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的进程已没有后推的余地 在未来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仍属就业。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劳动力结构以及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三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以及在农村人口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劳动力结构以及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三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以及在农村人口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劳动力迁移理论 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指出,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正是通过投资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使现代部门不断扩大,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将随着传统部门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产业生产体制下,农民收入被分为农业土地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则是实现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来自于土地产出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反思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能否合理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也影响到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中,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条重要途径,强调各级政府应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及意见。  相似文献   

7.
李爱 《经济前沿》2004,(4):13-15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到“攻坚阶段”,这不仅仅是一个宏观问题,更是涉及到中国20%的农民的切身利益。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是大局,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是积重难返,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并通过政府的引导性和个体的自觉性行为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素质偏低,转移难度大。在各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中,休闲农业因其兼具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重特征,不失为一个就地转移的好方式。但中国休闲农业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也有赖于着力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和构建休闲农业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的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市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原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纪国义 《经济经纬》2003,(5):113-115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难点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想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然后找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规范管理--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隐春 《经济论坛》2003,(20):56-57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在所难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同程度的存在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各个年代都有过,不同之处在于,随着情况的变化,其数量是越来越大了。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应的户籍管理制度、粮油供应体制,以及其他各项制度的严管和阻隔,不可能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而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各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制度的逐步建立,就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改革了农村生产关系,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这样就使大批脱离土地的农民有了外出择业的…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大体可分为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正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正在趋于激化。大中型城市将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就业岗位正在成为国际竞争中最稀缺的资源。就业优先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的市场发育,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提高。就业政策的重点是要防止供求不平衡导致交易价格被压低到供给成本之下,同时保证有限的就业机会优先分配给最优秀、最有效率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增强劳动力就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人力资本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对缓解农村人力资源过剩与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要实现二元经济到一元经济的转化,必须将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至城市。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人力资本流动特点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同时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何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1.民工权益屡受侵害,欠薪、遭受歧视、没有人身安全保障……有资料显示,2001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关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新闻报道多达1万多条,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设置了重重障碍。城乡居民这一身份差异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配置。3.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低下,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  相似文献   

18.
王兰香 《经济论坛》2002,(22):59-60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机构改革、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政府既要解决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又要承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解决不好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占全国劳动力总量71.2%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会成为我国今后需要抓紧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在国内大范围的无序流动,正引发出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中,边际生产率小于平均生产率的那部分人口叫做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他们转移进城意义重大。文章在修正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即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概率、增加他们可能获得的实际收入、降低机会成本及转移成本,从而增加农民进城的预期收入。  相似文献   

20.
聂亚珍 《当代经济》2007,(10S):94-95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湖北省农村刺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但产业转移才是根本。因此必须根据问题成因,坚持科学原则,以产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