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海土地》2007,(4):48-48
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7年工作研讨会”于7月12日至13日在崇明县召开。市学会顾华昌常务副会长,陈耀铨副会长以及朱国雄,郑炜燮参加会议,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闵行区、宝山区、虹口区、金山区、普陀区、松江区、杨浦区和长宁区等土地储备机构人员出席。  相似文献   

2.
《上海土地》2008,(2):45
由上海市土地学会、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和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共同承担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土地储备制度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报告已于2008年初胜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田边 《上海土地》2006,(3):41-41
5月18日,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在南汇区召开土地储备工作研讨会,市学会领导顾华昌、陈耀铨和来自各区(县)土地储备中心的负责同志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田边 《上海土地》2008,(1):47-47
1月30日,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在闵行区土地储备中心召开2008年度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闵行、松江、浦东新区、长宁、虹口、宝山、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和上海市滩涂造地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市土地学会副秘书长郑炜燮、朱国雄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储备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盘活国有土地资产的方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加强对土地储备的研究,完善土地储备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7,(12):96-96
12月3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规范我国土地储备的全国性第一部法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将为我国“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提供依据,标志着土地供应正式进入“储备管理”时代.土地作为房地产调控手段的分量将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12月29日下午,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2008年度工作会议,在虹口区天鹅宾馆召开,各区土地储备机构的负责人20余人出席。市土地学会陈耀铨副会长、郑炜燮副秘书长和刘汉裔副主任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土地》2009,(5):48-48
2009年7月27日至8月1日,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组团赴内蒙古。学习考察内蒙古土地储备登记中心去年组织发行土地储备融资债券的思路、过程及经验。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在主城区内环线“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责任,将“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审批、土地储备纳入行政办公“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据统计,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审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8宗,涉及地块11个,土地面积200公顷;办理土地储备1宗,涉及地块4个,土地面积73公顷;3个试点区的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储备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土地资产,融通城市建设资金,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实行“身份证”制。《土地储备证》记载土地整理实施单位、计划文号、坐落位置、面积等内容,并附地块图,加盖“天津市人民政府土地储备专用章”。《土地储备证》有效期限为两年,根据土地整理储备的需要,土地整理实施单位可以申请延期。取得《土地储备证》的土地整理实施单位,按照《土地储备证》确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田边 《上海土地》2006,(2):43-43
3月12日~17日,来自闵行、宝山、临港新城等土地储备机构的一行17人,在以张燕群为团长、赵建国为副团长的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首次组团对深圳、香港两地的对口单位进行了学习考察。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1996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历时十年,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时候,迫切需要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土地储备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提出加快推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宁 《活力》2010,(14):230-230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城市土地整治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转换、改制、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土地整治储备机构组织进行安置,房屋拆迁,土地平整,“三通一平”或“七同一平”等一系列土地整理工作后,将土地储备起来,再由政府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和年度土地出让计划,通过授权(或政府委托)  相似文献   

16.
田边 《上海土地》2006,(6):48-48
[本刊讯] 上海市土地学会房屋土地测绘专业委员会,于11月14日召开了2006年年会。出席年会的有市土地学会殷国元会长,顾华昌常务副会长和郑炜燮副秘书长,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张燕群副主任以及专业委员会朱国雄,徐同正,许新苗,董学明等领导和会员单位负责人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17.
祝中  周巍 《上海土地》2007,(6):34-35
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的一个改革和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变成可建设的“熟地”: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招标、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其将对土地制度、土地市场以及土地储备制度变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的绩效与困境,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土地发展中心,开始土地储备制度的探索以来 ,对革新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供应体制与机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明显,各地纷纷效仿。但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的障碍因子,阻碍了土地储备制度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储备是政府高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常用手段,自1996年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的短短几年内,这一制度在全国许多城市得到了广泛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执行,是我国又一场新的“土地革命”,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与适应这一新的土地制度,是每一个开发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二、土地储备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土地储备是一种简略的提法,它的完整概念应是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开发)和土地供应的全过程。所谓土地储备制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