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的灰色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贫困生中比较普遍存在自卑、抑郁、挫折等灰色心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个人定位不准、家庭贫困文化的负功能、同辈群体的无形排斥和学校支持体系的缺失。高校可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进行干预,从而使其灰色心理向白色心理区域过渡。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贫困生群体日益扩大,贫困生引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事件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介入策略,有效的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成为人格健全、积极向上、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的新时期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韩冰 《中国证券期货》2013,(6X):318-319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线工作者,应该发挥自己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朋辈教育",加强贫困生的心理"资助",使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地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权能的缺失和无权感,增权理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角度,是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挖掘贫困生的潜能,减少或消除无权感,实现增权。  相似文献   

5.
为更有效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及课题组运用SCL-90量表、16PF量表从苏北地区部分高校中选取贫困生做抽样调查。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率和在SCL-90量表各项得分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差异比较,用详实的数据分析得出贫困大学生性格心理特点,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丽 《甘肃金融》2006,(8):52-54
近年来,随着高校收费标准的大幅度上调,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1999年以后的大幅度扩招,使高校贫困生的绝对规模越来越大,相对比例接近20%.贫困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为此,助学贷款应运而生.助学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但是还应当看到,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新的业务,其开发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本文从我省助学贷款发放情况入手,对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分析,并提出防范国家助学贷款措施.  相似文献   

7.
闫海洋 《投资与合作》2014,(12):382-38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大学生贫困生就业群体进行帮扶则是人事部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高学费及高校扩招的形势下,贫困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他们今后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阳  叶世隆 《时代金融》2011,(32):63-64
<正>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高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至2008年年底,全国高校累计有436.1万名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圆了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达337.1亿元。国家助学贷款的对象是刚进入大学或者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助学贷款的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毕业生违约现象,部分高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育人是一项针对弱势贫困群体的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很完善的奖、贷、助、补、勤、减、免的多渠道的经济资助体系,对贫困生顺利的读完大学生活提供了生活保障。但是,对育人工作的开展还很薄弱。本文结合宿迁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实际,探索构建"经济资助·精神辅助·心理援助"的三助一体的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呈现显著差异,自卑、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比非贫困生更为严重。高校要从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机制,构建贫困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系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寻求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群体展现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已有60余年,我国现行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是"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方式推进的。这一体系虽然已经能够成熟运行,但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仍然在不断涌现的新的问题与矛盾,本文以实际出发,通过系统地分析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问题与矛盾,提出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方针方法,以此来达到保障贫困生的权益,确保教育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高校后进生这一相对复杂的群体,首先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创新学生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校园文化以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心理贫困"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现象.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摆脱精神压力,实现"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校助学政策的不完善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经济上的重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学校应采取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措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调查及干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简称UPI)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根据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其心理状态极其需要重视和研究.建立高校大学生危机干预的有效机制,并及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胡解,及时解除其心理障碍,是当前教育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落实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得到了十分宝贵的帮助。但是,资助政策的落实,仅仅能着眼于经济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对于他们的管理和教育,除了进行班级化管理外,还需要有更多的途径来组织、管理和教育受资助的学生群体,既要促进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感恩之情,又要有效促进该群体的成长成才。有效组织贫困生进行社团化管理,利用社团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对积极完成贫困生资助后的教育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瑛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302-303
诚信是高校大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高校贫困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既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国内外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改善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国政府从方面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但目前贫困生资助体系仍然存在资源短缺、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缺少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等问题.因此,我国应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入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助学贷款自开办以来,深受广大贫困大学生、学生家长和高校的欢迎.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助学贷款工作,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0.
心理理论的产生被看作是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中的第三个浪潮。目前研究大部分致力于探察儿童最基本的心理状态的知识——愿望、感知、看法、知识、思维、意图和情绪,但是由于心理理论是个体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一个复杂系统,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从心理理论研究的历史以及当前研究的进展分别进行了梳理,从中发现了一些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和方法上的缺陷,并由此对其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