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说“需要”     
王晓河 《西部财会》2005,(10):53-53
消费源于需要,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消费。需要过了头,消费也会过头,必成浪费。社会生活中,诸如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攀比,大手大脚,肆意浪费等不节约的现象和行为,大都源于过了头的“需要”。有人因此为这类人画像:“坐高档车,住高级宾馆,是‘脸面’需要;打牌赌博,吃喝玩乐,是‘应酬’需要;搞豪华装修,购高档用品,是‘办公’需要。”……需要如此之多,笔者认为正确认识“需要”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质量技监行政执法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案例:经销者明知销售的是二级品或低档次的产品,却标明为一级品或高档品,但销价仍然按二级品或低档品的价格卖。对这种行为是否应当受罚,执法人员存在一些争议。第一种意见认为经销者虽然标的是一级品、高档品,但没按一级品、高档品的价格卖,消费者的利益未受损害,所以不应受到行政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该行为违反了新《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应按该法第五十条进行处罚。笔者赞同第二意见,其理…  相似文献   

3.
小思 《英才》2014,(7):104-105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习惯每天早晨喝一杯牛奶,但是否想象过每天早晨吃一条海参?有人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海参一直是“高大上”的代言品,在家也能常常吃海参,似乎只可能是有钱有闲的人才有资格培养的习惯。因为在大众的印象中,海参价格昂贵,且难于烹煮。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温饱喝白酒,小康喝啤酒,富裕喝葡萄酒。”这话不无道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已成为国人餐桌上的新宠,尤其干红,更是热销品。在这股“葡萄酒热”中,不少人都从洋酒大量精美的广告和各种引人注目的促销活动着眼,直觉地认为似乎洋酒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2012,(1)
有人说个子高的人和聪明的人都不会喝酒。英国连环画Viz以一封读者的来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信上说:“我每天喝15品脱的酒,身高6尺3寸,是理论物理学的教授。”但是,另一个关于大小和聪明的问题却从未解决:大公司是创新的催化剂还是小公司在这方面更出色?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泡茶与泡mm,都是一个泡,都是工夫,都是文化;品茶和品女人,都是一个品,都是妙趣,都是享受。而我要说的是,时代不同了,凭什么“泡”这个行为动作只属于男人?泡茶与泡男人,都是一个泡,都是工夫,都是艺术;品茶和品男人,都是一个品,都是妙趣,都是享受!  相似文献   

7.
媒体对豪宅的讨论由来以久,但真正的豪宅定义好象始终没有弄清。豪宅是什么,按常规意义的理解,豪宅就是最豪华的物业类型,于是有人说,“豪宅如果不是楼王,就是别墅,如果不是别墅,就是独栋庭院,或是高层高档公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中的人与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人解释为“主体”,有人解释为“本体”,还有人解释为“本质”。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应该理解为“根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企业中坚持以人为本,还是要紧紧围绕“效率和效益”,在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峰 《上海房地》2010,(8):61-61
对于高涨的房价,经常听到“雷人”的观点。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房价,有人说未婚同居女青年推高了房价,还有人说增长的离婚率推高了房价。这些奇谈怪论,虽然抓人眼球,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丈母娘、未婚同居女青年、离婚的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为什么这些人过去没有推动房价暴涨,现在却成了房价暴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0.
郭龙 《财会月刊》2010,(2):I0013-I0013
职场起落沉浮、大浪淘沙,总有人能够勇立潮头,成为职场中的“金不换”.在这个舞台上演绎传奇。同时,也总有人注定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地成为职场中的“沉沙”人,在这个舞台上匆匆而过。以下是几种“沉沙”人的表现,必须杜绝。  相似文献   

11.
360度反馈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虎 《人力资源》2005,(4):62-63
有人极端性地提出360度反馈属于“西方拿来品”,不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不适应中国目前企情及员工素质现状,又是一种形式主义……那么如何有效使用它呢?  相似文献   

12.
速度致胜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有人说“把石头置于木板上”,更有人说“石头是假的”。这些答案张瑞敏均摇头,最后有一人站起来回答出两个干脆的字眼——“速度”!  相似文献   

13.
国人所谓的“礼尚往来”不知是煞费多少人的心肝,包括本人在内,早已成了“礼”的附庸品,于是对“礼”有了一种恐惧与喜爱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4.
“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人解释为“本体”,但“本体”是西方传统哲学概念,用来解释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易引起歧义。有人将“本”解释为“根本”,这意思较准确,但表述上仍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其实,这个“本”就是“本质”,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本质与现象相互依存,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质,才能科学揭示并深刻把握管理的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梁冬梅 《英才》2008,(2):72-73
有人称他是“最会赚钱的经济学家”,另一些人则叫他“徒有虚名的诺奖得主”。  相似文献   

16.
郎咸平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近几年来在内地以铜牙铁齿引起了经济界、学界阵阵旋风,有人称他是新一代的“郎监管”,有人称他是经济学界的谢霆锋。有人认为他是出风头;有人说他是“非主流经济学;也有人说他是个人炒作。郎咸平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学者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17.
豆品香在玩注意力?这是一些人在豆品香以80万年薪聘回公开叫卖“奇菜”的厨师马大全后的怀疑。通俗点说,就是炒作。炒作也并非贬意——蓝剑600万包下天府广场,玩的不就是注意力?豆品香只算是“小巫”一个。  相似文献   

18.
组织尽管可以通过预警管理等措施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但“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之类人们“但愿不如所料的事情却往往会恰如所料起来”。面对危机,组织的领导有人关心的是物质利益的损失;有人关心的是人员的伤亡;有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前程;也有的人浑水摸鱼,大发“灾难”财……关心的内  相似文献   

19.
流沙 《乡镇论坛》2010,(33):41-41
一位来自河南滑县的“80后”,站在劳动力市场的大厅里,面对着记者的采访镜头说:“我已经找好工作了,是城里一家高档社区的保安,里面住的可都是有身份的人,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能帮我一把,我就能在这里创业了……”  相似文献   

20.
《广西审计》1999,(2):39-39
有人说:“人是一种无羽毛的两脚动物。” 有人反驳说:“不对!把一只公鸡的羽毛拔光,它就会变成人吗?” 有人又说:“人是一种有理智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