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室内设计中的照明艺术在环境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艺术照明用光线,色彩等来塑造室内环境,给人带来一系列心理上的感受,室内艺术照明要根据室内的整体风格,主题,人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设计师可充分利用光线,色彩等因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满足居室主人的心理或视觉上的感受,从而设计出适合居室主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设计.照明艺术设计能渲染室内环境气氛,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长锁  李诗龙 《活力》2010,(12):198-198
当代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环艺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现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视觉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艺术、人际交流、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观念。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众传播活动不断助长了技术力量向商业艺术设计生产的本体性渗透由于当代商业设计艺术的生产对科学和技术的依赖,不知不觉间,传统的、手工艺性质的艺术设计生产活动和鉴赏型的设计艺术消费行为逐渐消失了;对设计艺术创造性的追求渐渐变成了对技术和工具革新的追求.在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可拒绝的影响下,技术作为操纵艺术设计行为的幕后指挥,正在渐渐走向商业艺术舞台的中心,工具理性则以科技意识形态的形式正在消解人们传统的商业设计生产关系的审美思维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审美习惯,同时它也在积极建构一种全新的截然不同的商业艺术价值性设计所引导指向的感受角度.  相似文献   

4.
袁春凤 《民营科技》2011,(4):322-322
"构成艺术"用于表达建筑,表达空间越来越被重视,这不仅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最基本的设计因素,更多的是要考虑人们的视觉因素,考虑人们的心理接受,对建筑艺术形态的更完美的设计,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代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筑形态设计已不是单一的造型艺术.站在当代建筑建造的意义上看,它应满足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从建筑美学上看:构成艺术的介入为建筑形态设计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支持,使得当代建筑造型具有超强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从构成艺术上看:构成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设计师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美是艺术的核心价值,但不是惟一价值,除此之外,艺术还具备认知、教化、情感体验等功能.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艺术的培育.审美性与道德性是关涉到美与善两个概念.王尔德在作品中,他创造的艺术道德性并不抹杀艺术的审美性,审美性与道德性并不发生冲突,艺术与道德的关联在王尔德作品中体现在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更需要艺术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刘冰  李默尘 《企业导报》2010,(6):214-215
从艺术设计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独特性的角度切入,从视觉美感、创造力和设计品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三个层面,对不同层面上的网页设计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价值属性,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以此来探讨该课程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追求和探索也日益宽泛,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艺术设计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艺,更是一种体现伦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特点的社会性艺术,现针对于伦理学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和道德价值来浅析现代设计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禹 《企业导报》2011,(18):252
快速表现技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快速的表现而形成设计构思和方案。要提高设计快速表现能力就必须提高造型能力,而造型能力的提高可通过大量的速写来提高的。从环境艺术设计师长远的发展来看,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快速表现在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与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艺术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人的心理角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加理性的认识.艺术心理学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个相互的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将心理学运用在设计中,使之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具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浅析图形设计中结构的秩序感与视觉形态的表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平面视觉设计的组织结构形式根据其构成特点分为了"常规秩序"与"非常规秩序"。当对一种"秩序"的追求到达极致甚至使人产生厌烦时,便需要另外一种"秩序"来进行调节。这种不同归因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变化造就了历史上具有形形色色组织结构形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其自身结构的表现性,诉说着其对于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视域下的城市道路景观品质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视阈下的城市道路景观有三大意义:美学意义、艺术意义、文化意义。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必须充分考虑"三特"要素,即:道路景观的动视特征、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审美心理特性。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要通过人文路径注重从道路使用者的文化视角做好景观设计;二要从技术路径做好符合动视觉生理与心理的道路空间序列设计;三要从学术路径,建立起道路景观批评学。  相似文献   

13.
赵邹娜 《价值工程》2011,30(24):293-294
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一大分支,版面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教学应从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出发,在了解设计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版面设计的敏锐感知力和洞察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并建立版面设计的整体意识,强化各种视觉要素在版面间的组织与编排,营造视觉上的美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齐振伦 《价值工程》2010,29(20):230-230
情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情感的设计是空洞的没有灵活的设计。平面设计是传达和引导人们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平面设计组成元素和设计者自身的情感表达,以及形式表达升华到情感表达的方法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在平面设计中如何更好的以形式反映、承载和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15.
张巍译 《价值工程》2011,30(22):252-253
设计学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生产与生活紧密结合,从事设计艺术创作与设计以及理论研究的学科。设计艺术学主要研究艺术设计的规律,将现代科技成果和价值判断应用于设计,实现人文与审美需要。从1997年设计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正式设立以来,发展迅速。作为师范院校的设计艺术学硕士,必须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专业技能,在学习生活中合理的进行了自我规划、自我教育与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刘涌涛 《价值工程》2011,30(5):188-189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设计领域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脑为艺术设计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为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电脑技术需要服从于艺术形式,艺术表现形式需要电脑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两方面互补统一才能充分表现出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而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赢得或保住市场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能够帮助企业迎接这一挑战的核心竞争力,便是来自高素质高技能的队伍——人才。企业缺乏合适的人才,如若采用挖墙脚方式虽可解救燃眉之急,但无法长期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因此企业应着重于从内部培养。管理人员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有效地培育与发展下属,并激励团队成员为组织的目标全力以赴。从公司内部培养和提拔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公司的每位中、高级管理者都有培养下属的责任。但多数企业并没有下大力气实施人才培养,这其中有观念的问题也有实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李浩 《价值工程》2012,31(1):243
在美术史的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式教学使学生个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受到了束缚,开拓性的思维也接受不到锻炼。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高校美术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与体会,以期对提高高校美术史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造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王明星 《价值工程》2013,(30):232-234
欧式家纺产品的设计开发要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即:市场调研、图案和款式的设计以及产品的工艺实现。产品的市场调查决定了家纺产品开发的风格定位、消费定位、设计方向等内容。产品的设计要遵循艺术设计审美与产品的功能需要,要在考虑配套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创新。产品的实现包括面料的生产和成品的制作两大部分内容。简言之,对于市场的把握度决定设计开发的方向,设计的创新体现产品的审美价值,工艺与成本控制决定产品的功能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加金轮  李鸿亮 《价值工程》2011,30(10):184-185
本文从艺术学、历史学的角度对各种场合的腰鼓表演进行分析,挖掘腰鼓中的艺术因素,揭示腰鼓表演艺术的本质,并对腰鼓表演艺术在艺术角度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可分为视觉腰鼓表演艺术、视听觉腰鼓表演艺术、视听腰鼓表演艺术和想象腰鼓表演艺术四类。以期为我国腰鼓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