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RFID技术在供应链整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RFID技术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RFID技术凭借其自动数据采集、高度的数据集成、支持可读写工作模式等技术优势正逐渐取代条形码技术成为商品标签市场的新宠儿。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与传统条形码依靠光电效应不同的是,RFID标签无须人工操作,在阅读器的感应下可以自动向阅读器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技术。与传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和光学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不但可以使电子标签和读卡器之间实现无接触.而且可以实现多个标签的防冲突操作,从而可以解决很多传统识别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可以使用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以实现无接触性的信息传递。本文先简单介绍RFID技术的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和优点,再从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汽车安全防盗系统;遥控车门系统(Remote Keyless Entry)三个方面谈论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射频身份识别(RFID)技术应用在诸多新的领域,其防碰撞问题日显突出。文中介绍了RFID中标签防碰撞和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这些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微型天线(Antenna)。  相似文献   

7.
基于RFID的物流跟踪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 技术在商业及物流企业的发展应用RFID 射频技术是本世纪的十大重要技术之一。RFID 芯片存储大容量信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射频传输技术来传递数据信息。当RFID 电子标签位于一个RFID阅读器的有效范围时,RFID 电子标签将内存的信息自动发送到RF  相似文献   

8.
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可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可将IC芯片贴在所需管理的物品上,特别适用于现代商场管理。利用射频技术将IC芯片内存储的辨别信息传递到系统终端作为追踪、统计、管理、存货控制等识别用途,是目前商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逐步取代条形码技术,从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RFID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RFID技术概述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电方面的具体应用,即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一般由RFID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自动和高效的物流信息采集,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与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服务相结合的物流跟踪系统。在研究了射频识别EPc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将射频识别硬件电路系统、射频识别标签代码体系和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供应箜中产置信息的跟踪与共享,解决了供应链管理效率和水平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识别迅速、标签不易损坏等优点。使用RFID技术对小龙虾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能够有效地加强小龙虾生产和食用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的概念推动着我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重点介绍的“组合识别”、 “多样标签”和多功能读写器,将降低RFID系统的成本,加快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 用;RFID芯片、标签和系统的加密及安全措施,将满足RFID技术在军事和工业物流高端应用 需求。“物联网”需要建立庞大的通信网络和产品的数据库,需要开发生产各种传感器与通 信终端的接口转换模块。  相似文献   

13.
EPC/RFID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物流新技术,通过赋予物品全球惟一的产品代码,借助射频RFID标签采集数据,而后经由互联网实现数据在供应链之间的互换和共享,将大大减轻传统供应链中存在的“牛鞭效应”。本文介绍了EPC系统(物联网)物品识别模型的实现,并对物联网的拓展应用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扩大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范围和提高识别效率,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多标签高效读取的射频识别(RFID)波束扫描阵列天线。采用空气层结构设计出增益值为6 dBi的圆极化天线阵元并组成2×2平面天线阵,使用开关线型移相器与威尔金森(Wilkinson)功分器设计出天线馈电网络,并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块控制阵元间相位变化,实现波束30°偏转。整体模型尺寸为350.0 mm×350.0 mm×5.7 mm,分别使用微波暗室、射频网络分析仪以及连接RFID阅读器测试,表明天线实现了4个方向波束偏转以及识别多个标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商品、票务、证件防伪中的应用,以及射频识别技术防伪与其他防伪技术相比具有的突出优点,预测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毛学麟 《新财富》2007,(11):41-41,44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一种内含无线电技术的晶片,晶片可写入包括产品类别、位置、日期等信息,并且在进入磁场区后,晶片可透过扫描器感应实现非接触自动识别。相对广泛用于产品识别的条形码,RFID的存储量更大,识别和读取的时间更短,因此被认为将逐渐取代现在广泛流行的条形码系统,此外,RFID都有独特的电子编码,并可以加密,在集成多种附加功能后,在烟草、金融、制药等方面也将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射频识别简单地讲就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整个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它主要由带有芯片(chip)的电子标签、读写器(writer-reader)、通讯系统等部分组成。主要工作原理是: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发射电磁波的磁场后,接受无线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信息,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8.
姜涛 《现代商业》2007,(9):48-49
在麦德龙位于德国乌纳(unna)最繁忙的配送中心里,一次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测试正在紧张进行着。随着仓库管理人员的一声令下,上百家供应商贴着RFID标签的货柜和托盘同时通过配送中心的36个出货口,每个出货口的RFID读写器采集托盘标签上的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然后自动把数据传送到ERP系统内,  相似文献   

19.
EPC/RFID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物流新技术,通过赋予物品全球惟一的产品代码,借助射频RFID标签采集数据,而后经由互联网实现数据在供应链之间的互换和共享,将大大减轻传统供应链中存在的“牛鞭效应”。本文介绍了EPC系统(物联网)物品识别模型的实现,并对物联网的拓展应用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0.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旨在简化人工识别过程的新技术。它的标签与条形码在数据识别和保存能力方面差别很大,因此可以弥补传统识别方法的缺失。通过内置的小型天线传递识别信息,它的识别过程可以自动发生,并且一次能够识别多个物体,识别过程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非常适合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且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的快递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