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2010年亚洲主要国家的润滑油需求将达到年均4.2%,远高于1990-1999年的年均增速2.7%。到2010年,亚太地区润滑油市场份额将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虽然润滑油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但近期内润滑油生产商不得不对付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极低的情况。亚在地区大部分过剩的能力只是用于生产低质量的基础油,而需求增大最快的是高质量的润滑油。虽然在润滑油质量标准上,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将成为亚太地区润滑油的发展方向,亚太地区各国也都已经或正在采取步骤提高润滑油质量。今后10年亚太地区润滑油的市场规模和产品构成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2008年,世界润滑油总消费量为3800万吨/年左右.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润滑油消费量明显下降,但亚太地区仍为润滑油消费的热点地区.预计全球润滑油需求从2010年后开始反弹.2008年底全球润滑油基础油产能为5000万吨/年,基础油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2010年产能将过剩约20%.近期全球基础油加氢工艺生产的Ⅱ/Ⅲ类基础油比例不断上升;基础油竞争的焦点继续集中在亚太地区;基础油开始走品牌发展道路;废油回收加工基础油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中国润滑油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进口基础油资源不断增加."十二五"期间,预计润滑油基础油年进口量仍将超过100万吨.中国在适时建设基础油生产装置的同时,也应适当利用进口资源,避免大量建设带来的区域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应积极开展废油回收业务,为国家的环保和节能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产的润滑油在品种及质量上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家已决定提高中高档润滑油比例,同时迅速发展多级油和汽柴机通用润滑油。国内现有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润滑油增长的需求,预计今后几年润滑油短缺的情况将逐步明显。目前国内和亚太地区坏烷基润滑油类产品供需矛盾突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充分利用环烷基原油的资源优势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危机后经济的逐步恢复,亚太地区石油需求出现了反弹,预计2000年需求仍将继续增长。由于亚太地区原油产量增长缓慢和需求不断增长,这一地区未来10年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油。尽管本地区从大西洋区域进口的原油也在增加, 原油和油品主要只能由中东产油国来满足。在今后10年间,中东地区增另的石油出口量的80%将进入亚太地区相比之下,美国将继续使本国的石油进口来源更加多样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未来  相似文献   

5.
2009年,在全球润滑油市场消费量大幅回落的背景下,中国的润滑油需求受惠于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表观消费量超过600万吨,同比增长6%~8%,成为全球润滑油市场的亮点。国内基础油资源供不应求,进口资源大幅增加,2009年润滑油基础油的进口量达到188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30%。同时,外资润滑油公司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中国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继续向好,预计汽车产业等主要用油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将带动润滑油消费继续增加;外资公司将加快在中国的布局,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在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国内润滑油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基础油进口量将仍然维持在历史高位。  相似文献   

6.
据Freedonia集团2007年7月中旬发布的报告预测,世界润滑油需求年增长率将为2.3%,2010年将达到4180万吨,其中,亚太地区将占36.7%、北美将占28%、西欧将占12.5%、其他地区将占22.8%;2015年将进一步增长到4655万吨。全球润滑油需求量及预测见表1。  相似文献   

7.
