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给出了评价农民工就业质量优劣程度的12项指标;并以沈阳市的农民工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出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大小,为科学合理地评判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优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阜阳市是全国五大农民工集散地之一,2011年以来,不少外出农民工留在本地就业创业.农民工在服务经济建设、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民工精神",对于这种宝贵精神财富,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积极营造关爱农民工、支持农民工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维护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宽广平台.  相似文献   

3.
简伟强 《科技和产业》2023,23(19):60-65
公共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可及性将会对农民工就业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结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CMDS(2018)专项调查,系统考察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能够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并且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卫生服务对提高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更加明显。机制分析显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主要通过健康水平提升和城市归属感两条路径作用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知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为政府以公共卫生服务为着力点,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制定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浩 《改革》2012,(6):77-81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新一轮的"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不同时期,包括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劳动力供给的代际差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建立针对不同代农民工群体的回流和畅流机制,全面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拓宽农民工的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5.
钟建英 《特区经济》2012,(8):299-301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农民工就业在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一定的就业支持,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未能成为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失业救助的主要途径。应该从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等方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就业支持。  相似文献   

6.
当前众多有关农民工管理的思路都有意无意将看眼点瞄向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而将改革路径导入传统思维框架之中.因此,有必要构建农民工进城的基本体制,以解除"户籍"给农民工造成的困境.本文从就业、教育和培训、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农民工进城面临的基本体制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其工作、 生活目标发生较大变化且具有高融入城市能力的特征,他们对职业发展与就业岗位具有较好的"理性"选择.他们更希望能在其工作的城市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创造美好生活.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其就业质量普遍较低、 就业稳定性差,还存在由于自身技能培训不足而造成未来的职业发展机会少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继迁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135-139
农民工就业质量议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江苏与浙江农民工调查数据,对两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江苏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浙江农民工—在就业质量的6大方面总共40项指标中,有32项存在显著差异,且这32项指标均是江苏明显好于浙江。对于该发现,文章从人力资本、企业制度、非正规就业模式、法制环境等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返乡农民工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的中坚力量,必将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当前,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处于就业能力不足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缺乏职业认同、缺乏心理排解渠道、社会支持网络单一、缺乏就业培训四个方面。作为社会工作者应从提供专业服务以增进职业认同,开展心理减压专业服务活动,构建返乡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倡导就业能力提升政策等方面来帮助他们增强就业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回流高峰.第一次是1989-1991年,主要是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治理整顿造成的;第二次是1998-2000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乡镇企业改制造成大量工人下岗,作为下岗工人再就业的竞争对手,农民工被许多城市出台的歧视性政策"赶回"农村.与前两次农民工返乡潮打上的计划经济烙印不同,2008年农民工返乡潮更多地具有市场经济色彩,是由于经济下行导致就业需求萎缩所致.然而必须看到,经济的波动仅仅是直接原因和表象,城乡二元结构才是造成此次农民工返乡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农民工现象的“代际转移”和发展性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队伍庞大.按照户籍统计,农村人口有9.4亿.按现实的居住地统计,大概是7.5亿.而农民工则是这部分农村人口中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这2.26亿农民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农民工的转型期,上世纪80年代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陆续返乡,新的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对于"返"和"进"交叉现象的产生有其独有的原因,同时这一现象对我国农民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我国农民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进一步关注,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益保障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就业呈现的诸多"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本文着重对造成诸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改革健全法规制度、创新就业模式等对策,以期对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民进行在线文字与视频交流时表示:"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大学生就业,以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因为我认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5.
疫情背景下,农民工作为信息弱势群体,面临就业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提升就业信息服务水平,为农民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就业信息服务。文章主要对疫情防控期间3个关于农民工就业的政府网站信息服务问题进行探讨,依据数据发布、获取和交互3个指标分析服务内容,研究发现农民工就业的政府网站信息服务存在信息发布内容重复、信息获取质量不高、信息交互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应加强网站数据管理和建设,高效发布就业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质量,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优化网站互动、咨询服务机制,提高网站交互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空间不断拓宽,就业稳定性不断增强,就业环境逐渐改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但目前仍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落户城镇意愿不强、城市融入不够等问题.为此,各级各部门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7.
俞玲 《特区经济》2012,(4):68-70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歧视理论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导致农民工低收入的主要原因,其中教育对工资差距具有决定性影响;歧视对农民工收入起重要作用,其中反向歧视已成为农民工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实现农民工收入增长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一手抓制度改革消除对城镇职工的保护和偏袒。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国农民解放生产力和推动自身发展的伟大创举.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是支撑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重要力量.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最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此,我们的城市政府应该转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大力加强与改善对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刘玉辉 《发展》2023,(3):53-54
<正>在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新形势下,时代赋予新生代农民工以更加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意愿,这就需要职业培训机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和就业创业意愿,通过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提高更加优质的服务。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二十世纪80或90年代出生而在城镇就业创业的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20.
谢敏 《理论观察》2007,(6):108-109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非正规就业群体相比,导致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因素除却市场与个人之外,还有其特殊之处,即它主要是由二元户籍制度,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性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