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侯小维 《数据》2003,(11):29-32
曾有信息化专家形象地提出:"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我认为,这种对信息化的理解对于统计信息化的描述更为深刻.北京市统计信息化项目规划中提出了四项任务:一是建立具有高速传输能力的统计信息网络体系;二是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体系;三是启动统计数据中心建设;四是建立网上社会办公体系.我想,第一、二项任务是任何领域的信息化都必和有关部门的力量共同完成,要求统计软件开发部门(中标的软件开发公司)、统计局内部的技术部门(计算中心)、业务设计部门(统计设计管理处)、业务分析部门(综合处、研究所)和统计专业部门(各专业处、队、中心)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相关数据统计,现今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随着汽车的渐渐普及,学交规、考驾照已成为人们的必需,随之也推动了驾驶员培训机构的发展。一时间驾驶员培训机构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同时培训不规范、乱收费等乱象也在行业内滋生、蔓延,甚至引发了诸多安全事故。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 30340—201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军 《价值工程》2012,31(18):299
领导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期,在汽车部分队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迫切需要管理理论的创新,领导激励理论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必将为汽车部分队的管理开辟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从汽车驾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和优秀汽车驾驶员的素质要求出发,阐述了汽车驾驶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必要性和驾驶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对于提高驾驶员的职业素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等七部门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管理。《办法》涉及质检总局编码、溯源信息系统、标准等多项工作。编码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拥有"身份证"的第一步。《办法》规定,电池生产企业应与汽车生产企业协同,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所生产动力蓄电池进行编码,汽车生产企业应记录新能源  相似文献   

6.
所谓“宁管一个连,不管一个驾驶员”,驾驶员在物流公司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再加上驾驶员这个群体走南闯北,总体素质和水平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耍。本文就以XX集团的车管部驾驶员管理为例,简要探讨怎样做好驾驶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4月30日以财企[2010]72号文下发通知,印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二十五条,分为总则、支持方式及额度、申请条件及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是全国272家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的资质就位年,在资质就位的各要求中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普遍成为施工企业进展最为滞后、困难最多的考核内容。而在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保证性指标中(100分)项目管理占60分,在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独占8分,比重最大。从多次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专题会和交流会上,  相似文献   

9.
企业成功的条件在于三分天下有其一:顾客喜爱、运营优秀或产品领先。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经济背景下,同时在三个不同方向追求卓越是相当困难的,而大多数成功企业也仅能在一个方向上有所作为。戴尔因与众不同的流程管理,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闻名遐迩,却鲜有可能在研发方面做得同样出色。波音和汽车制造企业把运营交给合作伙伴,是因为产品领先才是其生存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对驾驶员培训行业监管已形成的一套法制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为了适应我国目前驾驶员培训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强和完善驾培行业的管理,需要制订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标准,来规范和管理行业行为。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的破裂能够解释企业营销高层人才招聘甄选策略失效的原因。在企业和员工解决了"能岗匹配"问题后,企业未能留住营销高层人才说明其招聘甄选策略存在失效,原因在于双方的"雇员接触点"管理工作出现了失效。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破裂说明企业"雇员接触点"管理的失效;雇员未能"本组织化"和职业经理人精神的缺失说明员工"雇员接触点"管理的失效;在营销高层人才招聘甄选途径上,通过内部培养方式选聘的人才与企业心理契约的破裂风险小于外部引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农业经济管理同样实现了基于信息化的革新和进步。基于此,论文主要针对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讨论,旨在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Drawing on Denison and Mishra (1995)’s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is study examines why and wh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related to knowledge workers’ affective commitment.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640 employees working in three high-technology companies in China.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 is mediated by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ulfilment. In addition, organizational tenure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external dimensions (i.e. adaptability and miss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ulfilment. This study extends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y demonstrat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 The findings also provid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managers to design appropri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医院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心理契约为切入点,分析了心理契约在中医院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提出了中医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中良好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辉  姜宇博 《价值工程》2011,30(34):170-171
当前,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正日益深入到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本文论述了在信息化条件下中学图书馆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过程中应该从信息化角度切入,指出了切入的主要形式是建设数字图书馆,对当前中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力平 《价值工程》2012,31(13):91-92
物流企业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对企业产生的某些期盼,由此形成"心理契约"。而员工所面临的环境和技术的变化,加之跨时空服务的行业特点,给员工带来诸如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以及情绪等方面不确定的心理因素也日益增加。因此,物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心理契约"的积极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契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姜小霞 《价值工程》2014,(26):158-159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心理契约对员工的行为、忠诚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中员工的忠诚和"心理契约"的关系,并阐述了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员工与企业如何共建"心理契约"的建议,为企业领导者及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a growing interest i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we know little of how managers can better utilise their firm’s absorptive capacity to increase levels of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Building on the attention-based view, we investigate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as an attentional driver to channel absorptive capacity towards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analysis of a sample of 298 supplier companies provid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the mining industries in Australia and Iran, we observed that absorptive capacity fosters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Our finding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differentially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irm’s absorptive capacity in tandem with other organisational factors may generate higher levels of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19.
职场内卷现象受到多方关注,如何让员工持续热爱工作成为现实的命题。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及工作特征理论为依据,考察团队人际关系、员工团队心理安全感及工作需求创新对员工和谐型激情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团队成员交换关系能使员工产生团队心理安全感,团队心理安全感分别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及团队成员交换关系与和谐型激情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需求创新调节了中介效应。因此,组织若欲令员工热爱工作,团队的“安全感”和工作的“新鲜感”同样重要,应着力在团队人际关系建设和工作设计方面提升员工的积极感知体验。研究结论对组织员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