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灾后四川民族地区农牧业重建的制约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地区,农牧业占地区产业的结构比重较高,是目前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虽然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已开始起步,但民族地区农牧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又使四川民族地区农牧业重建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和生产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为了忙恢复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能力,本文建议:加大财政,金融对农牧业灾后重建的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对特色农业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业,薄弱点在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农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通过明确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发展的定位,从建设内蒙古农牧业特色产业重点工程出发,梳理了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发展的思路,以期实现农牧业供给侧改革、农牧业现代化,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以农三师少数民族团场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团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面临的难点和问题以及51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发展民族经济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毛乌素沙漠腹地.近几年凭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经济发展迅猛,同时带动了当地农牧业产业化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本文结合乌审旗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支持推进地区农牧业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农发行新疆区伊犁州分行营业部认真贯彻上级行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开拓进取,形成粮油信贷主体业务快速发展格局,促进了民族地区农牧业的有效发展。截至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政策支持等进行的调研,发现当前内蒙古农牧业引进外资全面发展,引资、引智、引技有效带动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农牧业对外投资仍较少,主要从事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乳业和肉羊产业的走出去行动处于起步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政策支持等进行的调研,发现当前内蒙古农牧业引进外资全面发展,引资、引智、引技有效带动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农牧业对外投资仍较少,主要从事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乳业和肉羊产业的走出去行动处于起步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震 《农业经济》2013,(7):39-41
长久以来农牧经济一直是西部农牧区经济的主体形式,尽管随着工业的发展、矿产的开采,目前农牧业在当地GDP中的份额明显降低,甚至已不再占居主导地位,但仍为当地主要的经济形式,是当地普通民众通行的经营活动和主要的收入来源。可当前,西部地区的农牧业由于水源短缺、草场退化、采矿破坏、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效益普遍偏低,提升农牧业效益就成为西部地区必须着力推进的问题。但由于很多农牧产品的市场已经饱和,很难卖出高价,靠农牧业本身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益,已十分困难,必须另寻途径。发展生态旅游就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底子薄弱,信用社经营困难。 第一,自然经济十分脆弱。60%以上县都属地区、省、国家级贫困县,农畜产品商品率一般为10~15%左右,近90%的农畜产品用于自给性消费,农牧业经济低利性严重突出。第二,工商业发展缓慢。一是乡村企业多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技术奇缺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益极低。二是由于民族地区财政均属“补贴性财政”,各级财政赤字十分严重,而无能力扶植企业发展,所有项目投资都靠贷款,致使企业负担沉重。上述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对民族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差,贷款周转慢,效益低,部分信用社筹集的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整体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但对于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来说,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特别是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相似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重要使命。但由于经济落后,农业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介绍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农业政策等优势,阐述了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如:自然资源型开发模式、龙头企业加工型开发模式、产业文化型开发模式、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水平而立体农业模式等5种模式。最后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祝县民族地区特色农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单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天祝县2003~2012年种植面积较大且地域特色明显的3种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并与市内其余县域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以期掌握天祝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状况以及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祝县马铃薯和油菜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且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大力发展;蔬菜作为天祝县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规模比较优势明显,单产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接近于1,具有潜在的发展潜力。建议天祝县特色农作物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藏区建设和建立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的历史机遇,抓住天祝县被列为全国北方油菜优势区和西北马铃薯优势产区的有力契机,走稳定规模优势、扩大产量优势、强化产品质量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同时,要根据天祝县优势农作物产区属于复合型区域的特点,协调各种优势作物的种植规模,形成资源和要素配置合理的配置,在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发挥高原气候资源优势,全面提高优势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实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农业,拓展农业空间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资源节约、拓展农业功能、建设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文章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探讨了循环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层次与产业链条延伸的循环路径,从微观、中观到宏观角度总结了我国循环农业的不同发展类型,最后从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拓展农业功能、创建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探讨新的运行机制等角度提出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速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两型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选取经济效益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指标、政策制度保障指标等针对两型农业在四川省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各个指标数据进行21个市(州)的效用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高于全国理想值(综合评价值F为2250.99)的有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其余各个市(州)综合评价值F介于1 577.66~2115.75之间,综合评议"两型农业"在四川省发展较好,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并提出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普及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实施"互联网+"体系构建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多地区两型农业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民融资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的有效手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贷款"。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鼓励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从2010年起探索和实践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机制、管理模式和配套政策,打破了农贷资金"五户联保"等旧有的资金贷款模式,实现了银行、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互利双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是目前的热门课题,作者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剖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些做法、模式、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论文对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淡水养殖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在我国养殖业和农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成为世界水产业发展中突出的进展之一。科技的快速进步在支撑中国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对我国淡水养殖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1990~2007年我国淡水养殖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7%,贡献率较高;分地区来看,地区差异显著,东部最高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高于中部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时间上看,淡水养殖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近几年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7.
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农业的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灾害仍然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北方干旱地区按自然条件可划分为若干类型区 ,但按照水利设施条件划分 ,可划分为无水利设施区域和有水利设施区域。无水利设施区域应以旱作农业为重点 ,有水利设施区域应以节水农业为重点。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是两个相互交叉、相互区别的概念。在实践中 ,既要把握其共同点 ,把二者结合起来 ,又要把握其不同点 ,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增产技术。无水利设施区域要重点推广地膜覆盖、作物绿肥带状轮作培肥保墒、蓄水保墒耕作、秸秆覆盖、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窑窖蓄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有水利设施区域要重点推广输水系统节水、田间节水、节水型井灌、非充分灌溉和局部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要把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作为下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一是各级党政部门要增强紧迫感 ,尽快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 ,用政策调动各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 ,探索不同区域农业增产增收新路子 ;四是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办好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对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加快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为例,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究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文章采用了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Arc GIS分析法。[结果]县域村庄分布的交通和河流指向明显,呈小集聚大分散的格局;村庄逐渐呈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了旅游带动型、畜牧带动型、农牧结合型和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村庄;随着藏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以及异地搬迁、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中存在着传统牧业生产与牧民定居不适宜,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有效供给不足,村庄文化服务供给错位和缺位明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庄发展的供给侧指向: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应以"补短板、降成本"为主线,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养殖,不断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村庄发展基础;通过调整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供给方向和结构,增强村庄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补齐村庄发展短板;通过构建以村民需求为前提、以多元主体供给为手段的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村庄文化供给效率和质量。通过实施村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Land use policy》1987,4(3):321-330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rucia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rogress of Indian agriculture requires not only irrigation facilities, supply of seeds, fertilizers and innovations in cultivation methods, but also the creation of a sound, progressive and just land tenure system.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present system of land tenure in India in terms of its adequacy in providing a structurally viable base for agricultur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Indian Land Reform Policy form a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any more dela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reforms may eventually thwart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dia.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休闲农业作为都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多样化及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涉面广、带动性强,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对休闲农业进行评价,探讨其发展潜力,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及区域协调发展指明方向。[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对其休闲农业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撑能力、休闲农业需求增长力、参观价值、文化价值及土壤质量在各主成分中载荷较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此外,长株潭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从2007年的0.048 2增加到2016年的2.541 1,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发展潜力指数的基础上,未来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定会继续稳定向前发展。在优势休闲农业资源的基础,协调全面发展休闲农业,保障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