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山西是一个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的省份,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茗,年均降水量为435毫米左右,现有耕地面积5841万亩,旱地面积超过70%。全省国土面积的80%是丘陵山区,耕地中70%是坡地,近80%是中低产田。山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近70%,入黄泥沙占到黄河泥沙总量的近1/4。全省林地面积3095万亩,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行六人于7月18日至8月1日在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区(以下简称一江两河)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我们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同志和各地领导、技术干部进行了广泛的座谈讨论,同时考察了一批在建、待建的开发项目和先进的农业生产典型。一、综合开发建设已经起步,初见成效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区包括18个县(市),78万人,占西藏全区人口的36%;现有耕地264万亩,占全区耕地的50.6%;现有林地25万亩;天然草场7128万亩,牲畜789万个(绵羊单位)。该地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区的36%;粮食产量占全区的56%,商品粮占全区的80%。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并具有丰富的土地、光、热、水、生物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一、云南省抓生物资源开发的动因和取得的成效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全省现有人口4000多万,农业人口占86.7%;全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高原和山地约占93%,耕地约占6%,农民人均耕地1.28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把农业开发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狠抓农业的产业化开发,使全省形成了以烟、糖、茶、橡胶,特别是以“两烟”为支柱的经济格局。1995年,全  相似文献   

4.
开发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查清中低产田的面积、分布、开发条件与潜力是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的依据。为探索调查中低产田准确、简便和实用的方法,我们在已布设的公里网农业监测系统内,对县级耕地不同产量水平的面积与分布的监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监测依据县级耕地不同产量水平的面积与分布的监测,是以县为总体,在按座标公里网建立的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红壤是江西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78%。笔者以为,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着眼于现有的耕地上,充分利用和保护好现有的耕地,更要扩大视野,多途径、多层次加快对低山丘陵区红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红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也是振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十分广阔前景的世纪工程。一、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一是有广阔的开发潜力。据资料显示:在现有的荒山荒坡中,坡度较大的宜林荒山荒丘200多万公顷;坡度较小、质量较好宜农荒地约60万公顷;尚有100多万公顷以上的草坡地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市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环绕上海市农业生产的总目标来认识和实施的,而缺少根据市郊农场现有特点和市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来统筹考虑。从现实情况看,上海市郊国营农场现有耕地24万余亩,仅占上海郊区农用耕地的4.9%。198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59722亩,其中粮食、饲料和冬绿肥作物的面积(不含大豆)就占了80.6%,而在  相似文献   

7.
一、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状况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人口约3.5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3;有近4亿亩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的1/4。全流域自然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80年代初,全流域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34.9%,其中,种植业占34.5%,林业占33.4%,牧业占38%,渔业占27.8%。全流域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相应产品产量的比重为:粮食占40%以上,棉花占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黑龙江省也将随着中国农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如何利用农业突出优势,探索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新领域等问题日益突出。  一、黑龙江省农业的战略地位  黑龙江省的农业 (尤其是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和西部的嫩江平原,两大平原总土地面积为 32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70%,占全省耕地总面积 95%。解放以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区际意义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集中全省 80%以上的人口, 80%的耕地,生产占全省 89%的粮食,提供全省 91%的商品粮和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开发成效显著 河南省两年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并显示了巨大的增产潜力。该省黄淮海平原包括14个地(市)84个县区,开发前(1987年)土地总面积8.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91万人、耕地71165万亩,分别占全省总数的51.37%、66.69%和68.51%,分别占冀、鲁、豫、苏、皖5省黄淮海平原总数的25.7%、26.49%和24.75%,人均耕地1.35亩。中低产田682  相似文献   

10.
印尼自然条件优越但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全国80%的耕地都是家庭式经营,70%属于个体农民的土地面积平均不超过1公顷,无法实行机械化操作且缺乏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粮食自给压力较大。不过,印尼经济作物发展前景广阔,以橡胶、棕榈油、可可、咖啡及水果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弃耕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面临新的发展条件和机遇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近几年来,部分地方出现的农民弃耕现象,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农民弃耕面积为65万亩,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2%左右。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季节性撂荒(指不种早稻),约占弃耕面积的80%;二是部分地方发展态势明显,呈逐年增加趋势;三是个别县(市)范围广、面积大,一般乡村占耕地总面积的近10%,高的乡村达20%-30%。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包括14个地市、84个县区、1384个乡镇。土地面积8.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1.3%;人口5291万,占全省的66%,其中农业人口4634.2万人,占全省的66.4%;现有耕地7165万亩,占整个黄淮海平原的25.7%,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8.6%,人均耕地1.55亩,荒地面积374万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为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经过近20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151美元,居世界第14位。澳大利亚的农业也是很发达的。现有耕地面积464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人均占有耕地3公顷;有牧地44,500万公顷,人均占有牧地近30公顷;农业人口8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2%;农业劳动力3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耕地122公顷,牧地1171公顷。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成果,但转化率只有30-40%,而农业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二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还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三是资源利用率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只相应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衡水平的1/6。可是,由于我国农业科技相对滞后,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每年农业用水缺300-400亿立方,而灌溉用水效有利用率仅有30-40%。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化肥,而化肥有效利用率不到30%。四是科技贡献率低。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八五”期间仅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60-80%。  相似文献   

16.
锦西市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管辖18个农业乡镇,281个村。现有农业人口35,58万人,耕地65万亩,人均耕地1.83亩。连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起步较晚。要使全区农业再上新台阶,在确保粮食生产高产、稳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拓宽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一、开发立体农业是人多耕地少的地方发展农业的一条出路。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而四川省又是拥有1亿人口的大省,人均耕地少是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全世界人均耕地5.5亩,全国1.5亩,而我省不到1亩。我省山区、高原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差;盆地、丘陵面积小,早已出现过垦现象,没有什么可开垦的荒地。近年来,我省耕地减少速度是很快的。虽然各级政府一再加强土地的管理,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各业用地的增加,耕地还会逐渐减少。目前,四川人口正面临生育高峰期,在2000年前,人口还是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耕地要减少,人口要增加,人均占有耕地将越来越少。因此,人均耕地严重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投资省、速度快、效益高的路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指导农业必须学会在这个课题上做文章。根据我区情况,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紧抓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 我区山多耕地少。全区有耕地面积3,900万亩,占总面积的11%,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2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山地(包括林地和宜林宜牧荒山)28,000万亩,占总面积的80%,人均占有8.58亩;还有可养殖水面300多万亩。水、热资源也丰富,适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具有综合发展的资源优势。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要在进行农业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开展以科学技术普及推广为核心的农业综合开发,是使农业尽快登上新台阶,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四川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是把立体农业开发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的。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推广,收到了初步的成效。一、农业综合开发是四川省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人口1071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0%,其中农村人口8200万,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0.6%;现有耕地9460.7万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6%,人均不到0.9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功下,四川省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8年至198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由319.6亿公斤增加到407.9亿公斤(?)连续上了350亿公斤和400亿公斤两个台阶。农(?)林(?)牧(?)副(?)渔全面增  相似文献   

20.
突出四个结合实现增产增收攀枝花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交汇率,幅员面积7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747%,水域占159%,山林草坡占9094%。全市具有“岛状”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境内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