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广西,是偏远、贫困、落后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多年间,广西为国家整体的安全和内地的经济繁荣作出重大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的经济建设开始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九五”时期,尽管两度遭受特大洪灾,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经济仍然能够保持适度增长,而且增长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国税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弹性系数大幅度提高。但广西经济与税收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沿海发达省区相比,差距则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西国税部门所组织的收入,绝大部分或全部用于地方财政、为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和支持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广西国税收入以流转税为主体,体现鲜明“单主体”结构特征 国内“两税”占全区国税收入的83.2%;在国内“两税”中,电力、卷烟、有色金属、机械(含汽车)和制糖业居工业环节“两税”的前茅,其税收合计已占全区工业环节“两税”的56.3%。广西国税收入的地域性特征已经基本显现,以南宁市为中心的“首府经济区”和以柳州市为中心的“桂中经济区”的税收合计已经占全区国税收入的50.5%。从经济类型结构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税收占全区税收的60%左右,外资、个体、私营、联营企业等民营经济的税收占全区税收的30%以上。全区民营经济的税收比重较高的地市依次是玉林市、南宁地区、柳州地区,桂林市和梧州市。  相似文献   

3.
“十五”时期,我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准备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也继续面临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启动困难等不利形势。因此,对于地处我国东西部交汇处、与东盟国家毗邻的广西而言,这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将可能使广西的经济有一个比“九五”略快的发展势头。在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和继续加强税收管理的基础上,广西的国税收入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汪康 《经济论坛》2007,(9):6-8,11
一、河北省宏观税负和行业微观税负的现状 (一)宏观税负偏低 2000年以来,随着河北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国税收入实现了高幅增长,收入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河北省GDP总量达到1.16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近1.3倍,年均增长14.7%.按总局计划口径,国税收入规模达到768.61亿元,比2000年增收539.64亿元,增长2.4倍,年均增幅为22.4%.国税收入的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税收弹性系数达到1.5.  相似文献   

5.
后记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边陲,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又是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12个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广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中央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西国税事业近年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尽管现在国内外一些人怀疑我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但入库国税的数字是确切无疑的。1999年广西国税就越过百亿元大关,而后持续稳定地增长,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发展经济学认为,增长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虽是发展的前提,但增长并不一定是发展,只有良性增长才是发展,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如此,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税收亦是如此。税收增长并不等于税收发展,只有税收的良性增长才是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进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本文运用SSM分析框架,全面系统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我国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推进机制,具体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逻辑框架构建推进体系。认为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受到与这三大逻辑框架相关联的三大变量的影响。这三大变量分别是:低收入群体自我增收能力、外部主体增收推动力投入,以及阻滞增收的因素。实证分析表明,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首先取决于该群体的自我增收能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收入回报率比加大低收入群体创收的工作时间投入对于低收入群体增收具有更加决定性的意义。其次,要从根本上解决阻滞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消减因素,特别是刚性支出方面的家庭负担。再次,外部正式和非正式主体投入对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推动的影响有限,但不可或缺。着眼于“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提出从低收入群体自我增收能力、外部主体推动力和阻滞增收因素消减三个维度构建推进机制,并提出构建低收入群体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约20%。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2004年财政收入再保持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有很大难度。从收入方面看,2004年几乎没有政策性增收因素,而政策性减收因素则增加较多,如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政策,继续调低关税税率;落实再就业,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税收扶持政策都将减少财政收入。加上连续多年财政收入高于经济增长,使通过加强征管促进收入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也渐趋缩小。因此,2004年财政…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了经济基本面和征税努力水平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我们利用成对样本(paired sampling)的数据结构,使用工具变量处理了税收努力度量误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估计了国税和地税机构的征税努力对于税收增长的不同影响。这种模型设定的好处是既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国税和地税面对着同样的经济基本面,同时又可以识别两个机构征税努力的增收效应所存在的差异。我们发现,GDP增长对于税收的增长有接近45%的解释力,征管努力对税收收入也有重要的贡献,地税局税收努力水平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国税局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9.
2001年广东税收大幅增长,对全国的贡献加大。全年国税收入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剔除海关代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三项收入后为942亿元,增长26.7%,地税收入7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全年税收  相似文献   

10.
孙勇 《资本市场》2000,(2):15-20
<正> 对于中国税收来说,去年形势之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它主要表现为税收收入完成10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增收1220亿元。其中:中央级税收收入5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增收752亿元;地方级税收收入4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收458亿元。国内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完成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收290亿元,也超额完成了预算任务。面对这一形势,人们似乎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懂,税收为什么会这样快速增长?今后还会有增长空间吗? 朱镕基致信祝贺税收过万亿应当说,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过万亿元是按照正常速度是难以想象的,这一结果帮助中国政府渡过了一个庞大开支的“年关”,因此,也受到了中国政府高层的关注。获此喜讯,朱镕基总理于2000年1月1日致信全国税务工作人员,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朱镕基指出,1999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达到10311亿  相似文献   

