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债主体信用评级与债券定价息息相关,而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虚高,且诱因或为发行人付费模式。研究发现:不同付费模式下的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差异为债券发行市场带来了增量信息,并提升了债券发行利差,且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的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差异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制度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但评级的真实性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有待商榷。基于2010-2017年的信用债券交易数据,本文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检验,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对发行人评定评级时存在"顺周期"行为,即经济繁荣时期评级机构具有高估主体评级的正向"冲动",这一行为在对国有企业、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主体以及高偿债能力企业中更为明显;评级市场寡头竞争以及低评级主体的"评级购买"行为,或是推动评级机构高估评级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信用评级的真实性的关键在于消除评级机构的激励扭曲机制,提升综合信誉机制对评级机构行为的约束,增加评级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夏颖 《财经界(学术)》2010,(16):50-51,53
信用评级不仅能够为市场提供风险信息还能够增强市场时企业的约束,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活动既影响着投资决策也影响着监管行为,其公信力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但是中国的评级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其内在技术实力和外在发展环境较国外都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中国本土信用评级的认可和依赖程度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本土信用评级对债券回报率的影响.利用国内最大的三家评级机构在2007至2009年间发布的评级公告分别建立正面和负面的事件研究模型,考察公告前后的债券价格反应,分析信用评级在二级市场中对债券回报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燕萍 《现代商业》2013,(17):40-41
在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券市场频发信用风险背景下,发债主体却出现了一边倒的信用等级上调。原本能有效地解决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成问题的信用评级制度受到了质疑。对此,本文将对我国信用评级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颖 《价格月刊》2009,(5):30-31
通过从市场参与者角度考量信用评级对企业主体及其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揭示程度,重点分析了信用评级在企业向银行贷款与企业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股票这四种主要融资方式中发挥的作用,以信用等级的高低为利率市场化和资金定价提供参考标准,说明信用评级对企业融资方式的价格决定机理.  相似文献   

6.
PE 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较快,融资金额较高,被很多企业所应用。然而,其在快速发展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PE起源于西方国家,而我国在对其引用时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使得其信用评价方面存在着隐患,同时融资难目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PE发债难题—信用评价的分析,来制定正确的信用评级方法,以促进PE的健康发展,并为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没有履行好揭示风险职能,暴露出种种问题而备受指责,各国纷纷认识到发展本国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论述了中国发展本国信用评级的必要性以及发展阻力,最后提出应由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推动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债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在我国已经经历20年的风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政府干预过多、发债主体单一、市场流动性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信用评级作为制度安排,起着资本定价与资源分配的重要作用。信用评级机构对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现状,探讨发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对策与建议。信用评级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信用缺位与信用体系不完善对一国经济影响巨大。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各国或经济主体纷纷扶持本国信用评级机构,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短期债务的间接作用是短期债务的治理效应会导致较低的审计风险以及更多的短期债务。以2003-2006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短期债务和信用评级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监督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短期债务和审计费用存在负相关性,信用评级的提高会导致审计费用的降低;短期债务与审计费用的关系随着信用评级的增加而减弱。揭示出了由于短期债务带来债权人更多的监管以及公司治理上的好处,审计人员会由于审计风险的减弱而降低审计费用的收取,但短期债务所带来的治理效应会受到公司信用评级高低的影响。结论表明,短期债务不仅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问题,还可以减少审计费用。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日前已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实体经济,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场因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危机.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本文对银行业风险控制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信用评级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提升银行信用状况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风险问题成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然而,从我国当前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看,风险意识缺乏、防范措施缺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旦金融风险出现,难以从容应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信用评级机制的完善,其用于金融风险防范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信用评级的内涵与功能、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信用评级参与金融风险防范中的相关建议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保险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保险信用评级制度是一种矫正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中介制度安排,因而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构建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完善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2006〕90号)文件的出台,外部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进入融资担保行业市场,专门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用评级体系相继诞生并开始实践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的市场多样化,早期建立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否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环境,更加科学的揭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此,对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针对其五大主体影响信用级别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利用Eviews6.0软件,分析其格兰杰因果关系,建立VAR模型,发现其因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第三方信用评级公司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丁昕 《现代商业》2012,(29):110-111
2011年末我国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的风险。笔者探讨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可能引发的风险问题,对如何防范和控制地方债券发行和管理中的风险从资格界定、规模控制、债务偿还、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1987年,我国出现了信用评级业。作为社会信用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在维护证券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以及完善证券市场监督体系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补充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原始阶段,评级体系尚不健全,监管缺失,评级不透明使得各类违约问题愈演愈烈。作者从信用评级付费方式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信用评级市场出现的一系列具体案例,分析讨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邓超男 《商》2014,(31):159-160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现实背景及其必要性,通过比较学习国外地方政府债券一般特性、发行权限、风险监管及危机处理等机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探索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发债制度和规则。研究表明,关键在于健全发行体制、推动信用评级、建立风险预警和完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对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构建发达完善的本土信用评级市场,以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助推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相对的话语权,是我国金融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后金融危机"为背景,以对我国构建本土信用评级市场的必要性分析为切八点,通过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为前提,理性设计构建我国本土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成熟度、投资者认可度都比较低,政府对评级结果的利用率也不高.针对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得到了较为充足和迅速的发展,信用评级也随之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公正有效的信用评级能够通过对债券风险进行评价,辅助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投资方向做出决策,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监管方角色。不过,相比于国外成熟的信用评级行业,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评级方式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生搬硬套的问题。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学者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研究,基于定量分析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利用2018年上半年发行的企业债数据,采用"真实利息成本(TIC)"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近几年信用评级对企业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并与前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债券评级对发行成本具有解释力,并且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这种解释力是不断上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