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瑞强 《开放潮》2005,(9):16-17
近年来,鲤城区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目标,主动对接省委提出的“城市抓社区”的思路,认真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以加强领导为保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整合为突破口、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共驻共建为抓手、以社区自治为基础、以社区和谐为目标”的社区建设新路子,形成了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发展的社区建设良好格局。2002年以来,鲤城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等十几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是党和政府城市工作的基石。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福建省委、省政府于2001年10月制定并发布了《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为纪念《纲要》发布四周年,推进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不断丰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涵,我刊与福建省民政厅联合编辑了《和谐社区助推“海西”》专题,约请几位研究社区建设的专家和领导,就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应着重注意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发表建设性、探索性、指导性意见,同时,约请若干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介绍典型经验和成功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寻新形势下加快和完善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既不同于传统农村,又区别于城市社区的特点给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在“城中村”的改造开发、村民社会保障、村民向市民转化、社会管理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2005,(9):32-33
美国:社区管理体现官民“协作”与华盛顿特区隔河相望的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其社区管理是整个美国社区管理一个缩影。该县有大约50个社区,社区有居民协会。在社区建设和设施完善中,当地政府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官民协作共建居民满意社区,县政府社区管理部发起了“社区管理计划”,迄今已有41年的历史。社区管理计划的重点包括街灯设置和铺设人行道等在内的交通安全、街道维修绿化以及社区公园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细胞,它的建设发展在促进整个城市的管理发展及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前社会转型期解决社会矛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社区党建工作也就成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秀芳 《东北之窗》2011,(23):98-100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载体,在大连,“文明城市”的美誉,正是多年文化软实力建构和发展的结果。因此,提升“文明城市”文化软实力载体的质量,应该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区工作是城市工作的基础,搞好社区改革是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去年以来,石家庄市在社区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创出了不少的改革经验,使全市社区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如何把社区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真正实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我们认为,必须顺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内在规律,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要求,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法规体系及执法队  相似文献   

8.
“全能政府”的减员与“单位制”的解体决定了当今城市社区管理的迫切改制,这就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广泛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解决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矛盾,实行社区重建、政策授权、居民自治、竞争上岗、加强制度建设、目标管理等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9.
一、社区建设对物业管理的客观要求社区建设已经列入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之中,这预示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全国城市社区建设正由点到面推进,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发展地区展开。《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强调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  相似文献   

10.
许维泽 《开放潮》2005,(9):20-22
丰泽区是1997年8月由原泉州市鲤城区“一分为三”而设立的新区,辖区绝大部分是原泉州市区城郊结合部,时辖3个镇、4个街道、1个国营农场。建区后,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进城市化,把原国有清源农场改制为街道、东湖街道东湖村等12个“城中村”改制为居委会,组建了3个镇、5个街道、48个居委会、44个村的行政管理格局。中办、国办《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下发后,丰泽区立足本区正处于由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城市初步建成区向较具现代化标准城市转变的主要区情,确立了以创建全国、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中心城区3个街道为先导,以社区整合和镇村改制、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宽山 《特区经济》2006,(9):I0004-I0005
南湾街道辖区面积24.684方公里,户籍人口2万人,流动人口19.4万人,下辖8个“村改居”社区和4个“居改社”社区。街道成立以来,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市、区有关行政体制改革试点的精神,转变观念,求实创新,顺利完成了街道行政体制划分的“无缝接驳”,“百日行动”综合整治取得了辉煌战果,街道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及各项工作均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2.
朱宁 《浙江经济》2011,(11):48-48
城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它的建设是城市整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就在于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形成能够凝聚社区成员的合力,而这种目标管理又是在政府、社区成员、社会各界的多方合作与协同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开放导报》2008,(6):F0002-F0002,I0001-I0003
社区,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也是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的地方。一个有着5万人的大型社区,何以1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居民无犯罪”、“邻里无纠纷”、“无黄、赌、毒”及“无未成年人犯罪”、“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失业、无低保”等“十无”成果,先后荣获联合国“全球理想人居社区”、“国际花园社区”、“全球商业示范社区奖”等荣誉,并被中央12部委授予平安家庭、健康社区、绿色社区、学习型社区及中国人居社区范例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和谐红旗社区”称号,成为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桃源居社区一套成熟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暹秋 《现代乡镇》2006,(11):22-25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实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发展方略,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则是农村社区农民联合的经济组织,它既掌握着土地等集体资源性资产,又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城市社区建设有这样的论述:“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陈方 《特区经济》2001,(6):34-35
中央文件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织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就深圳而言,按社区划分的三个要素,即:以一定城区地域为基础,以共同生活的居民群众及其认同感为规模,以明确行政管理单元为构成,划分社区主要有天天种类型,一种是地缘型,以主要街巷、道路为界,自然形成,一块一块比较完整;一种是单元型,一个封闭的小区,就是开发商开发的,含多层、高层住宅,功能比较完整的小区;再一种是单位型,一个单位(如一个新开发工业区、科技园区、职工、家属聚集居住区等)所形成的社区,社区规模一般在1000户到3000户左右,居委会的设置要与划分社区要素相衔接,按照不同类型划分主区,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居委会,定名“XX”社区居民委员会”,以满足“三个便于”,即便于居民自治、便于城市管理,使于社区服务,目前深圳特区有752059户、379个居委会,平均每个居委会1948.3户,有居委会干部人员1772人,平均每个居委会5.73人,预计高速后,社区规模将扩大1/3左右,居委会数量将减少1/3左右,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效率,居委会的“社区”定位,应明确社区性自治组织的社团法人地位,并通过后续的制度设计,使居委会真正成为所辖社区主体组织和社区资产的法定代表,“社区”应是家园,社区建设过程应是社会民间力量调动的过程,从而提供居民参与社会自治的制度保证,以及居民参与社区组织(如福利性组织、公益性组织、自如性组织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市民运动时代”的社区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远 《沪港经济》2008,(11):76-77
社区营造(日文まちづくり)是日本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治理模式。日文“社区营造”的字面意思,直译是“城市建设”,但它与汉语中偏重政府主导的“城建”一词有着本质不同。它不单是冷冰冰的硬件建设,而是以居民为主体,通过行政和居民的协调合作,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解决地域、社区特定课题的过程。几十年来,社区营造运动在反对公害、环境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等领域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弥补了政府治理的不足。学习日本社区营造的经验,对于高速城市化的当代中国,无疑是很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唐山经济》2008,(4):17-20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中心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中心区作用发挥的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整个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相反城市中心区的作用发挥不好,不仅会影响到中心区本身,进而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要强化城市建设必先抓好中心区,而中心区也必须当好排头兵,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先行一步,率先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心区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为全市“四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在路北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中心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行了一些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武剑平 《当代陕西》2009,(10):56-58
志丹县城所在地保安街道办常驻人口达5万左右。如何管好5万人的社区建设、工作和生活,对街道办是一项挑战。面对种种不利因素,街道办班子迎难而上,瞄准建设全省一流城市社区的目标,以“街道发展、社区进步”为主线,紧抓机遇,创新工作,全力构建“人本社区、和谐社区、知识社区、平安社区”,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将县城社区打造成一个让居民自豪、让外人惊叹的美丽、舒心、文明的大家园。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同礼区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某种产物,这就决定了社区管理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过程。数字社区正是直面我国传统城市社区管理的困境,突破原有管理方式的瓶颈.努力构建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