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伍海峰 《山西农经》2021,(7):125-126
青海省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清洁能源,而且清洁能源组合度很高,是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省份之一。青海省还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有机农牧业资源。但是由于青海省地处高寒,在发展有机农牧业过程中缺乏能源支撑,制约了青海省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进程。为此,青海省在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过程中,应该把清洁能源企业生产出来的电力用于发展现代设施有机农牧业,解决清洁能源企业生产出来的电力消纳问题,实现清洁能源产业与有机农产品产业共赢。  相似文献   

2.
<正>年初,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10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和任务中》说:"2010年,要继续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特别是海上风电要开展起来。"随后,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出台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政府和企业在开展海上风电规划和投资时开始有章可循。5月18日起,原计划  相似文献   

3.
《农场经济管理》2012,(6):60-61
<正>八五七农场以"抓城"为载体,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大通道,打通融合产业大通道、经济大动脉、生态大景观的深水经济航线,带动沿线管理区快速崛起;有机连接北大荒文化产业和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提升农场文化软实力;壮大苗圃花卉基地、奶牛良种繁育和优质奶源基地、粮食仓储加工出口基地,促进生产总值持续攀升;完善幼儿教育园区、公共卫生园区、新型工业园区、大农业观光示范园区,促进产业链条延  相似文献   

