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认为每个矿床都要根据矿床的自然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评价,制定合理的品位指标。本文回顾了双王金矿床工业指标的变化过程,论证了低品位堆浸矿合理品位指标,指出了地勘单位论证矿床工业指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金属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时,为了计算拟定矿山企业的年产值,有的矿床需先计算金属产品的年产量。目前在矿床地质技术经济评价阶段金属产量的计算,一般是以试验室规模矿石可选性试验结果为基础。然而,往往试验室可选性试验的样品品位(α试验)与地质平均品位(α地质)是不相一致的,而在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中确定采矿出矿品位(α出矿),也就是选矿入选品位(α入选)时,是以地质平均品位为基础,利用公式:α出矿=α地质(1—采  相似文献   

3.
截止出矿品位随时间变化的矿床开采模型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资源经济学中可耗尽资源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出矿品位随时间变化的矿床开采模型并提出了该模型的解答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完善了可耗尽资源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山东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采用截止出矿品位放矿随时间变化的控制技术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我国目前矿床工业指标的管理办法入手,通过总结矿床工业指标的制订方法,结合现有黄金矿山地质勘查实例,遵循经济分析中不赔不赚的盈亏平衡原则,用多个指标进行资源量估算,找出适合当前经济条件下的最低工业品位和边界品位,并试算出矿床正常开采可赚取同行业平均利润时的经济品位,从而分析研究矿床工业指标的现实意义.并对下一步地勘单位制订自己的工业指标和国家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对矿床工业指标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岩金矿床品位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岩金矿床品位指标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岩全矿床品位指标的制定必须突破传统方法的束缚,树立优化的观念。并提出了岩金矿床品位指标优化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矿床储量价值估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由于人类在获得矿床储量过程中付出了劳动,因而矿床储量具有价值。文章对勘查投空费,勘查利润和风险计入几个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矿床储量价值及价格的计算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目前区域矿床经济评价中两种常用方法的不足,在分析了影响矿床开发的因素和建立矿床开发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矿床经济评价的快速评价模型,即灰色并联加权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区域矿床的开发优劣顺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矿床开发经济效益评价灰色优化理论模型,并以5个矿床的经济效益评价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密结合实际,阐述了该队10余年来开展低品位金矿勘查开发的经验教训。认为可靠的矿产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社会环境、严格的内部管理是搞好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矿产资源经济  相似文献   

10.
评价岩金矿山的经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决定矿山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成本、品位、回收率、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作了推导。并以此关系为依据用DAL语言编制了程序,采用计算机和CAD技术建立了评价岩金矿山的模拟经济模型,自动绘制出不同回收率下生产成本与品位、价格的曲线关系和图表,以供岩金矿床进行快速定量的经济评价、矿床详查或勘探的决策,制定工业指标、矿床工业评价和对生产矿山经济效益的预测等需要。  相似文献   

11.
边界品位调整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界品位与矿产品价格密切相关.在确定了矿床最低边界品位调整模型的基础上,选择以铁矿为实例,通过选取参数及运算,认为我国铁矿资源露天开采的最低边界品位定在15%是比较合理的.与此同时,建议对铁品位在15%及以下的低品位铁矿资源露天开采实行优惠政策;对铁品位在15%以上的铁矿资源露天开采,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政策优惠不是主要的,但要注重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品位指标多方案优化方法中储量计算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品位指标多方案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本文借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方法——挣值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为解剖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竣工成本偏差的成因、全面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和费用执行偏差情况提供一个参考工具或报告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借鉴法。研究结果:通过增加实际完成的工程的预算价格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结算价格、计划工程预算、实际工程成本等进行比较,得到单价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工程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结算价格浮动系数、工程量执行系数、费用执行系数等分析指标,基于工作分解结构(WBS)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研究结论:挣值法可运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探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史虹 《水利经济》2015,33(3):24-27
分析水电开发的现状与特点,界定生态补偿的含义,建立生态补偿的模式,引入经济修正系数θ构建水电开发的生态补偿模型。并就某水电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利用该模型进行具体的补偿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经济修正系数θ与地域性有关;该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破坏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侧重于经济效益和多目标决策,其内容包括地质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和矿床开发建设条件评价三方面,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包括勘探程度、资源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和社会公益设施指标,达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实施系统评价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依据1999年珠江流域投入占用产出表,从各有关产业部门单位增加值耗水量、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固定资产投资净效果,增加值比重,就业净效果等指标分析产业部门间的结构关系,应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方法计算水利投资的后向总效应和净效应,据此提出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防洪减灾,城市和工业用水,农业用水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铁尾矿资源单金属回收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铁尾矿资源类型划分和资源量的统计,河北省和辽宁省聚集量最大。截止2010年,全国铁尾矿资源量共计67亿吨,平均品位10%。运用SWO矩阵进行分析,对铁尾矿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波士顿矩阵划分;其中,宣钢、浙江漓铁尾矿资源处于吉星级别,唐钢、太钢和武钢尾矿资源处于金牛级别。对铁尾矿资源进行单金属回收利用模式计算,依据6.2%临界品位值作为铁尾矿资源经济开发边际品位进行分析,得出可供经济开发的资源量为99589万吨,理论回收铁金属11542万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灌溉效益计算,是一个还处在探索中的课题,我们在进行建国四十年灌溉效益计算中,结合吉林省具体情况,经研究采用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 (一)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确定 1.水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吉林省建国以来已开发的水田灌溉面积,多数为旱田改水田,因此,对于吉林省水稻来说不是求水稻本身灌与不灌对比的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而是求灌区开发前的旱田作物改种水稻增产后的效益分摊系数。  相似文献   

19.
西藏雄村铜金矿是最近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在对矿床地质特征、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对矿床经济价值进行评价,通过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技术指标开展盈亏分析,选取处理成本、铜价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单变量敏感性分析,同时在保证边界品位的基础上以处理成本和回收率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双变量敏感性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矿山生产建设的条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勘查阶段、不同开采条件以及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等都是影响矿产资源潜在产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更全面、科学地评估不同矿产资源潜在产值是评价矿区经济效益的一大难点。在对现有矿产资源潜在产值的计算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不同勘查阶段矿产资源储量、不同勘查开发阶段经济价值系数、不同开采难度经济价值系数、品位调整系数和参照价格5个参数在内的新计算模型。并基于提出的矿产资源潜在产值的新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即针对青海省祁漫塔格矿集区经济效益评估的内容对其潜在产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结果与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院采取的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该计算方法内容更具动态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