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珊珊 《中国经贸》2016,(19):111-111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也是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路一带”战略下,中国鸟龙茶应该是作为和平使命的重要载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一路一带”战略背景和中国乌龙茶文化,然后分析了中国鸟龙茶“一路一带”文化构建与传播对策,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茶被誉为“国饮”。茶,是中华国字号的文化精粹。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茶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茶品、茶具、茶艺、茶道……茶文化不仅局限于品茶之享受,更是审美的享受,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正"海上茶路"是中国丝绸之路文明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通过陆路、海道传播到世界各地。"海上茶路"始于唐代,从明州港而达周边诸国,直至遥远的非洲,不但出运大批越窑青瓷茶器皿,更将浙东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向外传播。海上茶路起航地,主要是指起到茶与茶文化传播作用的使舶、商舶的起航地。文物史料证实,东北亚的朝鲜半岛、东亚的日本列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茶和茶文化,是通过明州港传播过去的。唐宋时期,明州茶文化欣欣向荣的社会背景,为开拓、发展"海上茶路"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杜妮  王静 《中国西部》2014,(45):40-43
茶,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一杯茶,可以穿越千年的纯净,在漫漫时空中芬芳而甘醇,传达着中国式的魅力神韵。茶为国饮,成佳为茶乡。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乐山市犍为县以打造"中国茉莉之乡""中国茶乡""中国茉莉茶之都"为载体,大力促进犍为茉莉茶扩面提质,拓展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过去的一年,犍为县实施茉莉花、茶跨江发展战略,编制完成《茉莉茶产业发展规划》,补助资金2680万元,建成万亩茉莉花、茶种植示范区3个,全县新发展茉莉花6100亩、茶3.8万亩,新建茉莉茶加工企业3户。举办犍为茉莉茶北京、济南专场推介会,提升犍为茉莉茶品牌认同度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阿昌族的祭祀及音乐中有许多地方与汉族的祭祀以及音乐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追根溯源是阿昌族的祭祀及音乐是源自在中国土地上占绝大多数的汉族文化,它们是汉族文化的又一分支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2,(19):3
民以食为天。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向被奉为中国饮食文化之精髓。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当代,美食之外,茗茶成为了饮食新宠。中国是茶之故乡。唐代伊始,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人墨客辈出,促进了人们的饮食观念逐渐变化,在酒之外开始重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改荼为茶,开宗立派,把茶的饮用提升为一种独立的饮料和文化活动。几千年中,中国人把茶喝出了文化。对于饮茶,不在于止渴消食,而在乎饮茶中体会超凡  相似文献   

9.
毛莉娜 《魅力中国》2014,(7):108-108
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从古至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茶相关的衍生物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了解中国。需要了解中国的茶。回顾其发展史。查看不同种类。体会茶文化,感受茶对中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明初的茶禁政策是明代茶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茶叶生产及其流通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明初茶禁政策略加考察,揭示其在当时的政治作用。一明初,太祖朱元璋扫除元蒙贵族的残余势力,重建封建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需要有强大的军队,而战马是当时重要的军需品,正如明人夏言所说:“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用在马”。当时的汉族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不产马匹。因此,必须向藏族地区输入战马。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藏族地区以畜牧经济为主,盛产马匹。“西番之人,资生乳酪,然食久气滞,非茗饮,则亦无以生之。番饶马而无茶,故中国得以摘山之利,易彼乘黄。”所以,茶马贸易是汉藏之间传统商业往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洪武初年,明朝政府“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这些设于陕西、四川等地的茶马司,是明朝政府管理、经营茶马交易的机关,专与藏族进行茶马贸易。通过这一贸易,明朝政府取得优良的马匹,源源不断地供给自己的军队。  相似文献   

11.
<正>湖南安化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它是"世界茶王"的故乡。它是"万里茶路"的起点。它曾发生过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茶叶战争。它是世界第一支千两茶、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块茯砖茶以及第一块花砖茶的发源地……那么,安化与黑茶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可割分的历史渊源呢!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浙江省设立的"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拍公司)冠名"中国"字样,这是新世纪以来首家经国务院批准在地方设立的"国"字号企业。中茶拍公司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建设"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的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进入了实质性运作的阶段。一、中茶拍公司冠名"中国"的争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自古就有"以茶治病"的历史。古代民间采用老茶治疗糖尿病、痢疾、伤风等的记载甚多。现代医学认为:茶中的多酚类、茶多糖类、茶皂素类、氨基酸生物碱类和无机元素都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茶是一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衰老、抗癌变、降血脂、调节新陈代谢的特殊饮料,所以被世界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位于世界六大健康饮料之首。  相似文献   

14.
宋丁 《特区经济》2006,(1):176-178
国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是休闲旅游。其中,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旅游是重要的领域。重庆永川作为亚洲最大茶园所在地,拥有发展茶旅游的天然资源。永川茶旅游的发展需要从茶叶、茶园和茶城这三大品牌着手。目前,永川的茶叶品牌还十分薄弱;茶园虽大,但需要与竹海共生发展,才能形成特色;茶城的旅游氛围远远不够。永川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茶资源、茶文化的旅游优势,打造“中国西部茶都”。  相似文献   

15.
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杂志,杜仲茶、十六茶、暴暴茶等广告扑面而来,日本市场中,新类型的、健康型的、含多种机能的中国茶的新浪潮正力兴末艾。  相似文献   

16.
韦宏 《乡镇经济》2001,(12):40-41
现在,世人对可乐、矿泉水非常熟悉,但中国依然有许多对茶这种传统饮料情有独钟的品茗,这是因为茶同古老的中国紧紧相连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欣蔓  苏航 《东北之窗》2014,(20):44-47
正"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饮品,源于中国、兴于亚洲、惠及世界,特别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影响更为深刻,将茶的冲泡技艺上升为茶艺、茶道、茶礼,成为贵宾接待、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和有效载体,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东方茶文化,2014中韩茶文化交流活动在韩国首尔和静茶礼院优雅上演。此时正值仲夏,酷暑难当,正不知如何寻凉消暑之时,以诚相待的韩国茶人为我们奉上了冰爽美  相似文献   

18.
1、技术背景"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中国作为世界上茶的发源地和生产大国,古往今来创建了众多品质优良,效用卓越的名茶。黑茶,由于其在选料、制作、贮运诸多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且常饮用能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因此在六大类茶中占有重要一席,在黑茶中又以普洱茶及获砖茶最为有名,多年来都受到人们喜爱。茯茶以其特有的加工工艺,使其制作过程中能自然生成俗称"金花"的金黄色小点,实质上是一种益生茵的抱子襄,学名叫冠突散襄茵,使得获茶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树。普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雅茶艺     
《走向世界》2011,(34):45
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闻海内外。武夷山大红袍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