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有它的怪脾气,只有顺着它的脾气施用才灵。一、早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碘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二、细施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三、集中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既可减少与周围土壤的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四、与有机肥混合施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  相似文献   

2.
功用主治:解热、镇静、镇痛、抗炎作用和解表里、疏肝、治寒热、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一、栽培方法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较厚,利水保墒的缓坡地或梯田作基地,冬季将土地深翻36—45厘米,以改善土壤,增强土壤肥力。次年2—3月将农家肥均匀撒入地而,亩施足底肥800-1000公斤,或施复合肥40—50公斤,也可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然后将肥料翻入地下,整细耙平,作畦待播种。2、种植时间: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即存分至谷雨期间为最佳播种期。3、浸种处理:播前可用0.3-0.5%高锰酸钾液浸泡24小时,作催芽除菌处理。浸泡后捞起晾干,半天后下  相似文献   

3.
一、施足基肥:油菜直播或移栽前,须施足基肥,基肥以施有机肥为主,配施 氟、磷、钾、锌、硼等速效性肥料。一般中等肥力的田土,亩施猪、牛厩肥1000~1500公斤、碳酸氢铵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7~10公斤(或草  相似文献   

4.
一、施足底肥。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亩施腐熟圈肥或鸡粪2000~3000公斤,并亩施二铵20~25公斤。二、半高垄栽培。一般畦垄高10厘米,垄宽40厘米,垄畦之间距离60厘米。三、化学除草。打好垄背后,亩喷氟禾灵除草剂120~150毫升,喷后与土均匀混合,防光解失效。四、适期播种。夏大白菜7月中下旬播种,用遮阳网覆盖栽培,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到9月下旬上市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冬贮大白菜立秋前后播种,采用点播或沟播在垄背上,轻轻覆土抚平。亩播种量300克。五、促壮苗。播种至出苗,…  相似文献   

5.
<正> 一、春季巧施肥,早肥促草发。 干池清整后,鱼种放养前15—25天,合理施基肥,水深1米,每亩施有机肥500公斤,配施20公斤磷肥,培肥水质,肥水下塘,早春后,水温渐高,抓时机大量施追肥300—400公斤,隔10—15施一次,为提高施肥效果,可采用  相似文献   

6.
1.做畦时要施足底肥。地膜盖好后追施有机肥困难,所以整地时一定要施足有机肥,并与土壤混合均匀。有机肥要腐熟,并加入适当水分,打碎过筛施入。有机肥全园撒施,化肥沟施。由于地膜覆盖后土壤挥发性差,而微生物活动强烈,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氨气,氨气过多对作物根部有害,所以地膜覆盖的地至少要比露地少施20%以上有机氮肥。  相似文献   

7.
《农家之友》2003,(9):29-29
一、春季巧施肥,早肥促早发:(1)浅水施基肥,确保肥水下塘。干池清塘后,鱼种放养前15~20天,合理施基肥,水深1米,每亩施有机肥500公斤,配施20公斤的磷肥,培肥水质,肥水下塘。(2)早春追大肥,追长促轮捕。早春以后,水温渐高,抓时机大量施追肥300~400公斤,隔10~15天施1次。为提高施肥效果,可采用搭架法或挂袋法,促鱼快速生长,使大规格鲢、鳙鱼轮捕上市。二、夏季施无机肥,优化水质:夏季是  相似文献   

8.
正整地做畦。选择肥力充足、深厚松软且通透性强的沙质土壤。然后在整地前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注意用量。如果底肥不足的话,樱桃萝卜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肉质根缺乏营养无法膨大。出现先期抽薹现象,影响种植效益。早春种植一般都是以平畦播种为主,施足底肥后要进行整地深翻工作,将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  相似文献   

9.
晚播小麦的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坪 《致富之友》2005,(10):45-45
一、施足底肥。晚播小麦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10-15天,如果气温低则会更长一些,比适时播种的小麦迟20多天。这就缩短了麦苗冬前的生长时间,同时麦芽在土中时间过长,消耗了种子的养分,致使幼苗生长瘦弱。因此,晚播小麦要早发壮苗,必须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667平方米可以施土畜禽肥50担,硫酸铵4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0千克。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露地还是保护地栽培的番茄 ,常因施肥时间不协调或缺磷缺钾 ,导致植株衰弱、结果畸型等病症 ,造成产量低、品质劣、效益差的不良后果。因此 ,在番茄的整个生长期 ,根据其生长特点 ,采取适量的配方施肥 ,可确保番茄优质高产。一、定植期施足底肥。秧苗移栽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 1万公斤、尿素 1 0公斤、磷酸铵 1 0公斤、过磷酸钙4 0~ 5 0公斤 ;或者亩施优质土杂肥 1万公斤、硫酸钾三元复合肥 2 5~ 5 0公斤、尿素 1 0公斤。二、壮秧期施肥。番茄幼苗长至 5~ 6片叶时 ,如叶色变淡可进行叶面喷肥。常用的肥料有 30 0倍尿素溶液、30 0倍磷…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土壤板结和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用,使得土壤肥力衰退,进而使得土壤透气性降低造成的。针对菜农面对的问题,在随水冲肥时,应补充有机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才是改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次追肥在小麦收获后花生团棵前及早灭茬追肥,施肥量为亩用花生肥30~4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二胺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幼果开始膨大期,一般亩追施尿素10公斤。一喷即在生育后期亩用尿素0.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对水50公斤叶面喷2~3次,防止早衰。四补即补施钙肥、钼肥、铁肥和硼肥。  相似文献   

