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经营者》2007,(10):78-78
在1994年写出《大趋势》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时间)来中国了,这次他是为宣传他的新书《定见》(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而来。在他成功预言了网络的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之后,他又就将眼光放到了发展中的中国,他将中国称为世界改变的中心,并且他是经常访问中国的常客。从过去的授人以鱼,到现在授人以渔,新书《定见》总结了他过去几十年成功的宝典。在书中,他告诉人们十一个定见,力图“重启思维,定见未来”。“是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成功的原因。”他再次肯定。  相似文献   

2.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是否已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如果有.他是谁?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怎样成长起来的?在企业管理出版社新书《不对称竞争》一书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的主旨是研究一个日益重要的和紧迫的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以及众多行业市场走向自然寡头垄断的大趋势下,尚处于弱小的和劣势的本土企业要不要成长起来?怎样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可以喝,好喝,那喝什么?怎么喝?看这本书,书名没悬念,《葡萄酒选购指南》。作者说了,书里每一款酒都能在中国大陆买到,这样看,书很实用。  相似文献   

4.
读者     
中国最好的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期《劫后郑俊怀》、《2009引爆点人物》我已经形成这种印象很久了:《中国企业家》杂志是中国最好的商业杂志。只是可惜它的价值还没有被更大范围内的人注意到。有一次跟李海鹏在一起,海鹏大师说,他觉得中国文本最好的就是南方系的这些出版物。当时我表示了强烈的不认同。我以为,如果是田忌赛马的方法,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南方系还真不一定占便宜。  相似文献   

5.
2005年,谁是中国经济的领航?谁是商业奇迹的缔造?谁是引领产业的关键力量?谁影响着中国商业的竞争力?谁推动并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成长?本期《经营》推出《2005,中国商业力量蓝皮书》,力求全面呈现当前中国企业成长的新态势,中国商业变化的新潮流。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向,同时揭中国商业力量榜榜单,他们是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标杆势力![编按]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仍陶醉在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率8%的喜悦中,有关200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又纷至沓来。日前,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在《2003世界经济状况及前景报告》中预计,我国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会达到7%,同时全球经济也会逐渐摆脱颓势,增长率由去年的1.7%上升到2.75%。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发表了对200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7.5%。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2003年,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那么,是哪些因素在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呢?内需将会是拉动中国GDP增长率的主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表示…  相似文献   

7.
百年跌荡     
吴定则 《英才》2009,(2):123
这是激荡30年的百年翻版。还是吴晓波,还是有趣的商业史,还是夹叙夹议的结构,还是清新可读。昆曲《牡丹亭》里说,“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书”。吴晓波引用了这句话,还是写了这本很多圈中人充满期待的书,知其不可书而书之,会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汽车文化将改变现代城市结构 我在2005年初出版的《中国房市警告》一书中提到,当时中国一线特大城市的住宅地价已是美国大城市地价的十几倍。后来有人问我,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地价与美国有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锷亚 《中外管理》2011,(1):127-127
本书源起于一位公司CEO提出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有洞察力的问题:优秀公司为什么会衰败?而他曾经是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一书的狂热爱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相似文献   

10.
今天,《国际审计》一书审稿会在顺德这个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的城市召开,能够同广东省审计厅、顺德市审计局及一些老教授等同志共同出席这个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下面,对编写《国际审计》一书的意义、书稿的内容结构及修改建议等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关于编写《国际审计》一书的意义 国际审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会计、审计学科逐渐同国际会计、审计接轨。国际会计知识在国内推广普及的比较快,如早在1991年5月,王松年、钱嘉福教授就编著了《国际会计教程》;1992年9…  相似文献   

11.
李靖 《中外管理》2010,(1):80-80
一年前,里斯先生来华,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表示:当中目企业家听营销人所说的话时,中国品牌的黄金时代就会到来了。这一年里,里斯先生和继承者劳拉女士在关注什么样的营销问题?有什么希望中国企业家听取的建议?让我们来聆听他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进入“十一五”,宏观经济三大需求有什么变化?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将会有何种调整?我们会否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吕政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3.
“地大物博”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词。 如今的中国究竟还是不是“地大物博”?我们国家的资源究竟枯竭到了什么程度?由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项目组所著的《国情备忘录》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材料: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科技》2013,(23):19-20
中国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谁在推高中国房价?股市还有希望吗?改革何去何从?徐瑾在《中国经济怎么了》列举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经济转型”无疑是现在的焦点问题,笔者梳理了论述现代国家经济转型的一些书籍,力图为关注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的读者提供借鉴。如徐瑾所说,  相似文献   

15.
当我偶然翻阅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原中国审计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企业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规范操作》一书时,立刻被书中作者的立意所吸引,尤其是感慨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对在当前全国范围内提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及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电影《2012》让2012年这个可能本来平凡的年份变得特别。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12年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将如何走势?从以往的经济危机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对此《中国新时代》采访了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Jeroen Lamers博士。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09,346(17):115-115
《中国企业家》:很多年以后,如果跟孙子讲自己的经历,你会讲哪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中国吉林摄影出版社.台湾土砚出版社及马来西亚等地先后推出全新版本《老夫子》。《老夫子》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中国人漫画创作的奇迹”.国际上最著名的法兰克福书会将《老夫子》作为唯一中国图书标志。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经济改革信号,已被江苏省内众多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在江苏省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会对江苏企业、各行各业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在产业升级、创新等方面有怎样的想法?企业家和学者如何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2014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袁志田博士接受了《江苏企业管理》杂志主编唐政的专访。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人民币升值有一个所谓的“阴谋论”,它经过《货币战争》一书在中国民间得到广泛流行,读书作者提出,人民币升值是西方金融家对中国的一次剪羊毛,是对中国财富的掠夺。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