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制糖产业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制糖产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制糖产业的学术组织,广西制糖学会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开展学术交流学习、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和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等方面对广西制糖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广西制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2007,(5):14-16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要从全国的战略布局上来考虑,把广西建成全国的甘蔗和制糖工业基地,蔗糖生产是广西的一大优势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广西部分糖厂规模小、布局分散,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特别是制糖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枯水季节,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因此,推进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对于推动糖业更上新台阶、提高糖业附加值意义深远。文章借鉴循环经济模式,分析广西糖业发展现状,提出循环经济模式将从根本上提高广西糖业竞争力,推动广西制糖产业升级,并提出了相应的制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制糖工业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作成品糖,以及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精炼加工各种精制糖的工业产业。作为食品行业的基础,制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外部政策环境变化,传统制糖工业的转型升级,其各项财务指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结合我国的制糖产业的变化趋势和现状,选取制糖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广西贵糖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比整理其近年来流动负债,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等数据,分析其财务指标变动趋势,从而反映出传统制糖工业的发展方向,为整个制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10,(1):14-15
一、广西优势产业概况 1.广西优势产业内容 广西的优势产业是近年来形成规模的新兴产业,其中,2008年自治区推举为支柱产业的有7类,即是:以制糖为主的食品产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炼油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以中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产业、以电源建设为主的电力产业。另外,次于七类支柱产业规模的还有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与服装、医药、木材7类,总共14类。  相似文献   

6.
与国外现代制糖企业相比 ,广西制糖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和生产机械化程度等都处于劣势。经过多年重组 ,广西制糖企业规模和体制有所改善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当依靠政府 ,以资源为中心 ,通过多种方式资本经营 ,实现跨区域性重组。以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2005,(5):45-47
(一)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广西税收优惠的减免范围比国家的减免范围大。如:国家执行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广西对此进行细化,对自治区确定的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六个重点产业的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机械、制糖、林产、  相似文献   

8.
目前,江州区蔗糖进入了关键性发展时期,甘蔗生产面积、制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制糖生产的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出现了良好的循环经济态势,但从广西、全国蔗糖的产业发展情况看,江州区只是产糖大区,还不是产糖强区,特别是在发展蔗糖循环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各个国家都开始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以制糖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就是一条可行的出路。笔者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编制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食糖-乙醇联产投入产出表,并通过MATLAB2009软件,编程计算出利用制糖废弃物进行联产前后的产业依存度和产业波及效应等经济指标。结果表明:糖-乙醇联合产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应先行发展;利用制糖废弃物进行糖-乙醇联产,能有效提高糖业抗防风险能力,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制糖业产业波及效应。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第二代生物质燃料乙醇的扶持力度、加快出台优惠政策、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借助循环利用技术生产燃料乙醇,尤其应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有条件的地区为食糖-乙醇联产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肖化 《广西经济》2007,(5):20-21
崇左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发展甘蔗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高产高糖”甘蔗优势区之一,辖区内有5个县(区)被国家发改委定为甘蔗生产基地县。经过多年的培植和扶持发展,目前全市的产糖量、蔗糖质量、蔗糖生产成本、制糖企业利税和蔗款兑现等多项指标在国内、区内制糖行业和食糖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全市蔗糖年产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和中国产糖第一大市。为了做大做强蔗糖产业,崇左市要抓住国家和广西加大对崇左蔗糖基地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站在全国的战略高度和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来谋划发展蔗糖产业,大力发展糖业循环经济,培育蔗糖产业集群,着力壮大全国糖蔗核心主产区,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制糖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2010/11年榨季以来.国际食糖供需的变化导致了国际和国内食糖价格步入下降周期.对国内各食糖产区生产和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食糖供需和价格变化的特点与走势分析.结合云南省甘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糖价是判断制糖行业是否景气的最主要的指标,回顾1991年国务院决定改革食糖流通体制、放开食糖价格以来,国内的食糖价格波动明显。这也是将制糖行业定义为周期性行业的主要原因。国内糖价的最低点出现在1992年,价格为1500元/吨;2006年2月,国内食糖价格创出5400元/吨的历史新高。我们认为糖价的波动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后广西糖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境内多山,80%的面积为山和低丘山坡。受山脉和季风的影响,广西中部和南部发展甘蔗生产的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制糖业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种蔗、制糖、售糖是广西在计划经济年代建立起来的与产业化经营模式相近的一大产业.几十年来,作为龙头企业的糖厂坚持为蔗农提供种苗、肥料、机耕、运蔗进厂等全套服务.农户按照糖厂的要求种蔗、收蔗,为糖厂提供糖料.  相似文献   

15.
罗华  李庆群 《特区经济》2011,(2):206-208
根据广西21世纪经济环境发展战略要求对广西工业中的有色金属、制糖、林桨纸、钢铁等主要行业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至2020年污染防治目标及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制糖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比国际制糖业竞争对手情况,分析中国制糖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确定中国制糖业的发展战略;通过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判断中国制糖行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在应用波特五因素理论对中国制糖业竞争态势进行深入分析后,找出影响中国制糖业发展战略的薄弱环节,进而确定其相关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具体发展目标,为其相关产业的项目投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广西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正委  阙菲菲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37-141
文章认为,广西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广西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进而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加强广西对外贸易人才队伍建设等在金融危机下促进广西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19.
黄丽馨 《特区经济》2012,(3):218-221
电力产业发展是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发展的保障,高耗能产业发展是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大开发为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时机。但是,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在协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实现广西电力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在立足资源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4,(17):13-13
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闫卫民日前表示,2012/2013年整个榨季全国制糖企业亏损约31亿元。2013/2014榨季迎来食糖丰产,但由于当前市场糖价低于加工成本价,国内糖企或将持续陷入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