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叶经     
《中国西部》2006,(12):119-119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写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项三个方面。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  相似文献   

2.
历史悠久的中国四大民族医药瑰宝之一──傣药“亚洲宝药”是傣医常用的经方之一,其神奇的疗效为东南亚各国所公认。3000多年前傣族民间有八位名医,曾被称作“八大医派”,在历史上他们各自都创立了自己的“阿巴”即“巴雅”,后人称为“八大要方”。八位名医中有位叫啥西达的研究创立了“亚洲宝药”这一组方,因其疗效显著,历代傣医极为推崇,被傣王选为御用之药。由于“亚洲宝药”对消化系统不良引起的系列疾病及许多疑难杂症疗效极佳,被傣医誉为“治胃之宝药,调理之奇药!”在东南亚地区被人们选为常备药之一。今天的“亚洲宝药…  相似文献   

3.
走进共腰傣     
被称做“花腰傣”的“傣高”人,是傣族的一个支系,约有7万人,分布在云南省玉溪地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主要聚居在海拔约600米的亚热带元江(红河上游)河谷和海拔3300米的哀牢山下。红水之滨,翠竹果树掩映的一幢幢红黄色土掌楼,就是傣高人的家。这里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素有“天然温室”和“滇中粮仓”的美誉。如今,元江河谷的傣高人把跨世纪的经济增长点放在“健康的事业”(芦荟生产)、“芬芳的事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拥有687万人口的县级市中,农业人口占了581.7万,其中有150余万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作为安徽省的农业大市,近几年,六安市很大一部分农民通过外出创业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和经验,开始回乡创业。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被当地政府称为“双向创业”。而在当地农民眼里,这种方式让他们多了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称勐仂, 汉代时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三国 时设过南培县,唐宋时期分归“南昭 国”和“大理国”统治。1953年成立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后又把全州分 为一市两县,即景洪市、勐海县、勐腊 县。在傣语中,“西双”是“十二”、“版 纳”是“千块田”,意思是十二个坝子 或十二个行政区。全州1.91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傣、哈尼、布朗、拉 祜、基诺、瑶等13个少数民族,总人 口近100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祖国 的西南边陲,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世 界上与西双版纳处于同一纬度的地 区多为沙…  相似文献   

6.
孙尧 《魅力中国》2014,(3):285-285,287
空间是跨文化交际中“无声的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空间语所传递的信息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空间语,就有可能引起交际障碍或者冲突。本文试图从分析空间语的文化特性入手,探讨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从而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童铃 《中国西部》2007,(5):155-160
花腰傣人自称“傣雅洛”,意思是“迁徙中的落伍者”。这个美丽的民族来自何方,又要去何处,如今已无法确切知晓。有人说,他们是古滇国的遗贵;也有人说,他们源于古代的百越;还有人说,他们是编织爱情的民族……[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粟源 《魅力中国》2014,(19):22-22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否则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与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化交际中更加得体自如地使用所学语言。本文试图对汉语禁忌语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族是阿尔泰语系各族中较小的民族之一,人口约在五千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和苏联的伯力边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鄂伦春”意为“山岭中的人”,这一名称始见于清代文献。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多元文化和多语社会著称的东南亚国家。当地华人在日常交流中熟练的语码转换现象构成了独具东南亚特色的"罗惹语言"。以电影《一路有你》为例,影片对白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有三种主要形式,即对话双方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影片中人物的语码转换对白具有特定的年龄模式。就语码转换的动机而言,情景语码转换和喻意语码转换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11.
岳洪 《环球财经》2003,(7):82-83
在莫斯科,估计至少有200万人在那里打工。他们中有越南人,有原苏联大家庭的兄弟,也有中国人。大多数没有在当地正式登记注册。莫斯科本地人对这些外来户的态度并不一样。有人说他们搅乱了莫斯科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他们为莫斯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在“非典”时期,在俄罗斯的中国打工仔饱受了不少牵连。  相似文献   

12.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不适宜经商特别是做小商。一些大学先后期毕业学生,而且都是“出来搏”的谈起经商的感受,普遍都认为自己头巾气太重,太多教条,婆婆妈妈的,不肯全力以赴地去争利。许多做生意的经营手法,明知有效,也明知许多竞争对手采用,但自己的面予总放不下来,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如果不是读过两本书的,就不会有这样多的自尊心和“道德”感了。这里并不是说读书人品格高尚,只不过是虚荣多了一点,某些自我形象不那么轻易破坏而已。“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读书人自然也有他们的价值,只不过他们中的一部分自以为身价…  相似文献   

13.
在西双版纳的澜沧江畔,有一座曾经辉煌的宫殿,傣语称“贺召孟香勐”(末代傣王刀栋廷的宫廷),如今虽经历了漫长的悠悠岁月,但“贺召孟香勐”仍然耸立在那里,承受着风雨岁月的侵蚀,成为西双版纳惟一现存的“甘贺”(宣慰使办公的宫廷),撩拨起了今人的思古幽情,透过它仍可窥见那个历经776年的傣家王朝以及最后的傣家宫廷的奇异与兴衰。  相似文献   

14.
德国历史学家利希霍芬说过“有两个公认为最聪明的民族,同时也是最善经商的民族: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中国人。”中国历史上有“晋帮”、“徽帮”、“闽帮”、“广东帮”、“苏州洞庭帮”等十个商帮,他们都因善于经商曾驰誉海内外,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表落乃至销声匿迹。唯独“宁波帮”却代代相传,百年不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商帮。  相似文献   

15.
虽然温州人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顽强经商本能创造了当代中国一个又一个商业经典,但这帮中国的“犹太人”却始终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他们用特有的敏锐的“商感”捕捉着每一个商机,在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高楼面前,他们如今也下起了赌注。  相似文献   

16.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然而,以往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各个阶段的学生在现时生活中进行应用时,都会出现内容幼稚或语言干瘪的情形。一种学院式的语言或是一种人造语言在阻碍着他们到达自由交际的彼岸。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迈出国门,做起了“国际买卖”。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商人有何经商特色?我们在跟他们做生意时要注意哪些?  相似文献   

18.
数说教育     
《中国西部》2013,(33):9-9
3.8%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流动务工主体,而“90后”农民工群体仅3.8%愿意回乡务农,75%的人“选择经商、开办工厂或去企业工作”,相关数据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教育的作用和需求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僵化概念是由Larry Selinker(1972)首先提出的。他指出:“语言僵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都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作者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四点建议来试图改良在中国语言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从而避免或推迟僵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潼军  黄涛 《环球财经》2011,(11):68-69
浙江民间金融发达众所周知,而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更是独领吴越风骚,商业细胞渗入到了中国经济的各行各业各地,自发借贷经商历史悠长。但近期在一场超越常规的击鼓传花借贷游戏中,许多当地企业主突然人间蒸发,涉事其中的机构和个人越来越多,引得全国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