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高铁建成对铁路运输能力的释放和铁水联运的大力发展,煤炭运输考虑的因素发生改变,以往条件下的煤炭运输路径选择方法无法满足现在及未来煤炭运输的要求.遵循以费用、时间、方便性、货物损失程度为主要目标的运输路径优化的思路,根据指标定量和定性的特点,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用三角模糊数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分析,以运输成本、端点可变成本、运输时间、船货在港停留时间、办理的便捷性、线路通畅程度、货物损失程度七个因素为评价指标,形成煤炭运输路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贫信息环境下运输服务商选择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提出基于群体语义信息的运输服务商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运输服务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评价人员的语义信息转化为三角模糊数,运用广义推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GIOWA)将评估人员给出的偏好信息与指标权重和评估人员权重集结,得出各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估值,对其进行排序,选出最优方案。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可以帮助制造企业选择出较为满意的运输服务商。  相似文献   

3.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游是制造商,下游是用户,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择合理的配送中心地址可以有效地节约费用,促进生产和消费两种流量的协调与配合,保证物流系统的高效和平衡发展。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已经有很多方法,但仍需要得到科学的模型化、数量化方法的支持,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的方法主要是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各个方案进行指标评价,找出最优地址;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运输规划法、Cluster法、CFLP法、Baumol-Wolf(e鲍莫尔-沃尔夫)法、混合0-1…  相似文献   

4.
津冀四港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下水港,煤炭下水量占我国北方煤炭下水港的90%以上,优化津冀四港煤炭下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相关规划政策等要求优化津冀四港煤炭下水布局,并提出唐山港煤炭集运系统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研究年度唐山港煤炭集运系统运量情况、运输组织方案,以及通过能力适应性,最后提出必要的扩能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藏线运输能力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青藏线运输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青藏线运输能力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3个层次对该线运输能力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认为青藏线运输能力适应性水平是高的,整个运输组织方案是可行的,但还需对特大灾害和事故下的应对方案和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战时油料调拨运输的特点,战时油料运输路径的选择规划问题是保证在更为严格的时效期内完成对急需油料部队的供应保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战时指挥系统中,分析决策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且因素值不确定、充满模糊性,传统的决策方法难以应对,而作为现代决策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是研究如何集结模糊信息,确定待选方案的优先权重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客运通道运输方式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客运通道运输方式竞争力的内涵,提出旅客出行是对多环节、多种类的运输方式选择过程.在此基础上遵循5个基本原则,建立了具有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的客运通道运输方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在实例中以成渝客运通道2006年的数据进行评价,获得该通道运输方式的综合得分和排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郭家湾井田煤炭外运需求,同时响应国家蓝天保卫战号召,落实"公转铁"的运输部署,提高运输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对新建郭神铁路从运输组织、接轨方案等进行多方面研究,并提出较优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山西中南铁路通道项目的功能定位,采用综合分析、产销平衡等方法,对山西省和山西中南地区的煤炭产运销进行分析。根据沿线各省份不同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分析煤炭品种储量与流向,研究得到在不同运输线路的煤炭运量分配结果,为合理预测项目运量水平提供参考,为项目建设方案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焦雨欣 《中国储运》2022,(10):115-117
<正>本文简单介绍了多式联运和煤炭运输通道状况,分析了当前煤炭运输中普遍存在的综合成本较高、骨干网络运输能力难以满足煤炭调运需求、煤炭调运方式结构不合理等多级联运问题,并尝试围绕合理应用多种联运方案优化方法、基于成本控制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基于运达时间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基于运输能力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等方面,就基于多式联运的煤炭运输路径优化策略加以探讨,但愿能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网络型产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分析电力、电信和民航这三大网络型产业实行政企分开、资产重组和多元化融资方面的改革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网络型产业的改革,应从实行政企分开、重组引入竞争和实现投资多元化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15.
西北--华北铁路通道应选择中卫附近和太原枢纽作为两端起终点。在西端、中段、山西境内和太原枢纽,又根据经由环境、线路长度、政治意义、旅游经济、地区开发以及未来路网完善等因素进行了多方案比较,最后提出了考虑当前又结合未来发展的经济合理的通道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法治形势,总结铁路法制建设取得的成果,针对铁路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必须加强铁路法制建设,健全铁路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推进铁路改革,依法规范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依法保障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实施,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法律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and brief evaluation of China's rural tourism. Beginning with the for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China's rural tourism has undergone ov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exhibited some unique features in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scale and business operational models in accordance with China's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Govern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China. However, rural tourism has been valued mainly as an economic means for r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untry's modernisation process. Overlooking rurality as an essential issue in rural tourism may lead development to a wrong direction, which could jeopardi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dustry.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铁路行业特征体现了铁路改革的约束条件。在综合考虑铁路技术经济特征和政策体制背景的基础上,对其从市场、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Transport Policy》2008,15(5):315-323
The suburbanization of large Chinese cities has placed many residents in locations that are far less accessible than their prior residences, requiring motorized trave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relocation to outlying areas on job accessibility, commuting mode choice, and commuting durations based on a current-day and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recent movers to three suburban neighborhoods in Shanghai. Job accessibility levels were found to decline dramatically following the move, matched by increased motorized travel and longer commute durations. Relocating to a suburban area near a metrorail station, however, was found to moderate losses in job accessibility and for many, encourage switches from non-motorized to transit commuting. We conclude that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holds considerable promise for placing rapidly suburbanizing Chinese cities on a more sustainable pat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