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市场”这些几年前尚在“地下”徜徉的字眼儿,如今已频频露面于报刊,甚至上了官方文件。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真是商品吗?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场所真是劳动力市场吗?《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不成立》一文对此另有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什么需要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高尚全同志发表文章指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国改革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现今各类市场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目前,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劳动力流动也多呈自发状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同志在理论上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明确以市场为导向来推进经济改革,这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是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可喜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要消失。列宁虽然有新经济政策的短暂实践,但是并未在理论上作出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存在的结论。斯大林在其晚年,虽然肯定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存在商品交换关系,承认消费品是商品,但是仍然否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上述理论观点曾经发生过巨大影响,围绕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的争论和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在50年代,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观点颇为流行,我国沿袭苏联的一套做法,建立高度集中、排斥市场机制的经济管理体制,就是与此相适应的。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又刮起了一股“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企图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理论家”断言,无论从形式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商品交换都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赵瑞 《中国就业》2010,(5):51-52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同步,是“三大”市场建设(商品、资本、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下岗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平台,方便了求职者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促进了劳动力合理流动,为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9,(12):54-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翻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打开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渠道。这一方针对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四犬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尽快引入市场就业机制,实现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已被历史地推到了改革前沿。研究由“再就业工程”的特殊阶段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旨在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适合上海情况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经济改革的潮流正强劲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统制式管理体制。当前,破除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优化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配置和组合,推进劳动力的全面合理流动,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关键步骤。改革的实践急切要求经济学界为我国劳动力管理体制面临的重大变革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在这种新形势下,一些同志主张在我国开放劳动力市场,让劳动力以商品形式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在理论上确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范畴,确认劳动力的私有属性和商品属性。这种观点,作为对传统的劳动力统制理论的突破,启迪了人们的思路,繁荣了学术园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论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并不能真正克服传统理论的弊病;从长远看,对我国经济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将大大超过暂时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是自由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管是不可少的,是第一个重要命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和把握。 层次一:为什么要管? 市场经济在本义上是一种分散决策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经济行为主体是众多的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经济活动的媒介是市场;通行的原则是平等竞争、等价交换;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就是各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依循着市场法则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生自灭的过程。这种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没有政府的“管”作用于其间的。  相似文献   

10.
杨缨 《企业经济》2001,(6):25-26
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不是“一无所有”,不符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因此,有同志认为: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者不能凭借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获得个人收入以维持生计,因此必然要靠出卖劳动力谋生,从而力必然成为商品。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革场经济体制下基本上存在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要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对于第一个条件,毋须作任何解释,大家都这样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当然是自由人,他们不仅有人身的自由,而且有劳动的自由。但是,当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人,包括个体、集体、国有企业乃至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确切…  相似文献   

12.
王辉淼 《企业标准化》1997,(2):41-42,44
质量,呼唤“全面法制管理”湖北省红安县技术监督局王辉淼一为什么我国的质量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为什么市场上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为什么一批企业效益老上不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笔者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能够创造新价值的价值。无论什么社会离开劳动力都无法进行生产,但劳动力并不向来就是商品。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已无可争议,但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力是否也是商品却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4.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机制的公开公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由安置计划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促进就业。本分析了市场就业机制遵循和体现的平等就业原则以及当前求职关于劳动力市场平等与公平问题,试从操作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配置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如果没有劳动力市场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国政府1993年提出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一流报酬制度 我坚持“廉价无好员”的观点。在市场经济里,劳动力就是商品,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经济来决定。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不提倡学雷锋,不提倡学白求恩,我说那是道德领域的事情。我们挣了钱后,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可以救济社会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可以做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这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怎样完善土地要素市场,怎样实施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禾力  晓敏 《企业活力》1994,(11):4-6
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禾力,晓敏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它的运行是由企业而非政府所推动。企业是市场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购买者,又是各种消费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市场主体,即供给...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讲信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或双方因履行承诺而得到信任。企业有了信用,其产品就能不断开拓市场;银行有了信用,就会吸引更多储户。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为什么选购这个品牌的商品而不选购其他品牌;面对众多申请贷款的企业,银行为什么对有些企业慷慨解囊,而对另一些企业却增高贷款门槛,这当中都存在一个信用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要素市场的交易,从货币市场的借贷到资本市场的运作,无不体现着信用。因此,信用是构成现代市场交易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企改革的发展,有将中国职工从传统体制下“名义主人”的概念推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概念的趋势。毋庸置疑,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力这种特殊商品,是改革的必然产物。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职工作为劳动者,本应是企业和社会的主人。通过改革,使职工从、名义主人”成为“实际主人”,才是符合逻辑发展规律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劳动与资本平等”。所谓职工的双重身份,即社会主义属性的主人身份和市场经济属性的劳动力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