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预应力桥梁是当前我国普遍建设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桥梁相比传统工艺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施工中会出现拱度不均匀等问题。本文将从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角度,分析预应力桥梁拱度不均匀的原因,希望对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预应力的施工工艺预应力筋的下料与处理桥梁施工中,由于张力完成,锚板和钢管被注入泥  相似文献   

2.
正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建筑的建造质量。道路桥梁中预应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对道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概念和特点分析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正确运用预应力达到道路桥梁更好的载荷状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预应力的技术最开始是应用在钢筋混凝土中,为了防止黏接处出现裂缝,运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应力设置,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粘结处进行外力的施压,将会减少其因自身性能出现的拉应力,使其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弥补因为自身结构性能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抗拉强度中存在的不足,使其在抗压方面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道路桥梁设计施工中,应该对钢筋混凝土的开裂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延长,避免因为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材结合导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造成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和交通行业中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使得基础建设中使用的各种工业材料性能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进,这就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广泛使用解决了材料问题,特别是随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不断创新和设计理论的日趋完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以其具有的提高和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与刚度、提高构件耐久性、节约钢材和混凝土、降低成本、减轻构件自重、提高抗震能力等优热在我国桥梁工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率先开放的广东省吸引了全国各地桥梁界同行的关注为解决珠江三角洲许多公路渡口的交通障碍,广东开始了大规模的桥梁建设。其中.1984年建成的跨度为90米的广东顺德容奇桥第一次采用5000kN浮吊进行预制梁的整体架设施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设计。1988年建成的广东番禺洛溪大桥为主跨18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这一当时最大跨度的梁式桥引进了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大跨度桥梁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缆索承重桥梁,往往作为国家公路和铁路交通跨越江河湖海、深切峡谷的控制性工程,跨度不断取得突破。然而,随着跨度的增大和技术的创新,缆索承重桥梁的设计和建造也出现了各种新的难题,成为制约大跨度桥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结构分析手段也要求更加精细化。此外,我国在柔性缆索体系桥梁的设计及施工控制方面长期高度依赖引进的软件,容易“卡脖子”,且引进软件的功能扩展已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新的需求,限制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因此,为解决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难题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大桥院”)联合多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还是铁路的修建中,桥梁都是重要的施工组成部分。在桥梁施工中,由于空心板具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桥梁上部结构中。预应力空心板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平衡横向弯矩,加固简支空心板桥。但是在空心板桥施工中存在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其定位和接缝。本文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预应  相似文献   

7.
正预施应力工艺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具备合理的受力状况与良好的行车性,在各类桥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强,在地形复杂地区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桥梁材料、自然环境及车辆载荷等因素,在实际营运中连续刚构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损伤。病害多集中在桥梁中跨,中跨的挠度变形相对较大;桥梁不同部位的裂缝,将会  相似文献   

8.
正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以其整体受力的经济性,发挥两种材料各自优势的合理性以及便于施工的突出优点,但在我国研究较晚,应用也较少。另外,我国已经建设了大量的中小跨度的桥梁,绝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结构,由于这种结构自身的特点以及诸多原因,桥梁在养护与耐久性方面都出现很多问题。中小跨径桥梁中如何体现组合结构的经济优势,处理好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全球70%以上的现代建筑采用了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现代混凝土桥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跨径的桥梁均为预应力结构。我国桥梁方面也有应用预应力技术的案例,如2010年长春富锋特大桥和2015年柳州洛维大桥的加固应用。预应力桥梁是个"大家庭"使用预应力技术,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结构构件承受载荷之前,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式预先对使  相似文献   

10.
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提高桥梁质量,增强桥梁安全性能。本文分析了预应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重点探讨了预应力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墩桥梁的设计以及应用日益增多,其跨度以及高度不断增大,这给高墩柱的施工技术带来巨大挑战.高墩柱是山区公路、高速公路及城市高架建设较多采用的立柱形式,本文阐述了二郎河大桥高墩柱滑架翻模施工技术,操作方便,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时,搭建临时墩是一种辅助于桥梁转体前的做法,当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性梁转体前施工大多采用此法。其施工方法通常是:首先在墩前后约2.5m处采用临时支架施工完成上部梁体,配合脚手架形成完整一跨结构,便于转体前施加预应力再接着墩端湿接最后形成连续梁体系。本文主要举例阐述了现浇连续箱梁临时墩支架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和桥梁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为了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市容市貌,目前大多数城市及周边地区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桥型,该种桥造型美观,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结合河北省迁西县城滦河大桥及山西省临汾市鼓楼西汾河大桥监理情况,对预应混凝土系杆拱桥上部结构施工监理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20米跨径正,斜交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是立交工程、跨线桥广泛采用的结构。笔者在施工中发现:预制空心板在张拉预应力钢束后,端部顶底板有开裂现象,裂缝分布在端部顶底板处,并呈纵向发生、发展;受桥梁横坡影响,特别是坡斜桥及超高较大时,传统铰缝竣工后难以达到理想的受力状态,使桥梁产生了一些病害。本文结合设计、构造分析了这两方面对结构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创新     
<正>亚洲最大山区悬索桥成功合龙云南省保腾高速公路龙江特大桥成功合龙。龙江特大桥建设中实现了多项首次突破:在国内大跨径桥梁施工中首次采用无人飞行器牵引先导索过江的施工技术;首次成功采用索股入鞍段预成型及架设技术;首次采用圆形缠丝+缠包带方式+除湿系统方式进行主缆防护;首次采用喷洒葡萄糖酸纳作为缓凝剂,配合水枪冲刷的施工方法进行锚碇混凝土凿毛施工;在桥梁大体积混凝土中成功采用火山灰作为混凝土外掺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以实际的预应力桥梁孔道压浆施工为基础,对预应力桥梁张拉过程中孔道的压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预应力桥梁施工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水泥浆配比设计方案,保证了压浆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桥梁施工方法,转体施工特别适合于跨越深沟峡谷,城市立交桥、高速公路及铁路跨线桥梁的转体施工.转动铰支承作为转体施工转动机构的核心部件,是转体能否成功及转动精度的关键所在.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已有二百多座桥梁项目采用转体产品,无一不顺利实现了线路的跨越施工,充分说明,球铰产品的转体施工法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托某大跨度桥梁项目施工实例,从菱形挂篮设计、安装等方面对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通过分析可知,在大跨度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对同样跨径的桥梁,双预应力梁可在现有条件下减少桥梁的建筑高度,明显降低高跨比。梁体自重较轻,可以提高梁的跨越能力,也可使桥梁下部结构和基础的工程量减少,降低全桥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对在役桥梁的检测报告表明,缺陷桥梁已越来越多出现,不少桥梁已经或者正在发生老化、破损、出现裂缝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深入分析缺陷桥梁的病害成因,并以此指导桥梁设计施工以及监测已经成为工程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国内拆除的跨径最大的钟祥汉江公路大桥为例,根据该桥的相关资料以及拆除施工中得到真实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病害桥梁拆除有限元计算的数据结合钢束的布置方案推算出各个钢束的现存预应力,可以计算出各根钢束的预应力损失值,分析该桥的病害成因,从而对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