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庞博  张凤武 《价值工程》2010,29(31):271-272
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日益显现,加强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表现。本文通过对香港及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特点的分析,提出对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启示,同时,为"十二五"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2.
巩占坤  任志鹏 《活力》2006,(4):108-108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这种持续扩招也引起了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对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担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两者构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论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问题同时也面临困境,亟待重视与提高。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评估;建立高等教育评估的保障体系;丰富与拓展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发挥管理部门、用户单位的职能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22):180-18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批改革成果。但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开放性和深刻性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工科高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我国的应用型本科工科高校虽然在数量上有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但在内涵建设上基本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这种内涵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后劲。本文主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确立"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巩固和深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企业群"平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时,推进课程服务专业和课程转换,把"新与实"引入教学之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起校内培养与校企合作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向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二元机制转变,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名  李健 《经济界》2013,(3):8-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的同时,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职业教育落后和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多次考察和研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通过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两条线"分开招考,实现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展的政策建议,并探讨了实施"两条线"制度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发现由于大学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仅以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探讨对象,分析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施工质量问题作为工民建工程的通病,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一直存在着忧虑的态度。我国经济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烂尾楼"和"豆腐渣工程"等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建筑工程设施,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整体评价和认知。这些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快速发展步伐。因此,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质量成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日益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工民建中施工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率持续走低的同时,其就业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学非所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必须构建供求及匹配的战略性、市场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就业政策体系,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并适度保障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
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的同时,教育质量也正在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扩招后诸多问题的暴露,显示了大众化发展的困境。笔者主要从经济、认知、办学主体三个方面对影响大众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找出问题的根源,更好地做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但是,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重术轻道的现象,影响了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中除了追求"稻粱谋"也要"道良谋"。  相似文献   

11.
余琪  杨志坚 《价值工程》2012,31(7):225-226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以往"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及优势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民办高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民办高校的自身问题与所遇到的外部压力也十分突出。例如自身的管理与战略定位问题,民办高校间的竞争与公办高校的排挤等。在这样的状况下,民办高校通过持续的绩效改进来对自身进行管理,这对民办高校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民办高校绩效的重要因素,将平衡计分卡(BSC)基本原理运用到民办高校的绩效评价中,并构建了民办高校的绩效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王彬斐 《价值工程》2012,31(25):271-273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本文通过概述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它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丁知平 《价值工程》2012,31(19):266-267
独立学院的兴起、发展、壮大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发展独立学院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力和物力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办学经费短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的政策推动和办学环境的变迁下,独立学院这个办学群体面临着整体转型的任务。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与群体层面对独立学院的转型进行分析,可以展现出独立学院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师教育实习现状,对教育实习中仍旧存在的若干问题做一讨论,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模式。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波兰、德国等建立起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包括专业性认证机构、规范的认证程序、健全的认证标准体系等。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认证制度,在评估主体、程序、标准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曹剑英  武小强 《价值工程》2012,31(1):251-252
研究性教学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有效地突出学生的学,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本文以大学物理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做出详细的理论构建。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资源,教师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1985~200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我国环境质量的恶化;而短期来看,本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滞后二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我国环境质量的恶化。文章建议今后我国利用外资不仅要注重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以缓解日益紧张的环境污染压力。  相似文献   

18.
张翠花 《价值工程》2011,30(8):255-256
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养质量,为此我们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创新了物流管理专业"职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颇具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介绍了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薛春屹 《价值工程》2012,31(26):49-50
房地产开发项目是系统性工程,其分成工程项目的决策期、设计期、实施期。房地产项目管理解决的是时间、人力与技术三者之间的协调性,确保高效保质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本论文在论述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提升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Branding has become a strategic tool for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competition for students, faculty, and funding.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university branding in its extreme form of grandiose branding and ask How can grandiose branding initiate a process that prompts ethically and morally questionable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 Grandiose branding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xcessive use of superlatives that fram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s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Through a self- and autoethnographic single-case study conducted in a business school, our study shows that branding efforts that do not align with an organization’s actual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can lead to a counterproductive cycle of camouflaging top management’s failures and justifying ethically and morally questionable actions directed towards the institution’s primary stakeholders.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arlier literature on grandiosity in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by taking a process perspective and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grandiose branding from rhetoric through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