13.
<正>1.施好基肥基肥施入总量,有机肥和磷肥100%施入,氮肥30%施入、钾肥20%施入。在犁耙地或起垄时,每亩施农家肥3000~4000kg或商品有机肥150~200kg、亩施磷肥2~30kg。2.看苗追肥具体是要追好"五肥",即提苗肥、壮蔓肥、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中低产田的越冬苗情 ,主要表现为群体不足、个体瘦弱、叶片细长、叶色淡黄、分蘖不多、根系较少、入土又浅 ,最后导致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重不高 ,造成减产。因此 ,对小麦中低产田培管措施是增根、增蘖、促壮 ,以达到促穗、攻粒、增重的目的 ,关键是“四防”技术 :一、防冻保苗对于抗寒能力弱的二三类麦苗 ,经不起冬春频繁的严冷寒流袭击 ,采取三种防冻措施 :一是增施有机肥。在寒流来临之前 ,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猪杂肥2000公斤或草木灰300公斤左右 ;二是疏通水系。尤其是低洼的稻茬田块 ,要降低地下水位 ,防止冰…  相似文献   

15.
如何施用生物钾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钾肥 (又称钾细菌肥料、硅酸盐菌剂 )是由人工选育出的高效硅酸盐细菌再经过工业发酵而成的一种生物肥料。施用生物钾肥能缓解我国钾肥供求矛盾,改善土壤大面积缺钾状况,促进农业增产,改进农产品品质。现将其施用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钾肥施用技术   1)基施:按 100亩用 15~ 30公斤菌剂与有机肥 (或潮细土 )225公斤左右拌和,均匀撒于地面后整地或耘田覆盖。   2)拌种:棉花、花生、玉米、小麦、水稻、油菜、芝麻等作物均可采用拌种方法,菌剂用量按 100亩用种量施 7 5~ 12公斤。具体方法是: 7 5公斤菌剂兑 4升水化…  相似文献   

16.
一增: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提高土壤保肥能力。近几年,商品精制有机肥的推广,克服了农家肥的缺点,避免了肥害的发生。二控:控制肥料用量,以中档水平为宜。还应注意叶面肥的喷施要达到最佳浓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浓度过高,又在中午高温时喷雾,易发生肥害。三勤: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忌一次过多施用高浓度肥料。  相似文献   

17.
杨飞 《致富之友》1998,(4):16-17
建设吨粮田的产量指标一般为亩产850公斤一1000公斤,其中小麦250公斤一350公斤,玉米600公斤一700公斤。全套技术包括备耕播种、共生期管理、麦收后管理、土壤培肥四个环节,共18条措施,现将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一、备耕播种:1.选地与整地选排灌良好的砂质土壤,盐分含量低,最好是肥沃的壤土。如果是粘土,无风蚀,最好秋深翻冬灌,有利于土壤的充分熟化,砂性土壤,易遭风蚀时则春翻,春翻一定要早。结合深翻施足基肥,砂性土壤中施牛粪、猪粪2000公斤一2500公斤/亩,秋翻不宜压碳铵,春翻可压碳铵15…  相似文献   

18.
施到地里的肥料都能被作物吸收吗?答:据长期的肥料试验结果证实,农作物施用肥料后的养分走向大体上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养分被农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二是养分分解后部分呈气态挥发;三是每次降雨后,养分随雨水流失或淋失;四是部分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呈不可供给状态。但是,从肥料的类别来看,有机肥比化肥损失的要少,化肥中磷钾肥比氮肥损失要少。据土壤肥料检测部门测定,碳酸氢胺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7%,尿素的有效利用率为35%。在碱性土壤,氮素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则更低。  相似文献   

19.
增施有机肥。稻麦轮作地区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稻草还田,亩秸秆还田量至少达到150~200公斤,有条件的要实行稻草全量或半量还田。淮北地区要发挥劳动力优势和积造施用农家肥的优良传统,增施优质有机肥,亩用量达到1吨左右。其他地区要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亩用量达到150~2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玉米裸地种植产量不高,平均亩产仅45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各地都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适应性强,世界上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475.5公斤。地膜覆盖可是玉米整个生长期增加有效积温249.5℃,满足了玉米各个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利于优质高产。玉米产量高,需肥量大,必须根据目标产量备肥,一般亩产指标700~800公斤,配肥量为纯氮16~18公斤/亩,折合尿素27~35公斤/亩,碳铵73~80公斤/亩;五氧化二磷8公斤,折合普磷75~80公斤/亩,有机肥3000公斤/亩以上,施钾后亩增产达8%左右,每亩可施10公斤左右硫酸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