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新宾、抚顺、桓仁、本溪、宽甸、凤城等七个县,总面积4,500万亩,其中山地面积3,200万亩,占总面积的70%以上,有林面积2,300万亩,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不仅是我省木材生产基地,而且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保护环境以及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优越的地位。因此,加强东部山区的林业建设,对于我省来说是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围绕林业建设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把山区经济搞活。  相似文献   

2.
百色地区右江河谷的百色、田阳、田东三县(市)和田林、凌云两县东南部地区适宜发展芒果生产。为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加快山区脱贫致富步伐,1985年,百色地委、行署决定在右江河谷三县(市)建设10万亩芒果生产基地。十年来,该地区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了基地建设,现在芒果基地已初具规模,芒果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苏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迎接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立足自身实际,把多种经营作为重要的致富产业来突破,使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植根点和成长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调查之后,感受更为深切。 (1)发展多种经营,符合了区域特点。苏北大部分地区是全国重要粮棉生产基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但由于受交通、能源、资金、技术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加上粮棉比较效益低下,乡镇工业和苏南无法比拟,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制约。怎样才能尽快致富农民、缩短苏南和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差距?东台市时埝镇党  相似文献   

4.
多种经营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面,是广大农民快速奔小康的“致富工程”。为了把握当前多种经营的实际情况,探索构筑“全优工程”的具体对策,最近,我们对苏北一些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与考察,既受到了很大教益,也引发我们思考了一些相关问题。 多种经营才能尽快致富农民 (1)发展多种经营,符合了区域特点。苏北大部分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但由于受交通、能源、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粮棉比较效益低下,乡镇工业和苏南无法相比,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受到制约。1992年以来,东台市时埝镇全镇人民做水的文章,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养水禽、螃蟹、鳗鱼、牛蛙;育珍珠、黑籽鳗、长河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多种经营的意义和优势,就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多种经营布局、基地建设、发展多种经营的优势和特色、加工深度、可持续发展、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多种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多种经营的意义和优势,就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多种经营布局、基地建设、发展多种经营的优势和特色、加工深度、可持续发展、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多种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锦州地区六山一水三分田,自然资源丰富,适于多种经营,是辽宁省粮食、花生、棉花、水果的重点产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调。大部分山区缺林少草,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地区风沙大,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发展形成严重威胁,致使锦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单产不高、总产波动幅度大、经济效益低的不良局面。纵观全区自然特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制订一个最佳的能量、物质转化循环方案。虽然这方面包含的内容很多,然而左右全局的则是:从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解决农、林、牧比例失调着眼,从调整作物布局,发展林业、牧业(包括家庭饲养业)入手,把耕地建设为高产、稳产、高效益的肥沃良田;把大量非耕地建设成为进行农业生产的能量基地,促进全区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东部山区包括抚顺市和本溪市的全部,丹东市、铁岭市、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的部分县(区)、乡(镇),总面积占全省近三分之一,地貌类型大体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区自然资源丰富,山多、林多、水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既是辽宁省农业生产重要基地,也是中部平原绿色屏障,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部略地位。如何开发利用好山区自然资源,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并确保其生态屏障地位,必须根据山区特点,根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立体开发,建立山区立体农业。  相似文献   

9.
五、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粮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基础,没有充足的粮食,农民吃不饱饭,山区经济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有些地方毁林、毁草开荒制止不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吃饭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山区人民的粮食问题,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凡是适宜种植粮食的地方,都要固定耕地面积,提倡幼林期的林粮间作,栽种“铁杆庄稼”,发展木本粮油。积极发展畜牧业,提倡吃肉吃奶,改善食物结构,节约粮食。发挥山区优势,实行“林粮挂钩”,“以经代粮”,“以经换粮”的政策。农村返销粮,用于林牧和多种经营基地建设以及收购山货、土特产品的补助粮、奖售粮,都要和造林、种草、交售产品挂起钩来,要改变上级拨粮拨款单纯救济的作法。对缺粮严重的山区,继续实行减免征购任务的政策,并保证最低口粮标准。要发挥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0.
开发利用林区自然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林业多种经营对林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合度,不但可以保证森林资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使林区资源得以保护和增加。从众多改革取得成效的经验来看,要启动贫困山区的商品经济,逆转不利影响压倒有利影响的趋势,就必须充分利用黔东南州丰富的自然资源,搞好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促使经济得以  相似文献   

