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巧玲 《商场现代化》2006,(29):125-126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品牌已经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60%来自品牌企业创造的价值。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是由品牌企业贡献的。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无论是应对国内竞争还是进军海外市场,打造品牌已成为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企业如果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既不可能在国外站住脚,也不可能在国内站住脚。  相似文献   

2.
“中国品牌50强的总价值已经超过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这是从BrandZ^MT最有价值中国品牌研究所得到的重要结论,展现了品牌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品牌,不可承受的掂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德 《经贸导刊》2003,(10):16-19
一个市场没有品牌,那是萧条;一个地方没有品牌,那是落后。面对世界品牌排行榜上中国品牌的尴尬,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经济界人士都应该深思:在一个综合国力正迅速提升的大国中,口牌何以如此落魄?  相似文献   

4.
《商界名家》2005,(12):64-66
“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字眼,而“中国创造”正在成为主流话语。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成为新的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将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企业的品牌主义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5.
李光斗 《广告大观》2005,(3):144-145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地区和国家竞争力的强弱。日本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经说在国际交往中说:“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在他心中,索尼和松下是日本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推动中国品牌的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丁强 《中国电子商务》2013,(14):138-138,140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大,它带动了整个市场的趋向发展,无论是企业线下的竞争还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竞争,最终的竞争都归属于企业品牌与品牌的竞争,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标志。大量的事实告诉了我们,市场的竞争首先就是品牌的竞争,谁拥有更好的品牌,谁在竞争中就能占据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扁平世界是品牌的世界。 中国品牌必须快速崛起和强大。这里面包含国家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  相似文献   

8.
创造世界级企业,打造国际级品牌,是许多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但在品牌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在海外频频遭遇商标抢注。"英雄"、"同仁堂"、"红塔山"、"康佳"、"红星"、"大宝"等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品牌商标在欧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尼被抢注。国家商标管理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民族品牌商标每年海外被抢注的案件超过一百件,主要涉及化妆品、饮料、服装、食品、家用电器等消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贸易》2007,(3):30-32
没有人能否认,海尔是中国企业也是中国品牌的领袖。这样一家企业,是如何成就其品牌战略的?“我自己体会是没有品牌不行,但真要打造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和琳 《中国市场》2008,(31):62-63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个品牌制胜的时代。强势品牌因其对经济贡献卓著而成为各国的追求。正因如此,广受欢迎的“中国制造”在沸腾国人热血的同时,引发出人们的深层思索与反省。奥美集团总裁兼CEO夏兰泽女士关于中国品牌的论说,曾引起广告业内对中国品牌现状的大讨论,让人们把目光投注到国内方兴未艾的民族品牌建设。目前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存在着品牌,但缺失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起民族自主品牌重要性的意识:国家也正从政策.资金上鸣锣开道:2005年12月.商务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明年国家将拿出7亿元用平支持名牌出口企业发展——这些成为任重道远的民族晶牌建设之路的庭好开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核心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中华民族要振兴,一定要有自己优秀企业的品牌,它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标志和灵魂,品牌文化的构建和形成与企业文化密切关联,企业文化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品牌文化的战略策划和制定。  相似文献   

13.
宗南 《销售与管理》2007,(2):104-106
经历了生存考验期后,中国品牌应该怎样打造一个真正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活的品牌”?怎样应对已经变平的世界,成为一个全球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开发和管理面临的新的迫切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品牌无疑成为了一个企业立足于市场的重要保障,品牌作为企业的“名片”,不但凝聚着企业文化,同时渗透着企业的扩散力,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国家竞争力的载体.本文对企业品牌的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宋秩铭 《市场周刊》2001,(8A):16-19
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产品,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成为品牌,至少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事实上很多都还只是一个产品,而不是一个品牌,如果真正有强势的品牌的时候,你真正在评估这个公司价值的时候,比如说在中国,我们这个公司十年了,累计的资产上亿,我觉得这并不是代表品牌强势的价值,可口可乐股票的价值实际上有97%是与市场有关联的,最有趣的是英国石油,英国石油的实际市场绝对是很高的,但是从股票市值来看,他的74%是属于它的无形资产,所以品牌如果是真正强势的话,必然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好处,只要品牌一旦形成,它的价值比较,高获得利比较高,高获利会让品牌更具有主导力量,会有更大的弹性面对竞争,包括功能的改善,低价,战术促销,通路等等。  相似文献   

16.
品牌建设的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斗 《中国广告》2005,(4):116-118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量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地区和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在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企业应该提升自己品牌的竞争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实力,更是维系我们民族未来竞争力的基石。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经在国际交往中说:"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在他心中,索尼和松下是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品牌国际化道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拥有著名的品牌就等于在市场竞争中于掌握了强有力的工具。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经历了品牌意识启蒙时期,品牌创建时期,品牌竞争时期和品牌国际化时期四个阶段。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可采用直接进入模式,并购模式和自主品牌与OEM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锐 《经贸世界》2001,(4):70-73
品牌无国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正逐渐荡涤着品牌身上的国别印痕。各国品牌都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市场。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进而拓展更广大的销售空间,赢得更多的消费群体,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终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个没有世界名牌的国家,不能称之发达国家,一个缺少世界名牌的市场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如果一个企业创出品牌,其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更代表了一个区域甚至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形象.品牌不仅是企业财富的象征,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品牌营销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名牌的诞生与否.因此,分析品牌营销内容,研究品牌营销策略,并结合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助于把握品牌营销的发展方向,更有效的开展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20.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6,(10S):139-139
“中国品牌万里行”的研讨会让我深受启发,在与相关主管领导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我了解的信息与我日常和企业研讨的品牌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很大差异,我发现可以换一个角度与高度去思考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