11.
夏晶  陈建国  赵奡  陈诚 《当代经济》2018,(13):126-128
2003年,我国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为指导思想的税制改革目标,随着新经济下税源分布日益广泛,流动性和隐蔽性日益增强,强调税收的“严征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税收征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整体仍相对落后,而且在促进税收增收的作用不大,并从税收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等方面提出税收精细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1996年以来,柳州市经济发展相继进入类似发展经济学所说的起飞、加快和提升时期。相应地也体现在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长。2010年国税收入达到124.66亿元,占广西全区国税收入比重为19.28%。2010年"两税"收入达到100.64亿元,增值税收入增速小于消费税,"两税"增速小于国税收入,增值税占国税收入比重由1996年的70.93%下降到2010年的54.92%,消费税比重由1996年的22.01%上升达到2010年的25.81%。2010年外资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0.99亿元,内资企业所得税收入9.35亿元,前者增速大于后者,外资企业所得税占国税收入比重逐步上升。第二产业国税收入比重由2001年的81.11%上升到2010年的83.69%,第三产业国税收入比重由2001年的18.89%下降到2010年的16.28%。"十一五"时期,"两税"行业结构中汽车"两税"贡献率为39.74%,卷烟为39.53%,批发和零售业排在第三位,为9.85%。本报告对上述重要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采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的计量方法,结合昆明市经济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的关系,得出了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在分析这一结论的基础上针对昆明市国税收入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文章采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的计量方法,结合昆明市经济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的关系,得出了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在分析这一结论的基础上针对昆明市国税收入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生了地区、城乡、行业、阶层和不同学历层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现象。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合理因素,更有不合理因素。不合理因素有:价格体系不合理和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城乡二元结构;税收执法漏洞和税收手段落后导致的国税流失;违法经营、以权谋私等“灰色收入”。对待收入差距,首先,重视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政府要做出切实可行的努力,遏制收入差距的任意扩张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产不增收,甚至减产减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使农村生产力的内在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农业和农村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形象。农民增收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今后“十一五”规划必须研究落实的重点工作任务。为此,笔者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为个例,就惠农补贴对农民增收所起作用进行了调查,对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了些许建议。一、收入状况分析1、基本情况。栗溪镇地处东宝区城北山区,辖25个村,134个小组,2个居委…  相似文献   

17.
本报告从国税宏观税负和国税税收弹性的角度揭示了柳州市经济增长和国税收入的关系。柳州市国税宏观税负从1996年的7.52%上升到2001年的10.36%以后逐步趋于平稳,2010年宏观税负为9.89%。广西全区1996年宏观税负为4.79%,2001年为5.79%、2010年为6.81%。广西国税宏观税负和柳州市国税宏观税负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国税收入弹性从1997年开始经历较大幅波动,2002年之后基本围绕1波动,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逐步增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46.16%上升到2010年62.96%,第三产业则由35.97%下降到28.76%,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1997年的39.20%上升到2010年的73.33%,第三产业则从53.63%下降到20.21%。第二产业国税收入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为74.78%,第三产业国税收入贡献率逐步增加,2010年达到25.22%。第二产业的税负由2001年的19.88%下降到2010年的13.15%,第三产业税负上升。第二产业的国税收入比重高于其在GDP中的比重,而第三产业则相反,国税收入对第二产业具有依赖性。本报告考察的六大重点产业中,在2001~2010年期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大小排序为建筑业、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业国税收入平均增速大小排序为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工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产业国税收入规模大小排序为工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建筑业,产业增加值与国税收入的关联性不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各界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认识存在差异,包括宏观税负水平偏低、适当、偏高三种观点,其原因在于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来衡量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如果按照大口径统计,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确实高于世界平均的水平。影响我国宏观税负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税收等三个方面,运用因素分析法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各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物价变动、经济增长和税收政策及征管这三个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位居首位,物价因素已不再是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征管因素则成为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的主要因素。要有效降低我国偏高的宏观税负水平。应当从调、减、增三个方面进行结构性减税,优化我国税制结构,从而达到从整体上降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九五”时期,由于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推动了宁夏吴忠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超过宁夏全区1.2个百分点。在《“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一文中,针对吴忠市“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方友 《技术经济》2004,23(5):27-28
<正> 一、发展劳务产业的必要性 1.发展劳务产业有利于农村人口的数量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就业,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发展,而且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六五”以来,在农民收入增长来源中,劳务收入的贡献作用不断上升。“九五”期间,劳务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达到65%。近两年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外出劳务收入的增加。因此,只有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若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