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文章就这一现象进行了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周省一、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1.从主观方面看,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的初始阶段,主要是由于受通货膨胀无害论观点的影响,对温和性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力认识不深刻,错误地估计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力。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3.
自从纸币出现后,通货膨胀问题就没有给人类带来过安宁,政府官员、货币当局和经济学家们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诚然,大量的对付通货膨胀的操作经历,难以数计的理论研究成果,给予了人类对付通货膨胀的种种具体方法的参考与理论学说。但是,人们至今也未能对通货膨胀问题达成共识,在长期的与通货膨胀斗争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有两种相对极端性的关于通货膨胀的认识:认识之一认为通货膨胀是极其有害的,一国政府和货币当局不能不给予极度的关注,不能不采取种种可能的手段予以控制;另一认识认为,通货膨胀并不可怕,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入手.阐述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各国的实践特点。针对我国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我国目前是否应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适用性分析.提出了虽然短期之内我国暂不适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但从长期来看仍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这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根龙 《特区经济》2008,(7):230-231
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货膨胀的概念、类型及危害;其次,说明了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根治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维护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率先走上了经济复苏之路,但是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隐忧.文章试图分析经济复苏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然后结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经济复苏时期的通货膨胀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严倩颖 《中国经贸》2011,(16):23-23
通货膨胀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一大热点,随着通货膨胀的日益剧烈,我国中央银行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提高利率。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货膨胀和银行加息对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通货膨胀和银行加息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通货膨胀和银行加息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首先通过对5个主要价格指数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通胀—紧缩因子作为对通货膨胀的测度。进而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变动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的11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三个公因子即成本及经济增长因子、需求因子和货币因子,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得出这些因子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影响。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通胀形势,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容忍区间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在1.87%~4.87%范围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特征及采取的对策分别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合当前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特征提出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解决通货膨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权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35-38,48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首先通过对5个主要价格指数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通胀一紧缩因子作为对通货膨胀的测度。进而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变动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的11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三个公因子即成本及经济增长因子、需求因子和货币因子,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得出这些因子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影响。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通胀形势,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容忍区间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在1.87%-4.87%范围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陈文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5):105-107
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通货膨胀,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导致通货膨胀。费德斯坦指出,没有充分考虑财政政策的影响,这是货币经济学的严重缺陷。因此,文章结合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探讨了在地方政府赤字财政下,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文章认为,在地方政府赤字财政下,如果政府通过银行融资具有优先权的话,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够控制通货膨胀,反而加速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2.
陈洁  钟伟君  刘丽华 《中国经贸》2012,(10):155-156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我国缓解通货膨胀问题的有效手段,为稳定我国金融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尚未完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现行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因素,即货币币值、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价格指数、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金融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用来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也成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作者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通货膨胀导致了利益转移,因此,通货膨胀的实质是利益关系,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在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各种约束进行了阐述,并实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能解释近年来的GDP的增长,我国可以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替代目前状况。  相似文献   

15.
自1984年以来,我国物价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第四季度零售物价总指数同前年相比上涨了4.2%。有人认为,在我国初露端倪的通货膨胀属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而应采取全面紧缩的对策。然而,1985年以来,物价上涨率却有增无减,1~8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又比上年同期上升7.7%。这就引起人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对策的再思考。一要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首先必须对通货膨胀的性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就有必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我国在统计上,并没有把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水平上涨与由于价格结构性调整及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上涨区分开来,而是把通货膨胀率等同于年(或月)的物价上涨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情况。这既不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在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实际情况,也不利于对症下药,有效地治理和抑制通货膨胀。同时,还会对改革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建议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其原因有多种多样,许多学者仅从传统的通货膨胀归因理论进行了研究,没有涉及我国特有的制度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我们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除了有需求、供给、货币、国际输入的因素外,还有制度因素,我国的成本推进型通胀有其独有的特点,不仅是由经济原因造成,更是由制度原因造成。因此,解决通货膨胀顽症,要更多从社会层面的制度上去着力。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之一,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密切相关。文章采用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一季度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表示我国通货膨胀程度CPI与RPI序列的持久性,结果显示无论是CPI还是RPI均表现出较高的通胀持久性。因此要求制定货币政策时在稳定产出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赋予控制通货膨胀更大的权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金融非均衡现象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日益突出,其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非均衡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也表明金融非均衡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信贷、房价、股价三个角度提出降低金融非均衡发展,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玲 《中国经贸》2009,(14):113-1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通货膨胀会计,本文指出了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问题所在,然后给出了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选择,就是应该有一个过渡时期。就目前来说,应是将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