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更加重视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都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和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核心使命。  相似文献   

2.
<正>民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更加重视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都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和我们党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更加重视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都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和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核心使命.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可见,新时代的民生改善将不再是一部分人也不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惠及全体国民,要让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熊怡 《今日重庆》2011,(2):42-45
“十一五”期间,重庆突出民生导向,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家园,使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重庆坚持把改善民生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保持一般预算的50%以上用于民生、75%用于区县和基层,滚动实施年度民心工程,全面落实“民生十条”,不仅解决了大量突出的民生问题,而且激活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马文东 《发展》2011,(2):26-27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数读民生     
王寅 《中国报道》2012,(9):30-33
民生民意无小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刊用数据说话,通过一些关键民生领域的数字变化,将近十年我国在社会保障、就业、居民收入、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变化客观地呈现出来。十年间,民生工作有进步,也有不足。已取得的成就能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为人民生活的改善而努力,而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将为我们指明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已进入一个全面改善民生、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时代。关注民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道最耀眼的光芒。民生建设也已成为各级基层政府的施政纲领,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改善民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但是目前在民生建设方面还存在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和政府缺位与社会关系缺失依旧存在等问题,因此,文章在创新治理结构、功能、制度、方法与运行体系的基础上,对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创新作了一些如刚性执行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合理处理经济社会政府的关系与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昌图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在104万人口中,农民占83万左右?对于如此高的农业人口比例,民生问题尤其是农民的生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始终热爱人民、心系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提出了人民是改善民生的价值主体、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的价值手段、实现小康社会是改善民生的价值目标、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宝贵的民生思想。对于当前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解决日益凸现的民生问题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财税制度是导向,是财流、物流、人力资源流向的导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方向盘之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高速增长,但财政收支结构的合理性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改善民生,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广辟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充分就业;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风险的监控与监管;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健全为民惠民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国珠 《魅力中国》2011,(2):137-137,116
民生问题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把保障民生,改进民生作为其根本价值追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分别对此进行探索,并为此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与研究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民生的论述,对于理解党的十大报告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民生与社会建设问题呈现出新的状况,要深入分析改善民生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功能,搞好社会建设的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民生的改善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一些老区省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活富裕和社会和谐。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进一步促进老区建设、改善老区民生等问题,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话题就从近几年来总书记和总理到老区过年、与老区人民共迎新春、共话发展说起……  相似文献   

20.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进一步明确改善民生的方向和目标。我国改善民生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是:衣食无忧、少有良教、病有良医、住有良所、老有良养、生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