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5,27(4):F002-F002
最近在各种场合听到不少企业家说要做中国的杰克·韦尔奇。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这种“朝圣”般的心情不难理解——被歌颂为“20世纪最伟大的职业经理人”的杰克·韦尔奇,的确是当代西方经理人的个中翘楚。杰克·韦尔奇的成功是每一个作为企业家称号的人都非常羡慕的,并引以为楷模的。但是,中国的企业家要不要成为杰克·韦尔奇,或者是能不能成为杰克·韦尔奇,还有在成为杰克·韦尔奇这个问题上的想法和思路,是否仅仅是一个偶像,还是真正成为他学习的楷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
谢扬林 《新前程》2007,(7):30-32
自从接任杰克·韦尔奇成为GE公司的掌门人后,6年来,每年伊梅尔特都会来中国一次。就像韦尔奇在15年前来中国时没有媒体报道一样,伊梅尔特的来访,大多也并没有与媒体见面的安排。事实上,与韦尔奇相比,伊梅尔特要低调得多。在全球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在通用电气公司披露杰克·韦尔奇将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韦尔奇告诉通用电气公司的另一名高级行政人员:“我希望来一场革命。”韦尔奇的希望很快就充分实现了。   为了弄明白韦尔奇为何希望来一场革命,我们可以回忆为人热情、干事迫切的韦尔奇出任首席执行官时的艰难处境: 1980年 12月的一天,通用电气公司宣布了 45岁的韦尔奇晋升时,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得可怕。如将当时残酷无情的通货膨胀计算在内,公司股票在这之前的十年里损失了一半价值。而当韦尔奇坐在总部新办公室时,《财富》杂志公布了对 500家企业首席执行官的调查结果。谁是最优秀的首席执行官 ?答案却是:韦尔奇的前任雷吉·琼斯。哪一家公司经营最好 ?又是通用电气公司。   但是韦尔奇打算毁掉这个杰出典范--包括公司的业务组合、行政系统、不胜枚举的惯例和传统,以及特有的公司文化。虽然韦尔奇当时以闪电战的方式进行改革,几年后他还是后悔没有以更快的速度行事。   韦尔奇不但没有损坏它,反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改造了公司,公司的价值成倍增长:市值从 140亿美元增加到今天的 4000多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目前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微软公司,过去几年也不时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喜欢杰克·韦尔奇,或者至少要表现出自己欣赏这个在根本不同的经济环境中获得成功的美国经理人?这也许是一个让人不屑一顾的问题。日本的、德国的、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似乎更接近于中国的实践,却在一轮轮引进后渐次地被淡忘,而且同样著名的美国企业大腕儿也并未得到如韦尔奇般优厚的礼遇。看来,许多时尚的东西并不需要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成立于1892年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是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大和最受尊敬的公司,其于2001年9月退位的第8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183;韦尔奇执掌GE的20年中,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使这家老牌的电气公司焕发出勃勃生机,始终执全球电气领域之牛耳,显示了其非凡的商业领导才能及独具风采的个人魅力。作为全球最出色的经理人,韦尔奇成功、独特的经营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整个美国管理界都在反思韦尔奇和他那个商业年代的基本假设,中国亦然美国(《财富》杂志最近作出一个判断:“世纪管理大师”韦尔奇的时代过去了。整个美国管理界都在反思韦尔奇和他那个商业年代的基本假设,“我们正处在美国式资本主义的转折点”。统治美国商界25年之久的“杰克规则”,正在被颠覆。  相似文献   

7.
任一  李伟 《经营者》2005,(10):58-61
30年前他名不见经传,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CEO郭台铭。他霸气、独裁,被称为“华人世界的杰克·韦尔奇”。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1年,杰克·韦尔奇担任通用电气(GE)总裁后,企业界把他的七大管理典范奉为圣经,而通用电气本身更成为超级明星,股价持续高成长。  相似文献   

