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然而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经验,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过程上常常出现误差,因此如何推进地方政府科学高效的展开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珍刚  程鹏 《特区经济》2009,(7):123-12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可以说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具体表现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交织在一起,地方政府深深陷入了参与困境之中。这种困境主要有制度困境、利益困境、目标困境、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清困境、协调机制制度化低与政府能力有限之间困境和区域协调机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困境。这就需要解析和理顺这些困境,为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释放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张滨  宋华 《发展》2002,(12):60-61
英国是传统的市场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重心有较大的调整。进入微观层面考察和了解英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决策系统和过程,基于英国在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理论和政策方面的作用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在区域主义(从EEC到EU)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特殊地域地位和政策演变,以及近20年政府管理、经济政策方面的改革所反映出的全球经济市场化趋向下市场和政府的选择等等因素的考虑,有着不可或缺的认识意义,正值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向各级地方政府推进和加入WTO后对策酝酿和转制之时,它又具有现实意义。战后英国…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地方多元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等都要求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当前应通过加强地方人大法律监督和地方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听证制度、深化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营造有利于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等措施来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6.
张文芳 《乡镇经济》2010,1(2):30-33
如何按科学化民主化的道德决策机制来从事地方政府的决策工作,从而引领我省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在真正的科学发展中实现崛起?这已是摆在安徽各级、各位领导同志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实行地方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操作,内因基础是领导干部决策动机的宗旨化、公益化、责任化;外在保障是决策伦理与道德机制的法治化构建。当前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决策道德能力的修炼重点有三大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7.
8.
李泽楼 《发展》2006,(5):23-25
地方政府的决策是贯彻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发挥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方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地方政府的“党委、政府、人大三位一体的、以党委为中心”的决策模式,便于发挥民主集中制在公共决策中的优势,使决策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要发挥地方政府在领导地方发展中的积极能动性,就必须不断推进我国的决策体制改革,在完善原有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经验,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机制进行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经济危机,我国政府从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公债,先后采用转贷、中央财政代发和地方财政自主发行三种模式,但这些都是在中央政府监管和控制之下的地方债,是中央债的变形。虽然地方政府公债的出现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但在这些模式下发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债。要实现地方政府公债长期化、正规化,必须加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能力建设,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只有这样才符合财政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实现决策目标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证,也是政府机构维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我国的行政实践中,地方政府执行力呈现的弱化问题比较突出,削弱了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只有不断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才能使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得到不断巩固,才能使国家的政令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1.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实现决策目标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证,也是政府机构维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我国的行政实践中,地方政府执行力呈现的弱化问题比较突出,削弱了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只有不断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才能使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得到不断巩固,才能使国家的政令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研究强调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多样化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到了地方政府目标的多重性,本地区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以及中央政府的满意程度等。对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就业、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行为不到位方面的研究是从定性方法来论证。本文试图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学模型为将来的计量研究提供一个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利益。地方利益既包括地方公共利益,也包括地方政府利益,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地方利益的存在,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双重效应,有着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翠 《中国城市经济》2010,(8X):295-295
政府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正确的政策方案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对政府执行力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是政府管理缺失的一环。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应当成为政府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一个着力点,是应对社会转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其引发的危机及其造成的危害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危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正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对中国的地方政府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在对地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使改革能够稳步推进。本文从地方政府的界定入手,比较分析了中外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决策路径和绩效评估的异同,并依次提出相应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内在联系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发展速度快。据统计,1979──1994年,我国就业人数、工业产值、零售商品额和上缴财政收入四项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国有企业分别为2.6%、13.8%、11.9%、8.2%,而民营企业则分别为8.8%、28.2%、22.8%、16.9%,各项增长指标大大超过国有企业。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78%下降为1998年的30%左右,而同期民营经济则由22%上升为70%,目前民营经济约提供了95…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以财政改革为起始和主要内容的分权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进一步凸显.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相对独立的组织,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相互之间必然展开竞争,这种竞争的积极效应表现在启动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加快了制度创新的步伐;促进了公共物品结构的优化等.然而由于中国正处在转轨时期,经济和政治体制还很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不良竞争行为大量存在.产生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财政制体制的缺陷、政绩考核的偏颇、产权制度的疏漏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尚未建立行政听证制度.为保证少数民族的权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应积极的建立和实施这一制度.要从听证范围、听证形式、组织听证责任、听证参与人等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20.
王铮 《上海国资》2013,(3):44-46
中央政府的精神并不是阻止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而是努力控制债务急增,防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