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制度,可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现实难题.由于新农合尚处于探索阶段,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周宁县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现实性难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利益诉求.通过新农合政策宣传、建立稳定筹资增长机制、完善补偿报销机制、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等途径提高农户满意度,从而提高农村整体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病有所医问题,我省于2007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新农合是针对农民而设计的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各级政府补贴与农民自愿筹资形成新农合基金,用于支付参保农民一部分医疗费用,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笔者拟对新农合资金审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是推行新农合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参与新农合的意愿要靠社会方方面面去引导,要大力宣传合作医疗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农村居民了解发生在周围的因病致贫后参加新农合优越性的典型事例,使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形成自觉参加新农合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一、“新农合”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期.蓬安县审计局组成审计组对全县“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显示,全县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大多数农民群众、基本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健康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南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5年试点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目标,深入探索,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制度和报账程序,提高报账比例,为全省新农合工作创造了一些典型经验,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新农合毕竟是一项新政策、新事物,在其成长和发展中,经过近6年的发展,新农合还面临着五大困境。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工作。新农合的实施对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的新农合开展的时间比较晚,又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可循,在筹资、补偿、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新农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好我国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新农合"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规范运行和管理,要以维护参合农民利益为中心,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减轻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需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谢艳玲 《民营科技》2013,(2):91-91,6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的现象,是一项政府补助投入、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建立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推行新农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尊重农民生存权与健康权的必然选择。以下先探讨新农合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然后进一步阐述在实际运行中,新农合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所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少辉 《乡镇论坛》2014,(24):17-17
“惠农政策一件件,桩桩件件说不完。新农合,送温暖,解决群众看病难。合作医疗到村级,看病直补更方便,治小病,能省钱,看大病,不做难。困难户,有低保,农村养老有保险。年过六十发工资,老有所养得安然。五保户,有人管,敬老院里度晚年。”6月18日傍晚,河南省濮阳县王称垌乡后项城村农民贾佰钦的琴书新唱段《三农颂歌》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不孬,唱的真不孬!”许多村民还不时地鼓掌叫好。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医疗服务改革的深入,各地、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在围绕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药品与服务的供给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保健需求状况相比仍然比较滞后,制约着农村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广大农户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乡镇论坛》2014,(13):7-7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为解决瑶胞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落实新农合保障制度作为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由乡村干部、村医组成工作组,宣传、开展新农合参保工作.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大幅提高。图为观音乡狮塘村村民在缴纳新农合参合费。  相似文献   

12.
刘娟 《宁夏审计》2010,(3):26-2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区新农合工作自2003年试点以来,新农合制度运行效果明显,筹资标准逐步提高,受益人群逐步扩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湖南省自2003年启动试点以来,新农合制度稳步推进,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实施新农合能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减缓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的54.8%,保障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利益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据此,本文从永久镇新农合的实施状况入手,尝试为完善吉林省新农合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合”本来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举措,出发点是为农民好,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这个问题。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10元,中央财政对参合人员每人补助10元(2006年增加为20元),市级财政对每位参合人员补助15元(2006年增加20元)。农民参合后,可以减免门诊费,住院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农民看病能报账,这是农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从政策本身讲,我认为它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好政策,应该受到农民的拍手欢迎。然而,它在我县运行一年以来,结果是农民头拒绝,基层干部头痛劳神…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重大任务,也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制度既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广大农民“病有所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近几年卫生工作的重点,它关系到维护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农民比城市人面临的困难要更多、更大,许多农民仍然面临着没钱看病,甚至有病不能得到医治的问题。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必须妥善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06年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要求各地建立济困医院或济困病房.济困病房建立、运行过程中虽然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的确为缓解城市广大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重庆市医疗济困病房为例,就济困病房的可行性、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新农合政策全面启动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称赞与认可,受益面也在逐年扩大。但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由于此项政策还处于试行、逐步完善阶段,实施对象点多面广,每年的筹资标准、报销比例、范围也会有所调整,新农合人员、经费等相对紧张,政策宣传还不够全面,大部分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个人缴几十块钱,有病就能到新农合报销”的层面。当前,新农合在筹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现在医院住院条件确实好,而且还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病拖,小病挺,大病扛了。”一位来自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启明村的王大伯对笔者说:“自从农民可以参加新农合以来,我每年都购买。生病有补偿,这是给群众带来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是我们农民健康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