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经济建设的落脚点逐渐转移到"质"上来,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供给端的优化,要求生产高质量产品,扩大有效供给,淘汰低端无效供给。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对其资源的管理,是维持企业运营的重要职能。结合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有利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升级,帮助其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合国企战略管理工作战略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未能掌握供给侧改革核心要点、战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国企战略管理的具体创新路径措施:健全国企战略管理体系;结合供给侧改革核心要点,对国企战略管理办法加以创新;通过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战略管理专业人才素养;持续完善绩效考核工作职能,注重国企战略管理会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驱动理念下的供给侧改革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我国的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速增长。近五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这个时候,为了形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就一定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优化,同时提升效率,在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的情况下,通过企业主体以及政府主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政府和企业二者的协同作用,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颜克勤 《消费导刊》2021,(1):127-128
为了有效的提升我国农业供给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起到助推作用。基于科技创新力所引导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点,在此基础上探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探索基于科技...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问题.财务管理的供给侧改革是企业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改革,使企业发展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财务管理的创新是以加强财务信息的互联网+建设,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建设和加强企业自由现金流管理等为抓手,从微观层面更科学配置资源,增加价值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达到与国家供给侧改革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在新常态形式下,企业得到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很多的挑战,在这种形式下,企业要相关发展,就需要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式下,要对动力、资本管理、制度方面等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推动制造业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创新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一...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改革,这种寻求经济新增长的新思路,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助力,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竞争的核心力量,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落实中大有可为,在新政策的带动下,管理会计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当下经济改革的需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出发,探求新形势下管理会计模式创新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质量的影响,以期达到企业层面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着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将其视作解决我国深层次矛盾、实现社会经济长效发展的关键。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创新同样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将通过结合现阶段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现存问题,立足供给侧改革的高度尝试针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提出几点有效的战略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认为商业银行在信贷供给与金融创新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然后从规模发展小微金融、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推进符合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的消费金融、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四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就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以新常态为背景,根本目的在于调节供求关系矛盾,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的经济体量现在位于世界第二,由依靠要素投入和制度改善等措施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已显乏力,科技贡献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越发重要,科技创新单纯地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开放的进程中必须推进自主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以"创新理念"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理念成果,以"创新理念"引导供给侧改革,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释放新的需求空间,创造新的供给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就国内物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是其业务模式调整、技术装备升级以及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机遇。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市场管理无序,物流企业长期处于散杂弱的状态,物流生态环境差,企业生存压力大,创新理念不足,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供给侧改革政策下提出我国物流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基本策略:全面降低费用,完善物流法律法规,构建有序物流竞争环境,营造良好物流业环境,坚持创新,推动物流行业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2.
从国企改革看体制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祥云 《中国市场》2011,(50):92-95
我国商业流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由于这部分企业要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者进行改制。在对国有企业转制和改革过程中,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所不同。当前,要使国有企业改革走上正确的道路,就必须要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的发展,国企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头羊,要想保持国企的主要经济地位,国企改革势在必行.现阶段国企面对的经营环境、内部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方法等都已经呈现落后的状态.与此同时,财务会计风险也显现出来,所以国企为了有效地规避风险,需要注重企业财务会计风险要素的评估、控制和防范,以便发挥财务会计的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国企改革措施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央重点关注的任务。一方面,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对改善市场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需求端拉动经济的政策效果逐渐减弱,从供给端入手改善供需环境成为迫切的需求。本质上来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正是为了提升其竞争力,这与国企混改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首先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企混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突出从供给侧视角分析国企混改的重要性。随后,对国企混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未来可能的改善方向。最后,通过供给侧制度、资本、管理、思想及劳动力五个方面的分析,针对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企混改,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在供给侧改革中承载的责任与发展机遇,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发展。要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功能不全和"金融抑制",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其间要以优化金融领域的制度供给、制度结构为龙头,推动直接金融成长壮大、间接金融健全增效、金融产品多样化,构建对各类需求"无缝覆盖"的现代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政策影响下,酒店业同质化、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逐渐显现,由此引发诸多问题。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要求更加明显,酒店业亟须结合供给侧改革,调整供给结构,提升供给品质,拓宽供给渠道,使无效、低效的供给转化为消费者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来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对于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企业在新常态下价值管理的一种创新战略。管理会计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信息决策以及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还以价值增量为目的,在微观层面上为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相关的实践依据,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业在管理层面上与国家在改革中的目标相一致,最终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常态下,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顺应改革、参与创新,才能不断提供和满足市场的金融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指出金融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认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创新,而推动创新的重点是产业创新。以韶关市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从创新的角度分析了韶关市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产业创新首先需要创新观念,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机制下充分发挥产业生态优势、激发创新要素合力并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进程,最终带动经济科技的辐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艾鑫 《商》2012,(21):108-108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国企的新一轮改革势在必行,国企由于政治原因获得垄断地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在没有危机的威胁下,缺乏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