11.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这是加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正确方针。 发展粮食生产和开展多种经营,根据某种自然资源或环境条件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综合开发措施,使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同时  相似文献   

12.
1 发展第一产业促进结构调整辽宁省森林资源存量不多 ,且分布不均。要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发展林产工业 ,带动林业经济大发展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必须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重点发展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的定向建设 ,包括造纸、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建设 ;新建速生丰产林原料基地 ,同时注意定向改造现有中幼龄林 ;大力发展薪炭林以解决农村能源来源。(1)在中西部地区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并形成产业带 ,在辽东山区大力发展红松商品林基地。辽东地区非常适合红松的生长 ,应大面积栽培红松树种 ,生产优良红松种仁 ,获取短期经济效益 ;生产红…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东部山区是我省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重点柞蚕生产基地。柞蚕是全省的一大特产,柞蚕丝及其织品是著名的出口商品。但是,多年来对蚕场建设不够,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甚至掠夺经营,导致植被逆行演替,蚕场沙化,树势衰弱,水土流失加剧,产叶量和产茧量下降,使柞蚕生产处于生产和生态的恶性循环。如不采取措施,不仅影响柞蚕生产,而且还会加重水土流失,给全省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后果。最近,我们对宽甸县步达远乡发展桑蚕生产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省直和有关县一些部门,认为发展桑蚕生产,实行柞蚕轮放,走桑柞并举的路子,对于开发东部山区资源,发展经济,特别是对促进生态建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山区是四化建设的宝库,加快山区建设的意义重大。我国山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多种经营门路广阔,发展潜力很大。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人口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2%。山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0%。山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全国18亿多亩森林,5,000多万亩竹林,1,600万亩茶园地,都基本集中在山区。山区出产各种木本粮油、干鲜果、畜产品、林副土特产品、药材等。山区的油茶籽、油桐籽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96%和98%。山区牧草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大牲畜和羊的饲养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  相似文献   

15.
一、入世对抚顺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加入WTO后 ,随着农业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抚顺农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且机遇大于挑战。抚顺市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 ,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和产粮地区相比 ,粮食产量不占主导地位。这就避免了入世后国际市场质量优 ,价格低的粮食对我们的挑战。另外我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山清水秀 ,几大河上游是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生产的绿色粮食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其次是抚顺地区山区多种经营优势明显 ,所生产的山野菜、中草药材、林蛙、香菇等产品早已和国际市场接轨 ,并随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6.
山区供销社如何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湖北省南漳县供销社根据本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趋势,在扶持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组织县公司和基层社因地制宜承包自办商品基地,推动了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收到了显著效果。到95年底,全县供销社系统共实现种植、养殖、加工业产值10672万元,利税454万元。其中,种植、养殖业实现产值110万元,利税达30万元;加工业生产实现产值10562万元,利税424万元,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一、供销社承包自办基地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林区县如何实现林业长足发展?素称“杉木之乡”的黎平县的回答是:奏好“三部曲”、唱好“三台戏”。首先以加快荒山绿化为基础,搞好生态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以商品林业基地建设为龙头,带动山地综合开发,广泛开展多种经营。随着商品基地和多种经营的发展,积极兴办林产工业,进而以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实行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供、销融成一体,走出了一条资源增量、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林业后劲增强的林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保定地区共有7个山区县,农业人口1.48万多人,分布在太行山中段。地域广阔,有充余的劳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贫困造成的山区资金短缺、生产条件恶劣,又成为山区开发、建设的严重障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些山区开发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普遍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是国家重点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的一半,搞好林区开发建设,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在林区开发以经济林为骨干项目的多种经营,对振兴林业、繁荣山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起着效果显著的积极作用。我省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独具特色的北方经济林事业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17个县市的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临汾市可划分5个农业自然资源区域,且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大致呈现纬度低的地区优于纬度高的地区、盆地优于山区、农村优于市区、东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的趋势。同时还显示出.基于灰色关联聚类的方法计算简捷,结果直观清晰,从而为农业各领域的综合评价与区划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