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货币政策的新动向及启迪蒋万进一、英国货币政策的新动向(-)法定存款准备政策的作用正在弱化由于法定准备政策具有的弱点,一是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微小变化对金融机构的冲动很大;二是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不付利息,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变相征税,因此各国中央...  相似文献   

2.
<正>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由于我国目前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内在机制和实施的外部环境存在诸多偏差,使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失灵,因此,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进步完善。一、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内在机制1.变单一的存款准备资产为存款和库存现金两种准备资产。我国规定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只能是存款,这样带来以下问题:第一、存款具有信用创造能力,只用存款作为准备资产,上缴的准备金很大部分是派生存款。第二,不具有信用创造能力的库存  相似文献   

3.
寒山 《银行家》2004,(4):18-19
——关注差别准备率和再贷款浮息制度 从根本上讲,这次差额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实质上增加了中央银行的权利,使中央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运用上具有了更大灵活性和更多的自主性。但是,反过来看,差额准备金制度政策的运用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中 央银行在市场上操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健全、金融工具单一、信用制度欠发达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如何从实际出发,运用法定存款准备率、资产流动比率和存贷款利率等货币工具进行金融宏观调控,以实现资金供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大致均衡,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一、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有力工具——法定存款准备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r)是制定存款准备金(R)与基础货币(B)之比,即:r=R/B。它作为中央银行最有力的金融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有三个相关的重要机能:第一,控制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中央银行对信用和货币流通进行宏观控制,实际上拥有两大政策工具。一个是对专业银行的放款,另一个是存款准备制度。其中,对专业银行的放款会直接导致信用和货币流通的倍数扩张,而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则可以平衡货币流量与目标值的偏差。从理论上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控制和调节功效,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这两个工具,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理财》2003,(12)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  相似文献   

7.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准备金制度的“能量”,又必须通过法定存款准备率这个介质才能传递和释放出来。因此,确定适度水准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银行在金融工作的宏观控制上,采取了以下四项主要措施: 一、实行“存款准备制度”。它规定都市银行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即存款准备率),并以现款存入中央银行。随着金融调  相似文献   

9.
缴存款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章雪清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采用了存款准备率这一手段,把专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比例缴存人民银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因此,它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一大法宝。但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效果评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存款准备金政策既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我国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它的存在和操作构成了中央银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对存款金制度的起源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近年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的效果,并对我国目前是否具备零准备条件和准备金存款利息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使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慧勇 《银行家》2011,(4):36-39
存款准备金的定义及作用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1863年美国通过了《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确定,从1989年开始,按各专业银行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支付准备金。这是加强金融宏观控制,稳定金融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何谓支付准备金支付准备金,简称备付金。是专业银行预先准备为应付存款支取所需的资金。广义的支付准备金,包括银行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前者叫现金准备,后者叫存款准备。在支付准备金中,需要保留的库存现金数额并不多,主体是存款准备。在一些西方国家,存款准备,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定比例交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但动用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来应付存款支取,要受法律限制。商业银行真正能够用于存款支付的只能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一部分存款,即所谓超额储备。  相似文献   

13.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及信贷规模、保证客户存款安全、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存款准备金作为经常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本文从现行存款准备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剖析出发,梳理了当前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和处罚法律法规的盲点以及冲突,就进一步完善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专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专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准备金制度在西方中央银行被誉为“威力强大的武器”.而我国自1984年实行准备金制度以来,其功效不明显.原因何在?本文试作一探究。一、我国现行准备金制度的症结。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的同时开始实行缴存公款准备金制度。当时规定的准备率为:储蓄存款为40%,企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是通过间接调节通货的措施,在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从而扩大对企业的贷款并扩大总需求;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提高中央银行贴现率,迫使商业银行也随之提高向企业的贷款利率致使企业减少投资,同时减少总需求。公开市场政策是通过直接调节通货措施,在经济萎缩时。  相似文献   

16.
存款准备是现代中央银行基本制度之一,它对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制约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陈家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十多年来,对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提高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等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在中央银行从贷款规模的直接调控向运用利率、公开市...  相似文献   

18.
对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银行如何适应改革需要,加快改革步伐,转换运行机制,为国民经济腾飞提供良好的环境,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上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这里我提出几点意见供讨论参考。改革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发挥间接调控手段的作用第一,我国中央银行应将金融市场做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场所,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率、利率等间接手段进行控制,运用经济办法,通过金融市场灵活传递金融政策。目前,我国国债存量已达1000多亿元,主要被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可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1999年11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8 %下调到6 %。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仅为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发放创造了条件 ,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 ,增强支付能力和改善经营管理。具体效应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 ,为扩大贷款发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针对存贷比限制以及中央银行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存贷比限制明显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来调控信贷的效果不明显.银监会的存贷比限制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政策,为了保证中央银行调控信贷的政策空间,存贷比政策需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