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灾后四川民族地区农牧业重建的制约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地区,农牧业占地区产业的结构比重较高,是目前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虽然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已开始起步,但民族地区农牧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又使四川民族地区农牧业重建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和生产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为了忙恢复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能力,本文建议:加大财政,金融对农牧业灾后重建的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对特色农业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农发行新疆区伊犁州分行营业部认真贯彻上级行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开拓进取,形成粮油信贷主体业务快速发展格局,促进了民族地区农牧业的有效发展。截至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整体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但对于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来说,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特别是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自然、历史、文化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金融作为支持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运行环境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劣势和对金融支持的迫切需要,本文认为,应通过完善农业投融资机制、发展农业保险、谨慎开展金融创新等措施以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以农三师少数民族团场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团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面临的难点和问题以及51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发展民族经济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贵州省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研究,提出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而临问题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10.
青海省农牧业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今后措施: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农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相似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重要使命。但由于经济落后,农业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介绍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农业政策等优势,阐述了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如:自然资源型开发模式、龙头企业加工型开发模式、产业文化型开发模式、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水平而立体农业模式等5种模式。最后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祝县民族地区特色农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单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天祝县2003~2012年种植面积较大且地域特色明显的3种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并与市内其余县域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以期掌握天祝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状况以及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祝县马铃薯和油菜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且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大力发展;蔬菜作为天祝县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规模比较优势明显,单产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接近于1,具有潜在的发展潜力。建议天祝县特色农作物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藏区建设和建立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的历史机遇,抓住天祝县被列为全国北方油菜优势区和西北马铃薯优势产区的有力契机,走稳定规模优势、扩大产量优势、强化产品质量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同时,要根据天祝县优势农作物产区属于复合型区域的特点,协调各种优势作物的种植规模,形成资源和要素配置合理的配置,在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发挥高原气候资源优势,全面提高优势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实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发展理念下解决相对贫困和区域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扶贫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探讨产业结构变迁对缓解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相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作为相对贫困的表征指标,对2006—2014年西北民族地区61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相对贫困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变迁整体效应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通过构建工具变量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所有地区都表现出第二产业的不足或定位不高的现象,但是对于拉动整体经济和构建产业链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很少,大量从业人员仍然集中于第一产业。[结论]由于扶贫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贫困人口由第二产业发展的直接获益有限。贫困人口的主要获益方式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国民收入再配,所以财政支出对于贫困变动始终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做好西北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应当加大扶贫政策的倾斜力度,加强扶贫对象和措施的精准性,着重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4.
特色农业资源是北京山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该文在对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北京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现状,重点阐述了北京山区主要特色农业资源的类型、种类、特性、规模及效益。  相似文献   

15.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草原旅游资源的不良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探讨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保护对策。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草场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旅游景点间彼此孤立,规模集聚效应欠缺,草原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开发管理水平偏低。从确立保护性开发主题、加强草原旅游区与其它产业的组合、丰富草原旅游产品及加强产品组合力度、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管理水平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考虑到当地区位条件、风俗习惯及旅游环境等因素,提出规模集聚开发模式、草原生态观光与文化相融合的开发模式、区域联动开发模式等3种模式以供发展模式调整选择,并以期为类似的草原生态旅游景区提供决策性建议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及矿产资源开发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认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也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必须思路明确、科学规划并采取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该文全面系统总了我国"十一五"和2010年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成效与主要经验,分析了"十二五"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明确了2011年的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南省乌蒙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调研,从精准扶贫和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精准扶贫对农村社区发展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农村社区扶贫开发新理念、构建促进型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在精准扶贫和社区发展工作中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协同发展对策,能丰富和发展精准扶贫理论和社区发展理论,更好地指导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推进和农村社区的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能更好地促进精准扶贫与农村社区的协同发展,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到2020年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给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该文在全面分析昭通市竹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昭通市竹产业的发展应以竹纸浆制造、竹笋加工、竹材生产等为重点,在分析了竹产品的市场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昭通地区竹产业基地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昭通市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