带来了许多的土地使用问题,如农户经营行为短期化,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分割零碎,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并实现这一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我认为,明确土地权属,使土地的国家所有明朗化、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土地租赁经营机制,是解决这些土地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基于“小产权”房市场的农地发展权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上扬的房价,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城市化过程中住房需求的增加,地方政府管理缺位等是"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小产权"房市场中存着农地发展权缺失问题.虽然我国的土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个产权主体,但是这两个主体的地位是不可比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最终处分权,国家可以动用征地权来获取集体所有土地,甚至通过征政力量侵犯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收益.因此,确保农民利益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农民真正完全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国有与农村集体土地同地同权.  相似文献   

17.
泸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研究有利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缓解无偿无限期带来的土地超占乱占和闲置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6年和2018年泸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政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政策的开展能有效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进程,但政策的实施要注重公开透明性;有偿使用政策能有效缓解一户多宅、低效闲置、超占乱占等土地浪费现象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但对泸县生产方式转变、新业态发展、农户生活水平提升影响力较小;总体来看农户对有偿使用政策满意度和支持度较高。[结论]针对当前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该文认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还应该完善有偿使用费收取管理政策,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注重基层队伍建设,实现有偿使用费保值增值;合理选择安置模式,发展农村新业态;加强宅基地有偿使用与有偿退出的高效联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构建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构建思路,即建立适应土地经济关系多样化变化的多层次的土地产权关系,通过明确产权关系及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完善土地立法等措施,保障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9.
农用地产权体系的构建是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保障农民权利的核心因素。土地的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流转关系是农用地产权体系的三个框架和支柱,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以上关系是保护农用地权利的有效途径,应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  相似文献   

20.
土地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一种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跳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逻辑,创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分离的基本框架,重新诠释国家(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土地产权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假定土地是一种劳动产品,凝聚着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以及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可将土地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构成一种新的双层土地产权关系。(2)国家(政府)和农户(农民)依据其投入的相对优势要素:公共环境(社会劳动)和农业经营管理才能(个体劳动),分别占有土地的间接产权和直接产权。研究结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础是明确国家(政府)与农户(农民)对土地的共有关系,界定土地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的内容及其行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