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06年是中国卫通完成三年奋斗目标、实现战略结构调整“见成效”的决战之年,要坚持发展卫星通信广播、以数字集群为主的应急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信息服务三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定位,发挥天地一体优势,加快业务自主创新,早日把中国卫通建设成为“具有卫星通信特色的亚太地区一流的综合电信运营企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以及国资委、发改委、广电总局、国有企业监事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倍受业界关注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已成为卫星领域最重要、最具号召力、信息量最大的活动。“2003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10月28日-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北京实德业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郭宝柱、杨千里、陈如明等出席了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与会者就卫星通信的前沿技术应用;多元化发展卫星应用;案例分析;我国卫星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3.
4.
5.
正确认识和应用“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人们已经提出过许多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按照控制方式可以分为自主式(例如:GPS)和中心式(例如:双星定位);按照定位原理可以分为多普勒频移TOA(到达时间)、TDOA(到达时间差)等;按照卫星轨道可以分为地球低轨道、静止轨道、混合轨道等。低轨道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GP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俄国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6.
7.
8.
9.
“在我看来,中国卫星通信产业走了20年,但还是没有走出低谷,还需要不断地拼搏,而且依靠某个企业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在由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和上海维赛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SVC)联合主办的“VSAT001号——SVC20年风雨路卫星通信应用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0.
VSAT通信系统即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卫星通信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1.8米以下的甚小口径天线和压缩式的卫星上行、下行系统在Ku或Ka频段实现有限话路或低速数据。90年代以来,伴随着数字电视直播行业的发展,另外一种同样是利用1.8米以下的小口径天线和集成式卫星上下行系统实现中低速率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1.
途经北京海淀区上庄乡某地,总会看到路边矗立着很多疑似“大锅”一样的东西。这些“大锅”是做什么的?大多数百姓会告诉你,这是卫星接收设备,有了它,可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其实,百姓只是略知一二,对于北京网通人来,这个“大锅”不仅仅只是看电视那么简单,“大锅”的背后,承载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也饱浸了北京网通人无尽的汗水。[编按] 相似文献
12.
气象通信是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仪、风廓线仪和自动气象站等探测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使大气探测手段得到提高,获取的大气探测数据种类和信息量都比以前大得多,大气探测正在向高层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无线电通信始自清末,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以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为主要标志的无线通信网络。昨天的历史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链条中,短波通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通过短波电台几十年来的变迁,让您了解那个年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三十多年来,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科学考察等各个领域。由于卫星通信传输距离远、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容量大、质量好、机动灵活、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等突出的特点,成为大有发展前途的通信方式之一。1976年美国通信卫星公司(COMSAT)利用其开发的海事卫星(MARISAT)通信系统首次进行了移动卫星通信,目的是为大西洋、太平洋海域的船舶与陆上用户提供区域性移动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古代的鸿雁传书到近代的电报通信,再到现代的移动通信,通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如今,通信工具已成为现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加速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邮政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当前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宽带技术促进气象通信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几年,中国气象局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启动建设包括空基、地基、海基观测站点,形成覆盖地球系统五大圈层的一体化的探测网络。随着各种探测手段的应用和探测资料的丰富,目前中国气象局国内主要传输系统一卫星通信系统有限的双向带宽与急剧增长的气象资料数据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法满足各类新增气象探测资料的数据传输,因此,建设新一代的国内气象资料的高速传输平台,为雷达资料及其它气象信息的传输提供快速、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远程天气会商系统、视频系统的应用要求,也使得综合传输能力成为未来建成网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