世界润滑油生产及供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全球新增和计划新增基础油能力400万吨/年,关闭和减少产能约110万吨/年;企业联合、购并和成立合资企业的活动频繁。虽然由于生产燃料性油品的效益较好,炼制商转产燃料油品,造成基础油料产量下滑,但是润滑油生产的继续扩能和升级将使润滑油市场走向新的平衡。2004年世界成品润滑油需求约为5780万吨,据Freedonia集田公司预测,世界润滑油消费总量的增长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2003~2008年.全球润滑油需求的年均增长年由2.2%,其中中国为印度、印度尼西、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为3.0%-3.5%.西欧、北欧、北美和日本市场需求会出现下滑趋势。发展中国家改进润滑油质量的潜力很大.而发达国家的润滑油需求将更趋向于采用天然气合成油或以高度精制基础油为配方的高质量环保润滑油.预计全球对非常规润滑油需求的年增长率而54%,到2008年非常规润滑油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超过10%。润滑油质量将不断提高并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后半期起到2000年,国际石油需求总体上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各国各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经合组织原油需求增长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原苏联及东欧地区呈先大幅度减产,到90年代后半期有所回升的变化过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将以年增长率6%的速度递增。从原油供应情况看,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将因美国和原苏联地区减产而在较低水平徘徊,世界对欧佩克尤其是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将增加。总的看来,90年代世界石油供需将大致平衡。亚太地区由于主要低硫原油生产国产量增加不多或减少,加上内需量增加,使低硫原油的出口余力减小,导致90年代亚太地区低硫原油的供应趋紧;作为亚太地区低硫原油主要消费国的日本面临着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以来,西欧地区汽车总量增加了约20%,车用燃料消费量约增加了18%,而车用润滑油需求约下降了17%。欧盟15个成员国的润滑油消费量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欧盟润滑油消费总量为494万吨,较1999年下降0.7%。其中工业润滑油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而车用润滑油消费量依然有所下降。预计未来几年,欧洲将趋向于使用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到2005年VHVI(非常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将增长15%,基础油价格将持续走低,一些低效率的炼油厂将关闭。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预计到20005年欧洲润滑油需求将下降到450万吨。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下半年起世界乙烯工业已进入低潮期,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之雪上加霜,预计这一影响将持续至下个世纪初。1997年底世界乙烯生产能力8960万吨/年,消费量7282万吨,装置负荷率87.1%。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的增长速度是当前世界乙烯工业不振的主要原因。由于亚洲和中东地区乙烯工业的高速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重已由1975年的86%降低到1996年的4%。今后主要发展趋势:合资建设乙烯装置,经济规模不断提高,乙烯工业向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原料趋于多样化,技术趋于成熟,消费以聚乙烯为主。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推动世界乙烯需求的增长。预计2005年世界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01亿吨,亚洲地区新增需求将占世界需求增加量的49%,即这一地区每年至少需增加2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因此,占据亚太市场已成为全球各大石化公司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亚太地区的原油消费总量为1510万桶/日,其中本地区自产原油占44%,中东原油占51%,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原油占5%。2000年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预计将增加到1130万桶/日,其中39%由本地区自产,采自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分别占55%和6%。中东原油在亚太地区原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上升到2005年的64%和2010年的69%。未来15年以布伦特油为基准的油价对亚太地区三种原油价格公式的影响将明显加大。1998年亚太地区的油品净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60万桶/日,2000年将达到290万桶/日。2000~2005年,亚太地区的粗柴油、液化石油气和石脑油可能缺口较大,而汽油将保持供求平衡,并可能有少量的剩余。汽油、石脑油的价差将变小,粗柴油的价格将超过汽油的价格,低硫燃料油和高硫燃料油的价差可能加大。在未来的10~15年里,亚太地区的石油贸易结构的变化将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中东石油产量增长的绝大部分将出口到亚太地区。亚太地区还将从西非、北海和拉丁美洲进口更多的低硫原油。  相似文献   

12.
亚太地区液化天然气市场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年以来,亚太地区天然气储量处于徘徊局面,而天然气产量显著增长;2004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08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6.36%;天然气产量为351.2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1.36%,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优质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印度和中国大陆已成为亚太地区LNG市场的新兴力量,过去以日本和韩国为主导的亚太LNG消费市场格局将出现新的变化。2005年世界LNG的生产能力(包括运输和接收终端)为115亿吨,其中亚太地区为7500万吨。预计2012年和2020年。世界LNG的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2.35亿吨和5.15亿吨,其中亚太地区分别为1.3亿吨和1.65亿吨。近年来,亚太地区的LNG贸易已经开始从以往单一的长期合同形式向更加灵活,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合同形式发展,预计未来美国西海岸地区对LNG的进口需求有相当部分要由亚太地匡的LNG项目来满足,同时中东地区传统供应商的新增能力将转向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3.
预计世界LPG(液化石油气)出口量将从1996年的480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5890万吨,而中东地区LPG出口量在世界LPG出口量中所占比例将保持在54%左右。亚洲地区对LPG的需求将急剧增加,但区内LPG产量的增长远低于需求增长,预计到2010年LPG进口量的50%以上将依赖中东地区。日本仍将是需求大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将为净出口国,韩国、中国和印度仍将为净进口国。预计2005年我国LPG供需缺口约为800万吨,进口来源将以中东地区为主。鉴于目前国内进口气库布点较为集中,未来数年内可能造成地区性储存能力过剩,建议国家对大型冷冻气库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4.