9.
张小平 《英才》2004,(8):34-34
美国GE公司克劳顿村培训中心,杰克&;#183;韦尔奇在台上大谈企业的经营之道,台下,几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激情澎湃:我们的企业能不能成为GE?我们的企业多少年后可以进入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0.
他曾有两次在通用电气获得高升的机会,却两次都被杰克·韦尔奇拒绝;他引领全球最大的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取得惊人的快速增长,却在今年年初悄然退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镇企业》2002,(12):57-58
号称“全球第一CEO”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在财富全球论坛年会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公司要想和美国公司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应该在美国公司积极投资中国的同时,也积极到美国投资设厂,在美国本土与其展开竞争,而不仅仅只是固守中国本土市场。深谙在中国开疆拓土之道的韦尔奇同时提醒那些希望独占中国市场的美国公司说,到中国开公司需要与中国公司的双赢,如果只是美国公司赢而中国公司输,那么就不可能在市场上取得最终的成功。韦尔奇是一位铁路工人的儿子。20年前,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登上了通用电气公司…  相似文献   

12.
何雁 《企业文化》2003,(9):18-21
美国通用公司(以下简称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认为,GE之所以持续发展125年不衰,关键在于:重视人与企业文化。在纽约克劳顿村有一所约翰·韦尔奇领导发展学院,成千上万名GE领导人在这所学校接受培训,了解公司有关业务、文化以及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如果要在20世纪中选出一位最杰出的经理人,这人一定非杰克·韦尔奇莫属。在20世纪风云突变的最后20年间,许多大公司在严峻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它们的总裁也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变换,可韦尔奇却带领着通用电气公司一路迅跑,并连续多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美最受推崇公司”评选中名列榜首。如今,通用电气这个从104年前美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成立就上市且唯一存活至今的企业依然在不断刷新利润记录,其表现丝毫不逊于任何一家热门的网络公司。韦尔奇不仅缔造了百年屹立不倒的神话,也造就了自己事业的辉…  相似文献   

14.
全球企业都在学习美国式管理,而殊不知,美国式管理很多并非来自企业,而是军队。对此,韦尔奇也深受震动。  相似文献   

15.
30年来,中国社会已形成了庞大的颇具有创富精神与理想的企业家阶层,他们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并融入全球化大潮中。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认为,中国的商业进程以10年为一个周期。虽然中国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家更替现象很难简单地用10年一个轮回去定论,但30年来在中国企业家眼中确实陆续出现了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李健熙、杰克·韦尔奇、李嘉诚、比尔·盖茨等世界级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海尔人》报道,2008年11月6日,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美国波士顿与美国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见面餐叙。久仰相逢,必有很多话题,但这两位中美著名企业家着重讨论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放权?如何实现员工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7.
诺尔-迪奇(Noel Tichy)是密歇根商学院的教授,任全球领导力项目主任,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的领导力变革专家,((商业周刊》将他列为世界最有才华的1|o个管理大师之一。迪奇教授是通用电器公司克罗顿韦尔领导力发展中心的前任主席,这个中心最近更名为约翰一F·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正是在克罗顿韦尔,迪奇教授首次实践了他的“有效力建设的著作。随着网络泡沫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前后,《胡雪岩》一书十分畅销。去年,《杰克·韦尔奇自传》大受国人追捧。结合历史背景,就能真正读懂这两本书,也就可以较好地认识这两位中西、古今截然不同的企业家。有位学者预言说,《胡雪岩》毁了一代中国企业家,《杰克·韦尔奇自传》将造就中国一代新企业家。这个预言不无道理。不凡铸业绩胡雪岩是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在100多年前的晚清,他依靠对中国文化的熟识,在官场和商场之间游刃有余地游历,不断地寻找政治上的后台,也使自己的商业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金融王国。韦尔奇1981年就任通用电气…  相似文献   

19.
“他们(中国的企业家)成功地让杰克·韦尔奇——这位可敬的前辈——成为了他们的背景。”2004年第7期的《中国企业家》如此评价韦尔奇此次中国之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夏天,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北京与中国工商界精英对话时曾留下一句经典名言。有一位中国企业家问:“我们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距却那么大?”杰克·韦尔奇一字一句回答道:“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这名话道出了战略管理的实质内涵,战略管理不仅需要想到、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做到有时比想到、知道要更关键、更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