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电信业视为自然垄断行业,在国内外都曾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念。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打破电信垄断的实践开始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看法,90年代初,我国电信市场也终于引入了竞争。但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同志坚持认为自然垄断是电信业一成不变的属性,宣传一网垄断比多网竞争更有好处。对此,笔者认为要深化电信改革,就不能不清算“自然垄断教条”。 自然垄断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它首先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而区别于其他垄断形式。经济学根据一定理论假设对自然垄断加以定义,即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一种商…  相似文献   

2.
电信运营寡占市场不对称竞争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指出电信运营业具有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进而分析了电信垄断成因,定义了电信运营业寡头间由规模经济性等原因导致的不对称竞争,在此基础上运用古诺及斯塔克尔贝格模型求解两种博弈状态下的纳什均衡产量,并进一步构造了战略式博弈,验证了在位电信寡头与新进入寡头之间存在不对称竞争,并从理论上说明了斯塔克尔贝格模型中的子博弈完善纳什均衡是惟一均衡解。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法与电信运营商成本管理之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信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府部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加快了电信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之后,打破垄断、多元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是,我国电信企业在“软件”方面(运营、管理等)却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4.
工信部将出台的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方案.三家运营商、广电方面和民营企业将共同出资.成立”驻地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三家运营商和广电方面占51%的股份,民营占股49%。  相似文献   

5.
李小卯 《经济界》2005,(6):73-78
“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刻画了中国电信体制改革和电信市场开放进程的粗线条,并成为我国电信监督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推动了我国电信业以两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速度发展,固定通信网用户和移动通信网用户都超过3亿,成为当今世界上成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电信市场之一。同时,随着电信新技术和新业务发展,电信业逐步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中去,成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的网络资源供应商,网络资源和网络接入及其资费曾一度被认为是产生信息化“鸿沟”的重要因素。随着电信市场竞争逐步规范、新技术新产…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电信普遍服务义务一直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固网运营商承担。随着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的结束,电信市场形成5 1的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起来。企业的投资效益成为各运营商普遍关注的焦点,偏远山区和高成本地区的电信网络建设趋缓。截止2002年底,通电话行政村比重仅为87.9%,离“十五”计划中95%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开启E时代“接力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日前透露,“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其核心是要在双向进入上找到切入点:广电行业可进入规定的一些电信行业的业务,国有电信企业根据规定也可以进入一些广播影视的业务。这意味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杜舟 《新电子》2008,(3):108-110
尽管“三网融合”已经成了全球趋势,但近年来我国电信、广电依旧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而双方在手机电视和IPTV领域的“互不妥协”,非争个鱼死网破不可,让民族产业错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这次,六部委联合发文,有出于对广电数字电视进展不满,借电信运营商的财力解决资金瓶颈的意思,、但可以想见,要想使积怨已深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依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双方为争夺产业融合主导权的纠缠不清,将随着各自领域的拓展,呈现出更多的正面交锋——短兵相接在所难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穿袜子洗脚     
北京传出消息说,手机单向收费已实施,不过,单向收费要在规定的“包月套餐”中进行,用多少花多少还是白日梦。移动公司的新春游戏并非节日大礼包,渴望公平的消费者对电信垄断仍然单相思。无论是住宅电话、小灵通,还是大哥大,中国人对电信行业的贡献率堪称全球之首。  相似文献   

10.
垄断行业改革如何走出僵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石油、电信、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客观地说,我国石油、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形式上的竞争格局似乎已经形成,但有效竞争的味道却很少,消费者面对的仍然是垄断的服务供给。究其因, 竞争机制的引入还是停留在分拆原有垄断企业的层面,尚未形成规范的进入制度和退出制度。从市场份额或其它标准来看,这些行业可能不构成垄断,但从”进退障碍”的垄断判别标准来看,这些行业仍是十足的垄断行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垄断行业改革实际上陷入了一种僵局。垄断行业改革的实质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经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11,(23):28-28
11月9日央视《新闻30分》爆出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电信运营商涉嫌宽带垄断的消息,人们第一时问把该事件的幕后推手疑为中国移动,接着又迅速转移至广电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三网融合”的形势下,新业务的开发和商业模式的设计将成为“三网融合”成败的关键,也是广电和电信在竞争中胜出的突破口.在已然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广电必须创新发展业态,在业务的融合和竞争中创造出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文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提出了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改革历程,分析了我国电信产业垄断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得出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垄断模式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并存,自然垄断为表象,行政垄断为实质的结论,并指出了这种模式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程的逐步推进,电信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联系和调节竞争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纽带之一——电信网间互联互通,成为业界广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大电信网间互联不通、通而不畅、畅而不久的问题时有发生,引起了广大电信消费者的强烈反响,国家时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进一步彻底解决当前存在的互联互通问题,电信监管部门投入了大量精力来研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从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本人工作的体会,就如何加快解决当前互联互通问题,促进互联互通工作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帝国保卫战     
“三网融合试点政策的制定将围绕着‘双方都不满意,但是让广电更为满意的方向进行’。”接近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的人说。一场有关于三网融合的保卫战已经上演至最炙热阶段。广电与电信实力悬殊或许是导致这种结果的最大原因。2009年,广电行业总收入不足电信业务总收入的五分之一;根据中国入世承诺,电信增值业务向外资开放,并允许外资持有不超过49%的股权,而有线网络业务没有开放义务,出于信息安全考虑,需要选择非对称准入。  相似文献   

16.
何斌  葛清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5,(12):32-42
在石油、电信、铁路、民航四大垄断行业中,民航业的对内开放似乎远远走在了前头。2004年以来,贴着“民营航空”标签的奥凯、鹰联、春秋等6家航空公司先后登堂入室,被罩在了“打破民航垄断”的光环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提高电信企业服务营销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婷  吴先锋 《价值工程》2005,24(7):53-57
随着电信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电信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各国都加大了投入,技术的提升很难再有往日的竞争优势,服务成为企业间差别化的利器,我国电信企业长期处于“高高在上”的垄断地位,服务意识淡漠,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本文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提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俞萌萌 《活力》2013,(9):50-50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传统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视频用户这块蛋糕,已被越来越多的终端分食,广电用户大量流失.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融合,拓宽生存平台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近来,在社会舆论口诛笔伐之下,电力与电信主动自我降薪以熄众怒,然而,电力与电信的垄断以及由此带来的腐败治理问题仍然任重道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龙真 《新电子》2008,(3):68-70
小灵通、TD等未走常规程序而抢先实现产业化的成功案例正为电信系所津津乐道,而走相同路线的广电因强推自有CMMB标准却遭到了电信系等多数人的横加指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