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程序,它是企业破产实施的重要依据。 我国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存在很多问题,如适用范围有限、规定过于笼统、相关制度缺位等。对我国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修正,首先应调整它的适用范围,将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都纳入调整范围;其次,还应该设立和解程序、重组程序和清算程序;再次,建立法院专管制度、临时“管理人”制度、债务保护制度、 企业和解重组制度以及破产企业职工利益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外债风险主要表现为外债货币结构风险、外债利率结构风险,偿还期限结构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地方政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将各种外债风险降到最低,防止风险的发生。具体的措施有: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合理规避利率、汇率风险;软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降低贷款成本。  相似文献   

3.
政府外债是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利用外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经济过剩的大背景下,完善政府外债融资机制尤为重要。主要对策有:正确选择外债种类和结构;吸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掌握好外债的负担与限度,避免陷入债务危机;优化外债债务结构;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衔接,优化外债的投向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工业区物业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对如何做好工业区物业管理工作进行阐述,着重探讨工业区物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积极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外资,无疑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国策。而利用外资包括两个方面,即借用外国资金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1980年-1983年世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比例中,借入外债占其资本流入总量的73%;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借用外债的数量占利用外资总鞭的四分之三左右。可见,借用外债在吸收和和用外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外债余额在1994年突破了千亿美元的大关,达到10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5大债务国。在外债水平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提高利用外债的经济质量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解决我国外债负担能力的根本问题。一、杠杆原理与利用外债质量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知道杠杆原理,并能得心应手地经常使用它,这就是善于负债经营。一个经济上成功的国家,毫无疑问,它的领导人及企业家也是运用杠杆原理的行家里手。所谓利用杠杆就是向外借款,是指使用国外的贷款后获得的利润率高于借贷时的利息率,同时要考虑汇率的变化,达到借人家的外汇为…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与组织工作的优劣与成败。领导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水准与思想品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知识与业务素质。领导者还要具备有较高的统筹全局、科学决策、组织协调、随机应变、开拓创新、准确判断、自我提高、自我调节、感化号召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清末,湖北地方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举借了各种用途的军政外债共10笔,这些外债对债权方和湖北地区均产生了双重影响,体现了外债的二重性。对债权国而言,各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得湖北债务的放贷权而矛盾加剧,同时,他们通过对湖北放贷以拉拢、扶植自己的势力,从多方面向湖北地区渗透和扩张;对湖北地区而言,这些军政外债既带有明显的“恶债”性质,又是湖北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首先,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从而发挥其工作能力;其二,注重员工潜力的开发,由此提升员工的潜在能力;其三。营造和谐沟通的工作氛围;其四,为精英人才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其五,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省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政府外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缓解了我省部分项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促进了我省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利用政府外债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求对我省政府外债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能力定位、课程设置、综合实训等方面的调研,强化了专业意识,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校内综合实训.综合应用课堂知识,梳理专业知识,加大专业技能的训练,完成相关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社会实践的功能,丰富了学生的工作经验,对未来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外债结汇管理是外汇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债项下资金结汇虽然实行的是由外管局逐笔审批制度,但仍然存在企业分拆结汇现象难以监管、利用关联企业一次性结汇、结汇用途的真实性难以把握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监管效果.结合工作实践建议:完善"书面支付令结汇制度",明确实施细则;加大对关联企业交易真实性的审核,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加强对外债结汇资金流向的非现场核查;实行外债结汇人民币专用账户管理;实行按比例结汇制度:引导企业合理使用外汇衍生产品,提高企业外债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渗透式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可以通过以下七方面途径来开展:创建第二课堂,延伸英语学习的空间;为学生筛选学习材料,提供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文化素质;补充专业英语知识,完善知识建构体系;明确学习目标,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等,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新时代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短期外债不断增加。虽然总体衡量外债风险的指标显现出短期外债风险仍然在安全限度内,但是其潜在风险不能忽视。负债主体的构成、负债主体的资产负债结构使风险的衡量更加具体。在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下,短期外债的增加进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容易引发宏观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5.
日前,记者从宏远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悉,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VOIP技术的创新应用——Net800网络语音呼叫系统(http://www.freenet800.com/),融固话网与互联网为一体,创造性地提出了由网页和固定电话的新颖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一国的外债特别是中长期外债,一方面能弥补该国资金不足,另一方面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其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但过度的外债,特别是过多的短期外债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导致大量财富外流。目前我国短期外债已经占外债令额的39.7%,比25%的国际安全线高出了14个百分点。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我国短期外债大幅涌进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有效的预防潜在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7.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会计工作。我们也经常看到,招聘会计人员的条件是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对求职者要求到职能做,并且要求做对做好。因此,国际会计联合会确定的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个:第一,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第三,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但从现实来看,不论会计专业的大中专生还是本科生,均不能像其他专业那样很快适应工作,对于具体工作很难入手,常常闹出笑话,从而产生胆怯心理,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因此,上面所提到的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要解决这一问题,会计教学模拟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程序 ,它是企业破产实施的重要依据。我国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存在很多问题 ,如适用范围有限、规定过于笼统、相关制度缺位等。对我国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修正 ,首先应调整它的适用范围 ,将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都纳入调整范围 ;其次 ,还应该设立和解程序、重组程序和清算程序 ;再次 ,建立法院专管制度、临时“管理人”制度、债务保护制度、企业和解重组制度以及破产企业职工利益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到在面对危机时,一个国家管理外债的水平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否能顺利渡过困境。我国政府目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大力加强国家外债管理,对我国经济建设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外债的现状,对外债管理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政府合理利用外债,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重点探讨影响人寿保险代理人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笔者认为影响人寿保险代理人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10个:①培训;②主管支持度;③继续工作的意愿;④自评的工作能力;⑤客户态度;⑥同事关系;⑦后勤服务;⑧竞赛活动;⑨工作吸引力;⑩薪酬。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保险公司硌须高度重视人寿保险代理人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各级主管的素质;改进代理人竞赛活动;以及完善现有的薪酬体系。管理人员应尽力提高代理人的工作满意度,激发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代理人流失率,提高代理人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