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艳芝 《大陆桥视野》2014,(16):122-123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存在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将大量流失甚至消亡。结合新疆发展现状,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坚持尊重各族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坚持各民族文化的学习借鉴和融合,以及正确把握政府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它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又能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人口贫困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大多分布在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较大,给新疆乃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成因,既有区域发展的客观条件造成,也有人文因素的影响。反贫困需要建立长效的对策和机制,一是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汉语言能力;二是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三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组织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有序流动,走劳务输出脱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转型是一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转型面临着自然生态、宗教观念和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成功转型,是新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代文化关键环节。现代文化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群众应该在更新观念、社会开放和积极参与、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三方面重构和改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疆喀什是我国维吾尔族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0.6%。以喀什地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新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对喀什地区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学术界对散杂区少数民族的研究做了基本的归纳和整理,提出由于散杂地区的少数民族远离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的文化氛围不强,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体现少数民族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正逐渐在弱化.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弱化,本文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当地民族学校应开设能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课程,二是就当地政府应积极宣传民族民族文化,支持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开展社区民族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的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功能是基于少数民族权益自由权和社会权,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培养民族地区所需人才.它旨在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保障各民族的参政权,实现少数民族政治权益的平等;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平等权和发展权、民族经济获得国家帮助权来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益平等;通过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权利、保持和改革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和社会保障权利等等,遗传和发扬优良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到内地高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也逐年增加.由于受原有文化的约束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出现诸多不适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阻碍个人的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呷呷  张云齐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67-268,298
中国的各类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高校学习。对于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健康成长,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地区的发展。高校教学水平又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疆高校进行民族教学改革成为目前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加强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及辅导员对提高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以及加强外语和汉语教学改革等举措促进新疆高校民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年的发展,天山网已成为新疆对外传播的主要渠道,其通过海量信息有效地传播了新疆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然而,以“一面展示”为主的传播内容及匮乏的传播人才日益成为影响天山网对外传播影响力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加大两面报道力度,引进具有国际传播经验的媒介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天山维吾尔网是新疆最早建设的新闻网站之一,也是新疆信息最多、内容最全面的维吾尔文新闻网站。目前,该网站不断完善网站的内容与服务功能,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播面和辐射面,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新疆和新疆民族文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建设功能完善的维吾尔文信息发布平台,扩大网站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天山维吾尔网的主流媒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文化建设是当前培养新型农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在南疆三地州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设施闲置率较高,文化设备配套设施供应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单一,私人文化活动单一、文化娱乐支出较少等。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应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全面推动南疆三地州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培养知识型新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角度来阐述新疆民族文化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新疆民族文化的特点提出开发新疆民族文化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是地区旅游资源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共同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新疆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知名度高、独特性强等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遗迹类文化和红色文化是新疆地域文化百花园中的三枝奇葩,也是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三大支柱,对它们分别梳理,可以更好地展示新疆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欧亚草原丝绸之路东面与中国相连,西面则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文明相连,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享有"黄金之路"美誉的阿尔泰山是这条通道上的中心之一,也是草原丝路民族文化的摇篮。商贸往来、王朝兴衰、民族迁徙乃至城镇分布与环阿勒泰草原丝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昭示我们,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应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主动参与文化交往与交流,将多元文化整合成为能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和谐。新疆这个多元民族文化聚集的地区要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当前新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出现了诸如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独特的民族习俗消亡等不和谐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借鉴国内外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经验,加强新疆地方文化立法。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是对外政治传播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实力决定着一国对外政治传播的影响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媒对外政治传播重视对外政治信息传播中文化因素的运用及与对外文化传播的配合推进以达致理想的影响力。在追求政治传播影响力的过程中,传媒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和呈现现代中国当中寻求到平衡的支点,是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认清形势,抓住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自觉调整就业期望,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到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灵魂,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是构建新疆社会和谐的基础。研究并推进由伊斯兰文化和非伊斯兰文化构成的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可以促进新疆社会的持久稳定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