4.
<正>抽水蓄能既是水利项目,也是清洁能源项目,是农发行“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水利银行”“绿色银行”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清洁能源产业快速推进,储能产业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抽水蓄能是技术最为成熟的储能方式,也是光伏、风电最重要的调峰手段。抽水蓄能正迎来蓬勃发展,预计形成1-2万亿级投资规模。抽水蓄能既是水利项目,也是清洁能源项目,积极支持抽水蓄能项目是农发行“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水利银行”“绿色银行”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现代农业园区已经成为天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未来重点推进"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合作社+园区+农户"经营模式,按照全市农业功能区划,建设科技支撑型、休闲文化型、产业带动型、循环生态型4种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园区用地、园区融资、园区机制和园区技术支撑等问题,提出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冠男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11):36-37,41,55,56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国内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的引导约束,受下游需求疲软、并网难、装备核心技术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风电产能出现过剩,利用率低,风电企业利润下滑,风电行业进入了整合期。要实现风电由"中国速度"向世界品质的转变,必须不断提高风电发展质量,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完善配套电网建设,加快风电装备技术创新步伐,提高风电自主化水平,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扩大风电的市场消纳范围,真正实现风电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哈两国在这些领域存在技术、资金、设备、资源、市场方面的互补性,产能合作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来自国外清洁能源企业的激烈竞争、相关合作机制与政策尚不健全、哈国向清洁能源转型阻力较大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政府间的对话机制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设备转移、建立中哈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丹徒区通过巩固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深度发掘特色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十里长山生态园蝴蝶兰基地,积极宣传"米芾.长山剑毫"品牌,加大推进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山水湾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荣炳现代渔业园区,宝堰精品渔业园区和江心洲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加速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一、立足园区发展,完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9.
海上风电近年来大受青睐,成为各国开发“绿色能源”的重要方向。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累计已突破30GW,位列全球第一。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沿海地区正在积极布局风电场,海上风电已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清洁电力来源。虽然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同时面临“多干快上”、风电安装及运维市场供给不足、关键技术“卡脖子”、中央财政补贴退坡政策阵痛期等挑战。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把握海上风电发展节奏,合理规划发展空间布局,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沛县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以园区化集聚各种要素强势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以农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强力推进"一区九园"建设,全县高效设施农业不断扩面增效、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芦笋产业布局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及调查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芦笋现状及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芦笋存在产业缺乏完整的布局规划;小农生产模式普遍,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芦笋加工企业小而散,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滞后,未真正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芦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正视这些瓶颈,以优化芦笋产业布局为着力点之一,提出重力打造湖北黄陂﹑山西永济﹑山东曹县﹑福建东山等四大芦笋产业基地;构建芦笋产业八大集群,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优势;推进重点加工企业基地建设,打造中国芦笋知名品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加快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加快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系统分析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打基础,管长远"总体要求,研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精品形象、促进市场机制、提升国际竞争力等4个方面的产业战略布局,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在对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农村建设与第一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农用地非农化、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产业链条短、缺乏规模企业带动、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消费带动能力不足、经营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最后,分别从加强土地管理、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深化农产品市场改革、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建设典型示范性农村工业基地,延伸工业链条,强化生产技术等方面以及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创新运营形式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1999~2015年沈阳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沈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将1999~2015年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同划分为1999~2003年、2004~2009年和2010~2015年3个时间阶段,并从人口、耕地、产业和宏观经济等4个方面确定10个指标研究其对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深入分析沈阳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驱动力的作用机理及扩张的特点,为沈阳市制定合理的土地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等10个影响因素,分别计算了沈阳市3个尺度上各社会经济因素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关联程度,分析各因素对3个时间尺度上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1999年以来人口与城市化、耕地、产业、宏观经济等方面因素都对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张形成了重要影响.其中,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发展是影响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因素,但2010年以后影响作用明显减弱;产业因素对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仅次于人口与城市化,并于2010年以后成为首要影响因素;由于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后备资源的日渐匮乏,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占用呈减少趋势;宏观经济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弱于以上3方面因素.2010年以后,由于城市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以及"后全运时代"的影响,产业因素影响作用明显加强,其他因素不同程度有所减弱,且预计这种趋势未来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土地要素的保障作用,促进新常态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沈阳市要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提高土地城镇化质量;合理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科学划定"三线";挖掘存量用地潜力,拓展建设用地扩张新空间;此外还要做好建设用地集约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重庆市万州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林业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基地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加大融资投入,稳固和壮大现有产业,强化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林下产业模式,为农征收等具体对策,以促进万州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利用比较分析法,对甘肃苹果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提质增效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比较效益、产业支持政策、实际扶贫效果、持续发展潜力等5个方面分析了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从苗木繁育、栽培管理、产地认证、采后处理、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灾害防控、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苹果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促进苹果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关键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创新,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推广,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同时加强本土技术人才培养、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防控、加强苹果产业保险机制研究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酒泉种子产业发展具有制种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普遍掌握制种技术的人才群体、完善的种子产业管理体系、种子质量好以及杂交和常规育种技术等竞争优势,同时存在种子企业数量多但集中度底、基地分散、生物工程新技术弱、营销能力不强等劣势。优质的制种基地、过硬的制种技术等是酒泉种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采取一定措施敦促企业兼并重组;政府、企业互相协作,进一步深化基地建设,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制种基地;种子企业、协会、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使种子科研技术高新化;并且企业种子营销创新化,各方保障措施常态化,才能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提高整个种子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阐述近年来海安市桑蚕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桑蚕生产供应不足、科技投入不足、蚕农老龄化现象严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桑蚕产业链不衔接等,并提出了加强桑蚕基地建设、改革生产方式、发展科技人才、提高机械水平、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完善桑蚕产业链等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河南省煤炭、铝业、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增速降低或负增长,能源资源产业整体处在低速增长状态。分析能源产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建材及化工工业能源资源产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全国仍具有比较优势,主要问题是传统产品产能过剩、品种单一、产业链短,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半企业经营较为困难,能源资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异常艰巨。产业发展趋势预测:能源工业坚持“内增外引”,继续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以市场为导向、控增量、优存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有色金属工业将着力发展铝、镁、铅锌、钨钼、铜、钛、金银等七大产业链;建材与化工工业稳中有进,改造步伐将加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依托贵州省凯里市碧波镇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通过规划设计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以期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高效农业园区发展提供典型与示范样本借鉴。[方法]基于多次远赴凯里碧波及周边园区的实地调研、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运用SWOT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科学研判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将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按照“一心、三园、四基地、多节点”布局,以加快碧波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主线,提升蓝莓、蔬菜等果蔬产业,使基地形成片、连成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动力,围绕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果蔬精深加工、旅游休闲食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综合精深加工水平;利用农村特有自然生态景观、民俗文化、传统特色产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培育新兴业态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结论]通过打造凯里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探索西部园区建设可持续脱贫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