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化的问题仍较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十二五”时期重中之重。我国金融业在促进科技创新、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业要以更积极的姿态,从更广泛的领域,探索更多途径,努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声音     
领导干部要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金融牛鼻子”,以金融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繁荣。——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日前在青海省金融工作会议上说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的五年。在这个历史发展时期,从总体上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Bviews统计软件对安徽、浙江以及安徽内部的金融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交通、经济、文化、市场等经济地理相关因素对金融差异的影响。得出区域金融差异受区域地理差距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通过地理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区域金融差异水干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刘竹梅  韦学诗  苗野 《活力》2009,(12):53-53
一、金融开放的概念 在西方经济学中,“开放经济”通常被定义为“对进口、出口或生产要素越过边境的活动都没有限制的经济”。“金融自由化”理论也称金融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征”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增长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愈来愈需要金融支持。区域金融将金融运行和发展置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加以考察,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凸显出区域性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可分割、互为条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从长三角经济区域实际出发,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构建适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孙志红  张娟 《财会月刊》2021,(4):135-142
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的保证。基于2011~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探究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反而会抑制经济增长,这可能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会出现金融抑制问题,阻碍经济增长;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限效应,呈现出非均衡性。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金融科技会抑制经济发展,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科技会促进经济发展,并且促进作用增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金融业法律法规,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资金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已成为首先研究和解决的前置问题。本文根据目前这一现状.对酒泉市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信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3,(8):135-138
本文把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运用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通过构建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模型对2007-2011年华东地区6省1市(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山东)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上海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其他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并据此提出促进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大,呈现出典型的梯次发展的态势:东部发展较快,中部重视农业,西部相对落后。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但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滞后,资本外逃和资本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扶持政府的效率发挥。为此,应加快中西部金融发展步伐,增强当地金融资源的动员能力,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详细阐述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指出金融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早已为人们所共知和注目。“浙江模式”也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蓝本,被各地纷纷仿效。本文从浙江金融所呈现出的独特的“浙江金融现象”入手,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以期对经济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金融结构是金融工具结构、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的总和。分析金融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及其内在机理,能够为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本文在简述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动“层次论”和曾康霖金融结构变动“主导论”的基础上,描述了金融结构变动的总趋势:即金融结构变动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封闭到开放的有序性特点,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都有虚拟化的发展趋势。决定金融结构有序变动的原因在于降低交易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自由化取向和着力点:基于市场化初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麦金农提出的“中国之谜”,分析了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评价了我国市场化初期的金融改革成效,并针对我国已从“金融抑制”转入“金融约束”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时避免过度金融自由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地缘政治”三重风险叠加下,全球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实体经济承压,产业链稳定成为当下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产业链稳定发挥巨大作用,满足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盘活应收账款,保障产业链的资金链良性运转,促使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研究,刨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融强国: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金融已从传统上是一国内部的行业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强国”战略已不仅仅是谁最先慎重、严肃处理,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与博弈中赢得先机,获得主动的问题,更是一个“早动早主动,晚动晚主动,迟早都得动,不动更被动”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弱相关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种普遍看法是前者对后者具有推进作用,而这种推进作用的具体体现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从二十几年来的实测数据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弱,总体上可用帕特里克的“供给导向”型界定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性质,其意味着我国金融发展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将会推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中国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五”期间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研究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战略,需要看清现在我们站在什么起点上。四个新起点第一,中国经济已经呈现新的增长态势。“十五”的中期,中国经济走出了经济低迷,这是一个转折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普查后的新资料,预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可能超过9%。从2003年 ̄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9%已经维持了3年。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稳定增长的平台,并且出现小幅趋降的态势。未来中国“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稳定增长的平台尽可能延长一些。根据我们的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做好“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就关系“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准备开展前期研究的11个重大问题.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参与讨论的有科研人员、基层干部、离退休老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大家认为.农业部这种做法很好.体现了政府部门重视专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逐渐转变,很多农民自主创业与投资项目增多,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金融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金融投资帮助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面向农民的农村信用社逐渐转变为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这一金融主体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一部分地区的“三农”问题格局。本文就从我国“三农”问题对金融行业的需求出发,具体论述如何才能应用财政以及金融手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实质提升。  相似文献   

20.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