美国《油气杂志》3月27日发布最薪乙烯报告称.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乙烯年生产能力达1.17亿吨.较上年增加440万吨,增幅近4%。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走入低谷后的第二个增长年.但开工率较2004年的93%略有下降.预计开工率下降的趋势今年仍将继续。从地区发展来看.2005年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增长150万吨。甚全球增速2首。其次是中东。增加100万吨,由于具有原料价格优势.预计未来乙烯能力增长还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北美和西欧乙烯生产相对平稳.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将抑制北美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 《油气杂志》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加390万吨,伊朗将有3套装置投产,总能力达340多万吨;卡塔尔、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和捷克也将有装置投产。2007年伊朗还将有一套100万吨的装置投产.再加上比利时.沙特和德国的新增能力,预计全球2007年将新增乙烯生产能力近160万吨。2008年将是全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将有14套装置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300多万吨.其中包括我国福建、兰州和独山子的乙烯项目.另外沙特.伊朗和卡塔尔都将有多套装置投产,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也有装置投产。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投产.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不会超过2004年的93%。[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亚太地区油品需求量持续增长。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预计未来10年里,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仍将保持较强增长趋势,需求量将从1993年的7098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0815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3.6%。从油品需求构成情况来看,对以运输燃料为中心的轻质馏分油的需求旺盛,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率较低。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已达7.2亿吨/年,目前位居世界第二。预计未来10年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本地区油品需求。亚太地区能否达到所预计的炼油能力,取决于资金来源以及环保要求等诸多因素,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今后一个时期直至2010年,世界石油总需求仍将缓慢上升,但一些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开始减少,增长的部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石油资源、生产成本、石油生产能力和主要石油消费区进口趋势来分析,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欧佩克尤其是中东产油国。欧佩克在90年代将继续推行限产促价政策,估计到2000年世界石油价格将由1995年的每桶22美元上升到30美元左右。石油消费国与产油国加强合作,这一趋势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结构继续朝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秋  张国忠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3):43-44,57
近10多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稳步上升,2003年海洋石油生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生产量的54.1%。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的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到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预计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2005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投资占世界的165%,预计2008年将增加到19.5%。到2008,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有望从2002年的1.65亿吨增加到2995亿吨。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将是中国、俄罗斯(萨哈林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油进口量每年以两位数递增。2004年,我国进口基础油115.51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44.2%。进口的基础油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新加坡的占三分之一以上。进口关口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有近一半的进口量。进口的基础油多为主流品种150SN、500SN、150BS,其中加氢Ⅱ类油及合成油占有相当比例且呈上升趋势。随着原油价格的节节升高,基础油价格也逐渐升高,只是走势稍显滞后。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基础油进口量会逐年增加,而且高质量基础油所占份额会逐年提高;基础油价格跟随原油价格也将在高位起伏:俄罗斯在我国进口基础油中的地位会逐渐提高,最终成为我国主要的基础油进口国;中东及南美地区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基础油产地。流向我国东北地区的进口基础油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9.
CMAI的富勒在近期休斯敦举行的世界石油化工大会上说,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丁二烯价格下滑,但是由于需求增长预计超过生产能力增长,世界丁二烯生产装置的开工率(除了东欧和前苏联)在今后几年可望持续提高。   生产装置的计划内和计划外停车可导致丁二烯短缺,生产厂商没有增加足以满足需求的生产能力,在今后几年内市场供应将持续紧张。   世界丁二烯生产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 95%上下,每年的维修将使额定生产能力损失 3%~ 5%,从 2002年开始,一些生产装置的开工率可能接近 100%,这一形势将持续到 2003年。届时,壳牌公司、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亚太地区主要石油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其中汽油、煤油、柴油呈净出口状态,主要进口油品为石脑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亚太地区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石脑油需求的增长.2006年亚太地区的石脑油进口量约为90万桶/日,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石脑油进口量将分别接近120万桶/日和超过140万桶/日.2006年亚太地区燃料油的进口量约为65万桶/日,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85万桶/日和120万桶/日.2015年前,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年增长量将基本维持在75万桶/日左右.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家炼油能力的不断扩大,2015年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供需将基本平衡,其中,汽煤柴油的供应仍将大于需求,部分需要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等地区,液化石油气、石脑油和燃料油等产品需要从中东等地区进口.未来几年,中东地区炼油能力的扩大将使该地区的石油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从而使亚太地区的炼油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