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际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农业过剩人口,是加速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城镇化,一定要立足于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要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要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基础上,增加城市供给的内容,使它们增添城市的各种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到"城镇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市.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农村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现代进程的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它可以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较快进入低水平城市化阶段。对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众多,资金缺乏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小城镇是该类地区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讲,城市化实际上是劳动力的城市化,或者劳动力的非农化,其表象是人口的城市化。因此,城市化和就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的另外一种表述。尽管现在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下降到50%以下,但是中国的农村人口比例仍然高达63%,这里面肯定有一种发展不太自然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现代化是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资源环境比较紧张,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战略工程,中国成功实现现代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现代化的突出表现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关联发展,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特别是我国城市化相对滞后,必须大大加快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发展小城镇无疑是一个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重大选择,小城镇将在中国现代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国家战略。未来的中国现代城乡空间布局的基本情况是:1、由国际化大都市、若干发达的城市群、若干大中城市组成的现代城市体系。2、由若干小城市、县城、众多小城镇组成的现代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3、由经过集中化组合整治的现代化农村体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的城市化必须包含城镇化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为了更贴近农民群众,叫做城镇化也是比较适当的。也就是说城镇化也是指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蕴含了我们对小城镇的高度重视。讨论中国的城市化是无法回避小城镇的,我们在城市化中充分重视小城镇,把它作为城镇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在国内有一种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观点,我认为这一观点虽然对大城市地位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有其合理的成份,但这一观点不能用来指导中国城市化。现在全国设市的城市660多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60多个,如果把4亿以上甚至6亿人口转移到大城市,将意味着中国将建设400座至6D0座百万人口级的大城市。我认为这是不可行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既不是一个单一的大城市重点论者,也不是一个小城镇重点论者,而是大中城市与小城镇两方面并重、协调共同发展论者。“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解决农民问题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大批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劳动力,小城镇是主要吸纳地,通过小城镇完全可以集中和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在转移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总量中,流入小城镇将占到50%以上。中国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转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人口劳动力转移工程。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能是为建设而建设小城镇,也不是为了城市化而建设小城镇,更不是为了实现党政领导的政绩而建设小城镇,而是为了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小城镇人民的利益而建设小城镇。我们不能在小城镇中迷失了根本目的。特别是要看到,发展小城镇本质是发展经济。从发展经济角度看,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资源和原材料节省,有利于城乡区域物流市场形成,有利于工业与环境污染治理,有利于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和农民生活质量。对小城镇经济既不能用城市经济学包括,也不能用农村经济学代替,这是一种特殊层次的区域发展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是城乡网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城乡互动中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高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本文因此提出基于城乡统筹观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指出小城镇发展应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双重推进,择优扶持;理念更新、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提升品质”的战略原则,从产业非农化、镇区城镇化和制度人本化三个方面推动小城镇发展,并提出相应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镇)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当在扫除思想障碍、优化制度环境、健全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加大小城镇和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等方面,建立起多层次、有重点、立体化的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提出了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措施。其基本路径是:通过中心城市现代化的辐射,推动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带动郊区工业集中化,进而带动郊区劳动力的新一轮非农化,促进郊区乡镇工业的城市化转型,即由农村型工业向城市型工业的转型。具体地讲,上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采取集中城市化、推进非农化、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全生态系统五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输入地经济发展。首先为输入地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输入地一般是经济比较发达,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后备资源,外来劳动力资源不断补充到第二、第三产业,保证了与经济规模扩张、经济总量增加相适应的劳动力总量的供给。其次,加快了城镇建设和农村非农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流动的结果,由于人口的集中程度增大,可以产生所谓的“聚集效应”,这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外来人口注入加速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市产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第三产业转移的矛盾分析 ,指出 :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 ,实现“三化联动” ,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还可以安排大量城市劳动力在农村小城镇就业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消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普遍规律,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两项任务,一是实现城市化,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集体化.事实上,我国的城市化与农业集体化这两项工作可以成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可以将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推进这两项工作的主要目标都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小城镇建设如果过热,有可能出现重复建设.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但城市化与农业集体化相互配合这一工作方向是正确的,应当稳妥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农业劳动力空心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过程,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把握时代规律,积极创造条件,突出农业经营机制、农业经营主体、城乡要素流动、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管理体制"五创新",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劳动力空心化进度,缩短农业劳动力自发调节时间,切实解决农业劳动力从哪里来、怎样才能留得住农民、农民种粮积极性谁来保护等重要问题,突破农业劳动力空心化制约瓶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的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认为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表现了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用“两条腿走路”仍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0~201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业技术需求法和中国农业生产实际估算了2000~201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农村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呈上升、后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到2010年,下降至6820.92万。此外,本文将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两个角度就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转移和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劳动力断层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优秀人才特别是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抛荒、弃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生产,致使农业劳动力可能出现断层现象。文章在分析农业劳动力断层这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建议,以期使我国农业走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讨论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必然更加顺畅,将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现代农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但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空壳化现象,威胁粮食安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黑龙江,农民转移就业也受到影响。但挑战与机遇同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为18099万人,需求为17247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852万人,剩余比例为4.71%,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已基本无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调查发现,劳动力的这种供求状况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主要表现为耕地撂荒、弃粮从经、降低复种指数和粗放经营等。因此,人们对明天"谁来种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8—202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到2030年农村劳动力将完成转移,但在2030年之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潜力可挖。因此,需要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农业现代化、发挥好政府指导帮扶作用4个方面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实现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万青 《乡镇经济》2006,(3):29-31
地处皖西地区的六安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滞后与迟缓。影响因素主要有转移主体的素质制约、庞大的人口基数、转移过程的社会环境制约等。为加快皖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五是设施制度革新,彻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韩秀丽 《乡镇经济》2009,25(2):106-109
西海固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阐述西海固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特点的同时,分析了劳务经济发展的潜力,即市场潜力、效益潜力和发展潜力,最后提出西海固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台湾城镇化过程中,在农业发展、农地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政策上投入上较有成效,使得城镇化发展较好。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城镇化实践中的有益经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