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于1997年年底发表‘世界工业机器人1997’报告,公布1996年年底汇总的IFR所属六个机器人大国(日、美、德、意、法、英)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及2000年顶测。摘要如下: ·1996~2000年,这六个国家新增加的机器人数量预计将从6.51万台增加到10.33万台(平均年增长率%)。同一时期内,全世界  相似文献   

3.
工业机器人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随着科学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用工荒”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现,旨在将更多劳动力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动力,成为国际上增长迅速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寅  张淼 《中国报道》2015,(1):22-25
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国际级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只有8至10年,错过这次窗口期,国际座次恐怕又已经排好了。2000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了一条327字的消息,这条消息称,在见报两天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在当时,这或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消息。但是在跨入21世纪的  相似文献   

5.
王雪婷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87-192
近年来随着市场与政策的不断利好,中国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由于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从技术与产品的角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采用专利地图法对全球与中国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专利信息展开分析,了解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明确了中国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技术布局,为提升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欣  仪德刚 《科技和产业》2017,(10):138-143
工业机器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美国。通过梳理美国工业机器人初创期(1959—1975)的技术创新,发现从实验室研究阶段中的技术突破,到推向市场阶段中的技术优化,美国一直占据机器人技术的制高点,但针对技术的产业化,政府与企业没有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导致工业机器人在市场应用中处于劣势。以史为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超高速发展需要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8.
智能制造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文章针对教育部开放式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基地,分析了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定位,围绕基地实训设备,构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结合专业课程,介绍了各实训室和教学开展情况,为后续进一步提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工业景气运行特征 1.企业产量和产品订货的增长都将出现小幅回落 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订货状况要明显好于上年.调查显示,2001年一季度产品生产状况和产品订货增长将双双出现滑坡,认为产品生产状况较好和产品订货增长较快的企业比例分别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3和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11.
工业机器人产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业,也是青岛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巨头正加紧布局,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力度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青岛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良好基础,应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LC作为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其具有的广泛性、适用性和智能型使其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想在未来进一步实现机器人控制的发展,PIC技术的全面应用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PIC技术进行全方面的介绍,针对其系统结构类型和优势要件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PIC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工业是台州的立市之本。在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是必由之路。台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装备制造企业在数控机床、减速器、电机等与工业机器人的整机、零配件制造方面有着雄厚的综合实力,试水工业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上有探索、在整机制造上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15.
韩民春  韩青江  夏蕾 《改革》2020,(3):22-39
利用2013—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提升1单位将导致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3.35个百分点。针对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东部、西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影响,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对制造业细分行业、低技能劳动者和男、女劳动者就业均存在普遍的负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深入研究后发现,工业机器人替代不是导致制造业就业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制造业就业岗位的补充与延伸。政府在制定针对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地方制造业劳动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相似文献   

16.
17.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从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横向比较和评价、决定竞争力高低的主要因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提升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五个方面,对广东工业产业的竞争力作了全面、系统的总体分析研究,对如何准确地评价和提升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得出了比较科学的、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魏红芹  吴瑞 《科技和产业》2024,24(2):156-164
工业机器人是国家现代化工业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战略领域。获取相关的技术发展动态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及时识别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机会,具有重要意义。以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期刊文献以及专利数据为样本进行数据融合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及可视化工具,构建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创新知识图谱从科学和技术多维度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研究和发展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研究合作规模较小、知识和技术转化率低等问题,未来通过加强跨地区交流、促进产学研合作、改善技术结构等策略不断推动该领域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